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2021年我国的死亡人数首次了1000万的大关,全国各地共有1014万人离世,这意味着平均每天都有超过27780.8人不再与我们共生,亦即每3秒钟就有一个生命走向了尽头。
我们还可以把研究样本进一步扩大到十年:
2016年全国常住人口死亡人数为977万;
2015年全国常住人口死亡人数为975万;
2014年全国常住人口死亡人数为977万;
2013年全国常住人口死亡人数为972万;
2012年全国常住人口死亡人数为966万......
从这些数据来看我国每年的死亡人数几乎一直在逐年增加。近十年我国每年死亡人数的平均值是985.56万。这样的数据是非常可怕的,当你读完这篇文章的时候,在中国就有十几个人都已经去世了。而且这个死亡的数据,每年还会处于一个递增的局势。60岁以上的老人占比越大,这样的增幅也就会越明显。除了死亡人数会慢慢地增加以外,在15-59岁,这个年龄段中,死亡的人数也会处于一个递增的局势。等于说,一方面是60岁以上老人的死亡,另外一方面是15-59岁这个年龄阶段的死亡,这样二个数据,都会处于一个递增的局势。60岁以上老人死亡,这方面,我们就不用多说了,60岁以上老人,人口基数越大,相应的死亡率也就越高。今天我就重点说一下,15-59岁,这个年龄阶段的死亡的,这个的数据才是最可怕的,据资料显示,在我国15-59岁这个年龄阶段死亡的人数大约在350万左右。占到全部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一。这些人的死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过度劳累导致死亡:60万人
大气污染死亡:38.5万
自杀身亡:28.7万人
医疗事故死亡:20万人
工伤事故死亡:13万人
装修污染死亡:13万人
结核病死亡:13万人
交通事故死亡:10万人
刑事案件死亡:7万人
溺水死亡:3万人
触电死亡:1万人
这些全部加在一起在话有350万左右,其中在里面还不包括自然灾害,流行性疾病等等,导致的死亡。
这些死亡,大部分我们都是可以称为非正常死亡,死亡的年龄区间,大多都是集中在15-59岁之间这些范围。
随着中国的发展,人的寿命会越来越长,而这些非正常的死亡人数,却是在每年的增加。这样的数据,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过度劳累、大气污染、自杀身亡这三者的每年的死亡人数相加,已经占到了非正常的三分之一,这三者也是年轻人的主要死因。
那么,每年持续增加的死亡人数将对我们的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首先,房地产行业将面临严峻挑战。人口减少将导致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房屋难以销售,库存积压不断增加。
在一些城市,如长春、鹤岗、哈尔滨和防城港,房屋销售周期已经超过了130个月,要清理现有的库存房可能需要至少十年的时间。与房地产相关的上下游产业也将受到影响。
此外,教育也将受到严重冲击。数据显示,2022年新生儿数量为956万,而在2021年达到了1062万,而在过去的2016年,新生儿数量还高达1700万,短短几年内减少了700多万。
这意味着2023年的幼儿园人数将减少700多万,从而影响到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招生情况,对教育系统也将带来不小的挑战。
面对这样的情况,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开放二胎、三胎鼓励生育。其实国家早就意识到这样的问题了,既然中国的男女比例,已经成为了定数,无法改变。那么就只能在新生儿上面努力了。
在鼓励开放二胎、三胎之后,人口总数相应地怎么样了?实际上开放了二胎、三胎之后,0-14周岁这个年龄阶段的人,是有所提升,但提升并不是很明显。
主要的原因,还是来源于经济的压力和自己的实际情况。经济的压力,主要是自己已经无力抚养第二、三个孩子了,导致这类人群不想生育。
还有一种就是自己想生,由于自己年龄的因素,已经不能完成生育,或者生育的风险就会比较大,所以说生育的主力军,还是在90后、00后这些人的身上。
而这些人,有的人压根就找不到对象,尤其是近几年的时间,疫情和经济下行等原因,很多企业都面临倒闭的风险,大部分人的收入,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tuiguang/484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