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引流推广

天地会逃到海外,成立一个国家,面积超过20个台湾省,至今说汉语

若你回到百年前,穿过茂密的椰子树、拨开丛生的宽叶林,听过各色各样闻所未闻的陌生语言,满头大汗顶着毒辣日光到达热带雨林气候的炎热东南亚,你会惊奇地发现这里有一群人,他们穿着中国衣饰、说着汉语、黑头发黄皮肤,骨子里流着炎黄子孙的鲜红血液,那种同胞的相通感是无法忽视的。

他们是流窜在外炎黄子孙,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国度。

那么,这种国人为什么要远赴海外?又如何在重重困难下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政权?让我们探索他们的故事,回顾那段尘封的历史吧!

讲这个国度之前,必须要讲述它的建立者,罗芳伯的故事。

罗芳伯出生于还算小资的家庭,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也算衣食无忧,他是个聪颖的孩子,但也没少过被夫子怒目而视、罚抄打手板,他跟大多数的学子一样,一边垂着脑袋挨训、一边在夫子走后偷偷勾一起闯祸同伴的小指,悄然抬起的嘴角显露出一抹狡黠的弧度。

他虽然调皮,但同时非常好学,勤奋学习了丰富的知识,在学墅的那段日子时间流逝地飞快,也曾学大儒般小孩戴高帽、方寸桌案间高谈阔论;夜以继日地认真习武,也曾熟读李白《侠客行》,高唱着“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飒沓如流星、一招一式间满是快意恩仇的江湖气,心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气概。

同窗都为罗芳伯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毕竟一个学富五车、身长八斗、武艺过人并且开朗善于交集极富领导力量的人出现在身边,本身就像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照耀温暖着身边的人。

人脉、学识与能力,罗芳伯都是兼得的,这为他未来的路打下了基础。

罗芳伯本心是想当一名为国为民的大官,仙风道骨、两袖清风;或抑是义薄云天、惩奸除恶、潇洒山水间的侠客,但他的才华并没有得到政府的认可,屡次进京赶考屡试不第、每次满心期待的扛着沉重行囊赶考、又每次落榜失望而归,学业上的坎坷让他逐渐熄了做官的心思。

值得一提的是,机缘巧合下,罗芳伯加入了天地会,那么天地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呢?那是为了对抗清政府而生的组织,后期清政府腐朽无能、许多文人志士为了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建立新的政权,上至高官贵胄、下至平民百姓,三教九流中人汇聚其中,组成了神秘的地下组织。

能加入这个组织,说明罗芳伯本身也是对清政府抱有不满的,这为后期他独创政权打下了基础。

就在罗芳伯进入天地会的那段时期,清朝掀起了一阵“下南洋”热潮,所谓的“下南洋”是在航海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因为田地不足以及在内陆无法拥有自己的发展空间,使得他们无法在国内立足。

而东南亚某些国家被西方殖民统治,建立全新的社会秩序同时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西方与清政府签订协议,将国内的雇佣劳工运输到东南亚,这些人被称为“猪仔”。

但天地会的人与雇佣劳工不同,他们各有本事、有人有经济能力雄厚、有人人脉广阔、很多人都在上流社会拥有一定的地位,他们点子多、头脑灵活,自然也想跳出国土的局限、而向外发展出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清政府对天地会的围剿更加剧了罗芳伯对于“下南洋”的热衷,那年他34岁,已经不再是刚出学墅空有一腔热血与天真期待的小伙子,他没实现他的清官大侠梦,只是找了一份平平无奇教书先生的活,平平稳稳渡日,突如其来的“南洋淘金热”也让他的心蠢蠢欲动、躁动不安起来。

平淡的生活没有浇灭罗芳伯内心的汹涌斗志,那个儿时的梦和曾经的豪言壮志又涌上他心头,如浪潮般反复冲刷着他炽热的心脏,再上左邻右舍对东南亚的描述诱人至极,满地黄金与机会、道路上铺满金灿灿的金币、简直是去那捡钱的,罗芳伯想了百种方法,越想越热血上头,终于拍板决定了,去!

但事与愿违,等他去了东南亚的婆罗洲,才发现这里并不是想象中的天堂,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人们顶着漫天灰尘战战兢兢地工作,罗芳伯是来发财的、是来做大事业的,而不是给西方殖民工厂当牛马的,但他也没有掉头就走,他仔细观察后发现了商机,这里还是有金矿的,只不过当工人赚不了大钱、只有成为金矿资源的掌控者才能盈利。

想到什么就去做,罗芳伯在事业上展现出了他超强的执行力,他成立掘金公司,成为了当地“第一个吃螃蟹”的华人,而时间证明了这是一个正确的举动,利润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他尝到了甜头、手下人的工资也水涨船高,名声打出来了,自然也吸引了当地的华人,一时间罗芳伯的名字成了那里人常挂嘴边的词语。

但是当时有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就是婆罗洲当地治安混乱不堪,侵略的列强与海盗在东南亚境内四处骚扰、让人不得安生、生命与财产都得不到保障,使得人心惶惶、社会动荡不安,长此以往使掘金公司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为了保护财产、保障人员安全,罗芳伯建立“同乡会”来保护当地华人的安全,后来经过与本地人的交流、安保范围逐渐扩大,影响力和号召力也逐年提升,与此同时,罗芳伯的野心逐渐膨胀,他内心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既然自身有了足够的人脉与影响力、还兼具雄厚资本,那为何不可脱离清政府自立为王?

想要建立一个政权,钱、权、民心、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罗芳伯常年漂泊东南亚,见惯了被当作”猪仔”的华人在异地被欺凌、被鞭笞、被列强当作牲畜奴隶般驱驰,他心里极其不是滋味、熊熊怒火在心里燃烧,灼痛着他的四肢百骸;

再回望跟随他而来的兄弟,那些风尘仆仆的脸庞和疲惫不堪的身躯,明亮而充满着殷切希望注视着他的眼眸,罗芳伯的内心骤然升腾起了一股力量,为同胞建立一个遮风挡雨的避风港、让同胞在异国他乡也能有安身之地、不再受欺凌,是他由衷而生的想法。

当罗芳伯将他的想法与同胞们沟通,大家经过刚开始的猛然震惊后经过了一番仔细思索,很快便认可了这个想法,唯一的顾虑就是身为清朝人,是否需要争得清政府的同意?

所幸清政府并没有在意流亡在外的这些小小国民,听到他们被忽视的消息,罗芳伯松了一口气,自此建立了兰芳共和国,值得一提的是,兰芳共和国实行共和制,而在1777年,全国共和制国家寥寥无几,亚洲更是唯独兰芳共和国一枝独秀。

经过建国的喜悦和拥有自己国家的轻松后,更加严峻的问题来临了,世界从来不是和平的,兰芳共和国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如此一块风水宝地自然而然地引来了豺狼虎豹觊觎,侵略者日渐猖獗,而兰芳共和国刚建立的政权尚在稳固,缺少重型兵器、国防发展尚不完善,只能靠着为数不多的国民以命搏命,虽然及时打退了侵略者,但人民夜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兰芳共和国不愿这么损耗国民,于是向清朝朝贡,以求庇护,虽然解决了燃眉之急,但好景不长,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来自荷兰人更猛烈的侵略打了个兰芳一个措手不及,而此刻清政府已经深陷战争泥潭,兰芳面对侵略者来势汹汹的进攻和精良重武器,显得脆弱而单薄,尽管拼尽全力抵抗,最终也还是被剿灭了。

这个国度如昙花一现,绽放和凋谢都在顷刻间,若给它更多的时日、让它有更多的成长机会,或许结局会大不一样,但不幸的是它生于近代,一个本就动荡不安的年代,外敌环伺、四面楚歌,这个由华夏子弟建立的国家如积木般被推倒溃散,他们远赴重洋、在新大陆上历经艰辛才建立起摇摇晃晃的一个家,最终却还是逃不过粉身脆骨的命运。

兰芳共和国的命运不是个例,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势单力薄的小国都迎来了毁灭的结局,但他们机缘巧合下的建国还能支撑百余年确实让人唏嘘,正是应了那句“弱国无外交”“自身强大才是硬道理”,这是一场成功的开拓之旅,却徒留一个悲伤的结局。

岁月静好,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我们应该庆幸自己生在一个强大负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面的国家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它经历悠久岁月、饱受战火洗礼、满身伤疤都是人民不屈不挠的熠熠辉光、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灵魂勋章,我们没有经历战乱、没有忍饥挨饿,平安地出生在这个世界上,便已足够幸运。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tuiguang/44181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