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引流推广

俄乌、巴以两场战争,很多人反应过来:中美军事潜力不是一个档次

进入岁末,全球局势依旧动荡,东欧和中东的战火,很有可能将延续到新的一年。

而我们在俄乌与巴以这两场战争中,也能学到一些道理。就像美国知名杂志《外交学者》指出的那样:当前的这两场冲突,给中国两个大国提了一个醒:武器不仅通过技术优势,而且通过可用性来取得胜利。

从武器应用的角度来研究这两场战争的话,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有意思的地方,甚至会推翻过去的一些结论。

首先便是,在强调“高精尖”的现代战争中,武器的数量优势同样不可忽视。

在俄乌战争中,双方的武器消耗量都极大,而乌克兰只得通过不断向西方寻求援助,来维持战线。而俄罗斯方面,则是搬出来很多封存已久的老坦克,进行重新维护然后投入战场。比如说,俄罗斯就翻新了800辆T-62坦克。以现代战争的眼光来看,T-62这种老古董完全不适合打仗,但事实确实,俄军利用这些翻新的武器,稳住了战场。

而在巴以战场上,哈马斯利用简易的火箭弹来攻击以色列,虽然说以色列拥有十分强大的防空系统,比如铁穹防空导弹,但面对数以万计的火箭弹,以色列的防空力量也开始显现疲态。

其次,简单实用的武器,也能发挥出自己的优势。

像在俄乌战场上,就有一款武器打出了名声,它就是被称为“空中小摩托”的天竺葵-2无人机。这种无人机构造简单,功能也很单一,只能作为自杀式武器,但胜在便宜,俄罗斯可以大规模量产,而也恰恰就是这样的武器,成为乌克兰与西方的恶魔。

此外,在巴以战场上,哈马斯利用地道作为掩体,利用肩扛式火箭弹摧毁以色列坦克的战绩,也不少。简单的武器如果能因地制宜,打败更先进的武器,也并非神话。

另外最近,胡塞武器在红海搅得西方不得安宁,靠得也只是廉价无人机以及一些低成本的导弹。

所以说,武器的技术虽然很重要,但说有技术就一定能胜利么?上述的案例说明了,武器的可用性,才是胜利的关键。可用性包括了什么呢?就是管够、能打。

这一点,美国和中国最有发言权了。

美国这边,过去搞出过像濒海战斗舰、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等技术上相当先进的武器,但是由于缺乏实用性,最终沦为了鸡肋。

而中国最近十多年来,军事力量快速成长,离不开我们对武器可用性的追求。中国的武器并不盲目地选择堆科技,而是会结合当前实际需求来研发。比如说055大驱,是为了配合中国打造新一代航母战斗群。

另外,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工业国,在武器制造的效率上,是找不到对手的。中国就是第一大武器生产国,这也说明中美军事潜力不是一个档次,该怕的是美国。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tuiguang/46436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