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已然成为了最大的风口,无论是头部制造公司还是传统车企,如果不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相当于和这个新时代、新方向脱钩,未来注定会被淘汰。
小米作为中国的头部制造公司之一,不仅成功跻身成为了世界五百强企业,手机出货量也重返世界前三,小米还有物联网生态加持,进入新能源智能汽车行业也在情理之中。
所以2021年小米就正式宣布开启造车计划了,直到前不久小米SU7首次亮相,三年的努力终于等来了结果,小米汽车一经亮相,就得到了全球网友的广泛关注。
而小米能够跨领域取得如此高的关注度,则离不开雷军“海盗”般的冒险叛逆与“农夫”般的务实本分,因为从雷军打造的首款小米汽车中,就能够看出雷军的这一特点。
雷军在创办小米取得成就后却一头扎向新能源汽车领域,甚至表示不惜赌上自己所有的声誉与成就来造车,足见其“海盗”般的冒险叛逆特点,对于瞄准的方向,会不惜一切地一头扎进去。
但另一方面,雷军造车却又有“农夫”般的务实本分,因为就在特斯拉带了个头把车门把手做成隐藏设计后,很多国内车企纷纷跟进,似乎不做隐藏门把手就很落后一样。
但很显然,这些车企忽视了最重要的验证环节,忽视了一项新功能是否完全适用于所有场景,其实隐藏门把手放在南方部分地区使用问题不大,但如果放在北方,问题就会爆炸式呈现出来。
特别是东北的新能源车主们,冬季使用隐藏式门把手就非常尴尬,因为门把手会被冻得硬邦邦的,这种“见冰死”的特征,让隐藏门把手的口碑彻底毁了。
现在很多网友都希望车企不要把隐藏门把手做成标配,甚至很多网友建议不要用这种反人类的设计,还有网友说这是重蹈“翻盖大灯”覆辙,因为翻盖大灯就是很典型的反人类设计案例。
翻盖大灯又叫隐藏式头灯,这类设计曾在八九十年代风靡全球,法拉利、保时捷、宝马等车企都采用过这一设计,但如今翻盖大灯早已成为历史,因为翻盖大灯看起来很酷,但用起来很鸡肋。
奥卡姆剃刀原理就有很清晰的逻辑:“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就是在产品设计上要遵循可靠性,结构越简单越好,因为越是复杂的东西越容易坏。
翻盖大灯就是如此,如果在夜间行车时,大灯故障翻不出来,或者大灯松动,都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同理隐藏式门把就是画蛇添足之举,冬季被冻住开不了门的情况比比皆是,确实鸡肋。
为此,小米首款汽车就做了深度优化,拒绝采用反人类的隐藏式门把手设计,将传统门把手进行重新设计,变成了半隐藏式门把手,简直就是现在各大厂商紧跟隐藏门把手中的一个另类。
小米没有追随流行的设计,而是充分考虑用户的使用体验,将传统设计进一步优化,这是雷军“农夫”般的务实本分特点。
可能有人会说,隐藏门把手能降低风阻,但根据专业人士通过建模计算得出,隐藏门把手相比最常见的外拉式设计仅仅会降低0.0001的风阻系数,微乎其微的影响,却要让用户接受隐藏门把手的种种不便,绝不是什么明智的设计。
其实车企优化后视镜的造型或改变车顶弧度等方式,降低风阻的效果都要远远大于把门把手做成隐藏式的,小米汽车就是这样做的。
小米汽车SU7没有做隐藏门把手,但小米通过改变车顶的弧度、后视镜的造型、重新设计激光雷达的外壳等方法,把风阻系数做到了0.195Cd,这个数据是量产车中全球最低的风阻系数。
所以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如此繁荣发展的阶段,笔者也想劝一劝一些车企,在产品创新的同时,一定要坚持实用主义,并非越复杂的东西就越好,比如小米这个半隐藏门把手,就设计得很到位。
雷军虽然才做出第一辆车,但在细节考量上并不输很多的老牌车企,未来注定是重体验的时代,产品的体验会决定用户的投票,新能源汽车之战才刚刚开始,大浪淘沙,优胜劣汰!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tuiguang/477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