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引流推广

男子捡到女学生手机后要价2000元,派出所:民警无权强制要求归还

安徽合肥的张同学在吃自助餐时,不小心把手机落在了取餐处。结果,手机被一名男子捡走了。张同学找到了男子,想要拿回手机,却被对方开出了两个条件:要么付给他2000元,要么让他用2000元“买”下手机。张同学说,她的手机是苹果13,还没用一年,而且手机里有很多重要的东西,包括她过世的家人的照片。她没有那么多钱,只好和男子商量,希望他能退一步。男子最后同意降价500元,但是要求张同学先付给他1000元,然后他再把手机寄回来。张同学答应了,可是男子收到钱后,却取消了快递,还把钱退了回来,不再理会张同学。(来源:海报新闻)

张同学报了警,希望警方能帮她拿回手机。但是,当地派出所的工作人员告诉她,警方没有这个权力,只能建议她到法院起诉男子。张同学感到很无助,不知道该怎么办。

网友评论:正反两方观点激烈对撞

这件事情很快就在网上引起了网友的热议,有网友认为,男子是个无耻的小偷,应该受到法律的惩罚,他不仅占有了别人的财物,还敲诈勒索,威胁要刷机,这是对张同学的人格和财产的双重侵害。他们表示,张同学应该坚决维护自己的权益,不要向男子妥协,要通过法律途径讨回公道。

也有网友认为,张同学是个粗心的主,自己把手机丢了,还怪别人捡走,这是自找的。他们认为,男子虽然有点贪心,但也没有做什么坏事,只是想利用这个机会赚点钱,他也没有强迫张同学付钱,而是给了她两个选择,这是一种自由交易。他们表示,张同学应该自己承担责任,不要把自己的失误推到别人身上,要么就付钱买回手机,要么就放弃手机,不要无理取闹。

还有网友认为,这件事情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是两个人的价值观不同,导致了利益的冲突。他们认为,男子有拾金不昧的美德,但也有贪小便宜的毛病,他应该把手机还给张同学,但也可以合理地要求一些报酬,比如说感谢费或者餐馆的赔偿。他们认为,张同学有爱惜财物的品质,但也有不讲道理的倾向,她应该感谢男子没有丢弃或者损坏手机,但也可以拒绝支付过高的费用,比如说市场价或者原价。他们表示,两个人应该通过协商,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不要闹得太僵,更不要上法庭,那样对谁都没有好处。

那么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此事该如何认定呢?

法律分析:男子的行为构成侵占,张同学有权起诉

首先,根据《民法典》第314条的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这意味着,男子捡到张同学的手机后,并没有取得手机的所有权,而是只有保管权,他有义务把手机还给张同学,或者交给有关部门,这是他的法定义务,不是他的自由选择。

其次,根据《民法典》第316条的规定,拾得人在将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损毁、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这意味着,男子在保管张同学的手机期间,不能随意处理手机,比如说刷机、出售、损坏等,否则他就要赔偿张同学的损失,这是他的法律责任,不是他的自由交易。

再次,根据《民法典》第117条的规定,侵占他人财物的,应当返还原物,不能返还原物或者无必要返还原物的,应当支付其价款。

这意味着,如果男子拒绝归还张同学的手机,或者要求张同学支付高于市场价的费用,那么他就构成了侵占他人财物的行为,张同学有权要求他返还手机,或者支付手机的市场价,这是张同学的法律权利,不是她的无理要求。

最后,根据《刑法》第264条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他人的财物采取隐瞒、欺骗手段,使被害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自愿将财物交付给自己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这意味着,如果男子以欺骗或者威胁的手段,诱使张同学将钱款交给他,那么他就构成了诈骗罪,张同学有权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追究他的刑事责任。

综上所述,从法律的角度来看,男子的行为是不合法的,张同学的权利是受到法律的保护的,她可以通过民事诉讼或者刑事报案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求男子归还手机或者赔偿损失,同时也要求男子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子夜看法:拾金不昧是美德,爱惜财物是品质

这件事情不仅涉及到法律问题,也涉及到价值观问题。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人的财物呢?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财物呢?

对于他人的财物,我们应该尊重其所有权,不要贪图便宜,不要占为己有,更不要敲诈勒索。如果我们捡到了他人的遗失物,我们应该及时通知失主或者送交有关部门,这是我们的法定义务,也是我们的道德责任。拾金不昧是一种美德,它体现了我们的诚信、善良和正义,它也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增加我们的社会声誉和人际关系。相反,如果我们侵占他人的财物,我们不仅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也会受到道德的谴责,失去他人的信任和友谊,降低我们的社会地位和人格价值。

对于自己的财物,我们应该爱惜其使用价值,不要浪费、损坏或者丢失。如果我们不小心遗失了财物,我们应该及时寻找或者报警,这是我们的自我保护,也是我们的自我责任。爱惜财物是一种品质,它体现了我们的节俭、勤劳和自律,它也能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相反,如果我们不爱惜财物,我们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也会影响我们的工作效率和心理健康,降低我们的生活水平和自我价值。

总之,无论是他人的财物还是自己的财物,我们都应该以法律为准绳,以道德为指南,以价值为目标,做一个合法、合理、合情的人,这样我们才能和谐地与他人相处,幸福地与自己相处。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tuiguang/44091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