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引流推广

专家预测今年最暖冬天,为何近期气温或跌破记录?到底是冷是暖?

今年冬天到底是冷是暖?一方面,专家预测今年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或是“最暖冬天”。另外一方面,近段时间大幅度寒潮降温天气,能把人“冻哭”。截然不同的2种天气情况,让人不禁怀疑,到底该听谁的?

2023年5月份的时候,赤道中东太平洋就进入了厄尔尼诺状态。11月上旬时,当时气象局相关专家表示,一次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已经形成。

综合考虑厄尔尼诺事件和气候系统其他因素的影响,2023年全球平均气温极有可能打破2016年的最暖纪录,成为1850年以来最暖的年份。

再看近期的天气情况,从12月10日以来,多地迎来了强寒潮降温天气,12日的时候,中央气象台罕见发布冰冻黄警,上一次还是十年前。17日, -10℃线位于黄淮北部至秦岭一带。华北、黄淮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最低气温将接近或跌破历史同期极值。

上述都是气象部门以及相关专家发布的结论,一个是2023年或是1850年以来最暖的年份。一个或是华北、黄淮北部等地,最低气温将接近或跌破历史同期极值。

都是历史记录,只不过一个是暖,一个是冷,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其实,仔细分析,两者并不矛盾。受厄尔尼诺现象,或出现“最暖冬天”的预测,其实指的是整个冬季,也就是需要参考整个冬季期间的温度,然后和往年对比。

而近期最低气温将接近或跌破历史同期极值的数值,是近几天的温度,只代表近几天比较严寒,不能说明整个冬天都是最低气温。

而从后续时间来看,今年或是“最暖冬天”的预测还有可能,毕竟时间还未入九,整个冬季的时间还比较长。只有等到今年冬季过完,有了数据之后,是冷是暖的答案也就出来了。

这就和预测“暖冬”和“冷冬”差不多。当年是“暖冬”还是“冷冬”,并不是看几天的温,也不是看一段时间的温度,而是要看某个地区整个冬季的气温,一般这个时间是上年12月到次年2月。

把这个时间段的平均气温和常年值或(气候平均值)进行对比,如果高于常年值0.5℃(及以上),则被称为暖冬。相反,如果比常年值低0.5℃(及以上),则被称为冷冬。

并不是一段时间内,遇到了严寒的天气,就判断为冷冬。也不是说冬天一段时间内,温度相对暖和,就判断为暖冬。具体需要有数据来支撑,就和上述专家预测的一样,今冬是不是“最暖冬天”,不能只靠这几天的寒潮就否定,或许后续还会出现较长时间的暖和天气。

冬天暖一些好?还是冷一些好?

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来说,希望冬天暖和一些好。一方面,可以减少受冻,也适合在室外活动。另外一方面,对于上班工作的人们来说,路上也不会那么冷。尤其是对于室外工作的朋友,相对暖和一些,会少受一些苦。

从农业种植的角度来说,对于田间的农作物来说,适宜的降雪、低温,有利于更好的生长。老话常说“该冷不冷,不成年景”,到了冬天该冷的时候,就需要寒冷一些。

以小麦来说,相对寒冷的冬天,可以冻死田间的一些病虫害,同时也不利于病原菌以及虫卵的越冬,降低了病虫害的数量。等到年后温度回暖后,病虫害的危害也会减少,有利于更好的生长。

如果再遇到降雪天气,那就更好了。老话也说“瑞雪兆丰年”,降雪融化以后,雪水能够缓解田间一部分干旱的情况,补充小麦生长所需的水分,促进根系的伸长,有利于小麦更好的安全越冬,进而获得丰收。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也不要遇到特别严寒的天气,如果当地遇到了强降温,超过了小麦自身的抗寒能力,就会导致小麦发生冻害。

综合上述内容,专家预测今年是暖冬,而这几天却感到很寒冷,都属于正常的天气现象。从目前来看,还不能判断今冬或是暖冬的预测错误,需要等冬天过完以后,依托数值的支撑,最终给出答案。

问问朋友们,对此你怎么看呢?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tuiguang/45785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