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纵观共和国的国防建设史,有着这样一位特殊的国防部部长:他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长期从事外交工作。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投身中国的军事建设,并在邓小平的支持下走马上任国防部部长。
然而,与其他新中国的国防部长与众不同的是,这位在改革开放时期走马上任的国防部长竟然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从未被授予军衔。
这位长期担任我国国防部长,却未被授予军衔的将领,名叫耿飚。
说到耿飚,就不得不提起他引人瞩目的女儿,那就是耿莹。
耿莹是耿飚家中的第一个女儿,然而长大后的耿莹并没有继承她父亲的事业,而是跟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浪潮,开启了属于自己的创业。
但是,正当耿莹的事业如火如荼之际,她的企业和财产突然被国家没收。无奈之下,她只好前往美国,从此迎来了人生事业的转折点。
那么,耿莹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踏上创业之路?耿莹的企业和财产为何被国家没收?在到达美国后,耿莹又迎来了怎样的人生?
将军之女,为何踏上创业之路
耿飚虽然是共和国历代国防部长中唯一没有获得军衔的一位,但是在革命战争期间,事关我党生死攸关的战役,耿飚一场也没少参加。耿飚的女儿耿莹,亲眼见证了自己的父亲究竟如何为国效忠,出生入死。
1939年,耿飚的第一个女儿耿莹在抗日纷飞的战火中长大。当时的耿飚率领八路军,驻守甘肃东部,保障陕北延安革命根据地的安全。
在前线忙得不可开交的耿飚,在得知自己有了女儿的消息后喜出望外,看着襁褓里的耿莹,乐开花的耿飚抱着女儿,骑着马在院子里绕了一整圈。因此,人们后来常说耿飚的的女儿耿莹是“在马背上长大的孩子”。
然而,令耿飚和其他人都感到诧异的是,耿莹在长大成人之后,并没有继承他父亲的事业,而是走上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从商创业之路。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耿莹如此“离经叛道”呢?
据耿飚回忆称,自己的长女耿莹从小就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虽然不怎么认真听课,学习成绩却名列前茅。在一众同龄人中很特立独行,却十分受孩子们尊敬,是孩子中的“孩子王”。虽然耿飚一直想要约束住耿莹的性格,但也一直拿自己这个十分富有主见的女儿无可奈何。
为了让女儿收住自己的心性,成为一个坐的住、站得稳的“乖乖女”,耿飚决定让耿莹学习美术。耿飚十分重视对耿莹的教育,因此给她请来了同时期几乎新中国最好的国画老师,来教女儿画画。
但令耿飚没有想到的是,他本来想要“拴住”女儿心的画画,很快便被耿飚学会了,而且还画得不错。这样一来,耿飚就更拿自己调皮捣蛋的闺女无可奈何。
在耿莹长大成人之后,她被安排在了国画院工作。对于自己的长女,身为父亲的耿飚只想让她一生平安,过着舒适安逸的生活。彼时恰逢1978年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这次会议上,我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当耿莹从自己的父亲那里得知,国家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决策之后,耿莹意识到自己或许迎来了历史上国家和自己命运的转折点,于是她在国画院请了一段时间的假期,决定前往上海、广州、深圳等改革开放的前沿一探究竟。
来到上海、广州、深圳之后,耿莹立马折服于这些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城市,这里每一天激流涌动的变化,深刻冲刷着耿莹的心灵。看着来到南方下海,一个个发家致富的企业家,耿莹心中逐渐萌生出了下海经商创业的念头。
于是,在结束自己仓促的南方之行后,耿莹十分认真地对自己的父亲说道:
“爸爸,我想要下海经商,大干一场!”
耿飚听到耿莹的这一番话后,多少都有些哭笑不得,他说道:“宝贝女儿,你小时候连几块钱都认不清楚,能下海创业吗?”
令耿飚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不经意间的这一番话意外地刺激了耿莹的“好胜心”,没过多久,胆大心细的耿莹就立马在南方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1983年,耿莹骄傲地对自己的父亲耿飚说道:“爸爸,你说我不适合下海经商,但是你一定没有见过国家现如今颁布的经营许可证是什么样子的。”
此时的耿飚才知道,耿莹说自己要下海经商真的不是一番玩笑话,她开辟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而这条路也将她引向了一个十分不确定的未来。
被没收财产之后,耿莹为何前往美国
耿飚虽然对女儿耿莹从事商业道路的选择内心感到忐忑,但他知道:自己是管不住自己这个“不听话”的女儿的,所以只好放手让女儿大干一场。但是令耿飚没有想到的是,耿莹的事业竟然越做越大,越做越强,后来竟然到了自己不得不要找女儿“走后门”的地步。
据女儿耿莹回忆称,自己的父亲耿飚一向为人正直。每逢春年过节,来到耿飚家里,带着礼物以过年之命求耿飚收礼办事的人不在少数。但一向刚直不阿的耿飚,在见到有人提着礼物来看望自己时,都会“连人带礼”一起恭恭敬敬地请出家门。耿飚对女儿耿莹说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你的能力永远要大于你的欲望。”
对于父亲耿飚的尊尊教诲,耿莹一直铭记于心,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耿飚后来竟然走起了耿莹的“后门”呢?
原来,耿飚在20世纪80年代曾一度因为身体劳累,病倒在了医院。在自己住院休养的这段时间里,是两三名战士照顾他的衣食起居,耿飚对于这些身边照顾自己的战士十分感激。
到过春节时,这些战士也依然工作在一线,无法回到自己家人的身边与父老妻儿们团聚,于是耿飚就萌生了给战士们买一些礼品,让他们好好过个年的念头。
但是,平时一直拿着国家发的工资的耿飚囊中羞涩,无奈之下,只好找来耿莹,希望她能够“通融”一下自己,给自己一些钱来帮他买礼品,这是耿飚一生中唯一一次走“后门”求人。为此,耿飚还一板一眼地给自己的女儿耿莹写下“借条”。看到父亲如此认真的样子,耿莹又怎么忍心不去同意自己父亲的请求呢?
然而,令耿飚、耿莹都没有想到的是,正当耿莹的人生事业如火如荼之际,意外突然发生了:1986年,国家忽然查封并没收了耿莹的大部分资产,昔日里凭着创业大赚一笔的耿莹,竟然在一夜之间就重新做起了“穷光蛋”。
对于当时国家查封和没收自己财产的决定,耿莹当时多少也有些委屈:自己一没有偷,二没有抢,生意做得好端端的,为什么国家忽然说不让做就不让做了呢?
原来,当时的共和国在同意下海经商之后,市场上曾一度出现了一些高干子弟下海经商的现象,虽然像耿莹这样的高干二代子弟确实在本本分分地做生意,但是也难免中间会有几个凭借着权势影响公平市场竞争的越轨者。
为了保障国家经济发展的市场公平环境,更为了营造一个风朗气清的官场,国家决定:叫停所有高干子弟涉足的企业,耿莹也不例外。
虽然耿莹曾经也有过想不通的时候,但在父亲的劝导下,她也对国家的理解表示的支持,但是耿莹接下来做的事更是让自己的父亲和其他人大跌眼镜:耿莹决定——既然国内做不了生意,那为什么我不去试试国外做生意呢?于是,耿莹决定,动身前往美国!
耿莹在做出这一决定后,国内间舆论一片哗然:因为从旁人的视角来看,耿莹身为我国国防部部长的女儿,竟然跑到了美国,这不是“背叛国家”是什么?
但是,耿莹后来做出的一系列举措,让一时间的流言不攻自破。来到美国后的耿莹,一直低调地隐瞒着自己的身份,从来不以自己的身份对外示人,只是在美国本本分分地做生意,学习语言。到1997年,在美国海外打拼学习,赚够了钱的耿莹决定回国,继续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做贡献。
耿莹究竟为共和国做出了什么贡献
1997年,耿莹回到祖国之后,她的几个好朋友,同样是出身高干子弟家庭的李特特、陶斯亮等人一起迎接她,他们对耿莹说道,姐妹几个就盼望着你回来,现如今,父亲一辈都老了,是时候由我们为国家做贡献了,可我们能够为这个国家做些什么呢?
在经过一番商量,结合自己在海外的所见所闻之后,耿莹决定:用自己几年来做生意的积蓄,为国家买回流失在海外多年的宝贵文物。
耿莹之所以做出这一个决定,也和耿飚从小对他教育有关,耿飚一直对耿莹说道:要对华夏文化,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怀有敬畏之心,如果我们自己都不保护好自己的文化,那么还有谁来保护好我们的文化呢?
在海外做生意的耿莹,不只一次看到那些因为近代中国积贫积弱,被西方列强从国内抢走到海外拍卖的文物,对此耿莹一直感到十分痛心。
最终,耿莹花下大把积蓄,为共和国买回了许多流失海外多年的古董,并且将这些古董都毫无保留地捐赠给了国家和地方博物馆。
此外,耿莹还凭借着自己在艺术界的影响力,重新回到了美术行业,耿莹晚年创作出的国画端庄大方,即便是中国出名的艺术家,在看到耿莹所作的画作后,都会对耿莹的画作赞不绝口。
在众人的推举之下,耿莹担任中华文化遗产基金会的会长,耿莹在担任这一会长之后,多次对社会外界公开发言,表示自己在今后的日子里一定肩负起社会赋予的责任,将国内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耿莹的一系列举措,最终让昔日里困扰她的流言不攻自破,她也是今天当之无愧的一位真正爱国者。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tuiguang/479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