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8年成立的唐人街算是北美华裔比例最高的城市了,向来被认为是美国主要移民来源国之一的中方,始终面临着“到底有多少中国人生活在美国”等相关话题的讨论。
而近日根据最新的人口普查报告显示,美国依然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移民大国,高达4500万的移民人数牢牢占据了美国总人口的13.6%。
在这些移民队伍里中国人赫然位居前三,最终数字让无数国人都略感吃惊,由此也不得不让人深思,明明我国的综合国力早已实现了质的飞跃,那中国人在美国与日俱增的原因究竟何在呢?
令人颇为惊讶的中国人口占比
“国际移民”可以说是一个跨越国际的生存团体,这也是各国人民自由选择通常居住国的自由代名词,作为世界上最大移民国的美国,在移民问题上一直备受国际关注。
其实从2020年开始,全球国际移民数量就一直在呈现出攀登态势,移民存量直线上升到了2.81亿人,甚至一度占世界总人口的3.6%左右,这相当于每30个人中就有一个移民者出现。
并且从当年公布的数据来看,中国移民国外的总人口高达858万,和美国的总体数据换算下来,相当于4个移民中至少有一个人移民了美国,这也是中国成为美国主要移民国的原因所在。
着眼于当下,关于美国到底有多少中国人这一基本问题也时常受到国人的探讨,而在不久之前当具体数字公布以后,极高的数据远远超出了人们的设想。
美国人口普查局就移民问题做出了最新的统计,其中墨西哥人依然位居移民第一,而出乎意料的是中国已经超越了540万人,这个数字在统计榜上格外醒目。
当这个数据公布以后很多人都感到有些吃惊,因为情况表明中国人的移居数量在与日俱增,不过也有很多人对这个数字同样抱有怀疑的态度。
这个怀疑的基础点,主要是来自于中国移民美国的数量背后有着复杂的概念,从专业角度进行研究的话,这个问题的本身就具有不准确性,毕竟在数据当中的很多人可能都不再是“中国人”了。
而这还得牵扯到所谓的血统问题,并且美国人口普查局所遵守的调查管理条例,划分出了十分明确的族裔和民族标准,主要就是白人、黑人和非裔美国人等人群。
基于种种复杂情况,在很多人看来有些人虽然看似有中国的血统,但并不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代表”,反而有着美国或他国一半的血统,如果把这些人全部清算在内的话仿佛有些似是而非了。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统计相对而言比较客观,因为整体数据的支撑点来自美国的工作签证,美方在2022年发放的上百万份的签证证明,足以说明中国依然是移民的主要来源国。
可能总体数据与真实情况相比较,因为种种条件的约束的确有误差的存在,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人移居美国的数量,无论怎么统计都没有呈现出下降趋势,反而在步步上升。
包括1848年成立在旧金山市的唐人街,一些公交车依旧在使用粤语进行站点播报,华人的占比也一度超过20%,成为美国华人比例最高的城市代表,这也从侧面表明中国人的数量之多。
由此也不得不让人深思,中国如今的发展情况与之前相比已经呈现出了极为乐观的局面,可国人又为何总是选择远离故土,一心奔赴他乡呢?
前期淘金成为推手,奠定国人留美基础
着眼于如今中国的发展,无论是整体地位还是经济贸易都呈现出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根据现实情况来看,综合国力的提升并没有给移民事件造成太多的影响。
尤其是在疫情爆发以后,无论是国内的生产还是人民生活日常的保障,与国外相比都是十分有利且优越的,这就让人更想不通,为什么大多数的国人还是前赴后继地涌向美国呢?
想必一句简简单单的“崇洋媚外”并不能对这一固有现象进行一个总的概括,因为很多的海外华人和华侨对祖国同样拥有一颗赤诚之心,这是不争的事实。
而让移民数字居高不下的具体原因,恐怕还得着眼于前期移民者和后期移民者身上,现实因素带来的多重影响对事件结果,都存在着极大的不同。
首先要明确一点,中国人在美国数量的与日俱增是有着一定基础性的,最明显的就是前期移民者实在是过多,而根据现实情况来看全部源于两个字---淘金。
众所周知美国在独立以后人口只有392万左右,可是那时恰巧赶上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加之后来在美墨战争中,一度爆出美方率先于加州东北部发现了黄金的消息,由此瞬间掀起了淘金浪潮。
1849年前后中国的岭南和闽南地区,由于低山丘陵过多耕地土地较少,发生了组团前往国外淘金的现象,广东和厦门等通商口岸的陆续开辟,给当地人带来了更快捷的出国通道。
1849年将近300多位中国人抵达北美西海岸,久而久之华裔自己建了一个属于华人的社群,可是起初的淘金规模队伍是不太起眼的,直到1851年才算形成了体系。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让中国南方民众备受侵扰,不愿承受战争之苦的许多居民纷纷从广东沿海迁移到了美国,如此一来既能谋求更好的生活,也能加入淘金的队伍。
所以当年的旧金山并没有这个“旧”字,反而一直被华人称为“金山”,由于美国当年移民制度的不成熟,移民过程相对而言是极为容易的,短短十年之间移民数量就从300人达到了三万人。
淘金热一直到1860年代才渐渐走向了没落,由此不愿回国的华人开始四散到美国各地寻求生计,直到这一年在是否废除奴隶制的大背景之下,美国内战全面爆发了。
1862年可以说是两次工业革命相互碰撞之时,铁路在太平洋沿岸成为了至关重要的工具,1863年美国便开始修建太平洋铁路,如此一来大多数的华人被聘,投入到了建造工作当中。
所以美国修建铁路招募华人的行为,无形中又将原本打算离去的中国人留在了美国当地,生活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反观那时的中国因为积贫积弱,反而很多人难以维持生计。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国人为了谋求好的发展和生计全都一股脑地涌向美国,美方不完善的制度恰恰为移民制带来了便利,其数量在当下依然对数据整理带来影响。
可能很多人同样会想到,当年中国确实是因为积贫积弱这个现实因素让很多人背井离乡,可如今已经实现了两极反转,而若要论及另外一个原因,恐怕还得提到当下移民者的心理。
当下移民者,受两大现实因素影响
很多人都选择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之时,前赴后继进入办理移民队伍行列,而在这些人群当中富人的移民动向和意图尤为明显,同时他们的行为也更受到国人的关注。
富人想要移民的原因无非只有一个,那就是想要实现资产全球化的配置,从而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同时这也是一个长远的发展眼光,毕竟将资产拓宽到全球更能够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
富人一旦拥有了海外身份,基本上已经给自由两个字镀上了另外一层“金边”,在拥有财富的同时又可以规避风险,进退自如的处境是富人竭尽全力都想要追求的。
可归根结底富人与大众相比算是一个小的群体,让中国的移民数量位居前三的核心原因还得在普通人身上,而归根结底也无非是考虑到两方面的因素。
首当其冲的就是工作问题,实事求是的说中国一直处在“就业难”这个话题的中心漩涡里,就业岗位的缺少以及对学历的严格要求,让国人难以找到一份较适合且喜欢的工作。
但美国的就业市场与中国相比依然算是十分强劲的,虽然移民数量在不断增多,可是美国国内的劳动力还是十分短缺,职位的空缺情况在各国之间依然名列前茅。
再加上美国的世界五百强大都依靠科技生存,不断的创新局面 就能够接纳更多的就业人口,并且拜登上台以后有意让美国保持领先优势的签证类型,这也使移民成为了主旋律。
第二个核心因素则是属于教育,众所周知美国的教育资源放在全球都是十分瞩目的存在,包括《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所揭晓的教育资源排行也有明确的显示,美国依然在此方面位居第一。
根据现实情况进行统计,美国的学生从幼儿园到高中可以分为13个年级,并且美国大学在全球最佳院校排行榜中,竟牢牢占据了八个席位。
最为重要的是根据美国的数据显示,全国学生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了70%,这一切都足以表明美国在教育界的力量,这也是多国学子前赴后继涌向美国的最大原因所在。
并且很多家长也都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从小就为其提供了国外生活环境,为了子女终身的教育而选择移民,在很多父母看来是值得的。
除此以外,移民因素当然也得牵扯到居住环境、人身自由等相关问题,然而对于我们自己国家而言,有“才”人士远比有“财”人士的移民行为更让人关注和担忧。
移民对应人才外流,政策实施有望改变
移民人数的逐日上升影响着社会特征发生着重大变化,一向被看作是国之大计的人才安全问题已经显现的极为严重,关于费尽心思培养学生到最后却不是国人光荣等说法,始终备受讨论。
今年日本财经发布了一则新闻,根据数据显示日本的外国高端人才里中国人所占的比例是最高的,数字一度达到66%,显然这一切都表明人才并不局限于在一个地方。
并且我国当下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学生生源国,前往美国、日本等国家留学的人数当中,中国学生数量始终名列前茅,可自从疫情结束以后一直稳步上升的留学趋势仿佛出现了变化。
近两年在留学的人群中,本科生人数和研究生人数的占比都双双接近40%,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学生前往美国留学的主力因素,是想要进行学位项目的学习。
在疫情结束以后,高达53%的国际学生通通推迟赴美留学的进程,2022年所公布的整体数据显示,在四个较为关键的月份当中签发给中国学生的F1签证,竟同期下降到了45%。
虽然总的来看赴美留学的人数是高的,但近些年与往期进行对比的话会发现,下降幅度也是十分显著的,这也从侧面表明中国在致力于改变教育行业和群众,尤其是学生“就业难”的现象。
根据央视报道可知,今年我国前三季度的GDP已经同比增长到了5.2%,这是拉动就业增长的关键所在,更在无形中已经形成了稳岗扩就业的系统和全链条政策支持体系。
除此以外国家也一直在重点关注高校毕业生,人社部门也始终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将青年的就业抓牢抓细,显然只有提供了就业机会才能够让国人在国内安心的待下去。
可是说到底,政策的实施并不能带来绝对的积极效果,一个国家所存在的固有现象并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而是多年期间整个发展国情就是如此,想要寻得突破必得需要时间的沉淀。
并且无论是在哪个国家生活,巨大的财富还是掌握在极少数人的手中,只能说在全球开放性的环境当中,每个人的选择都有着十足的自由性,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干预的。
只是希望无数走出国门的人士,能够更多地成为两国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毕竟在面对全球化挑战时,中美两国不产生联系是不切实际的。
而且中国的政策也在始终发生着变化,许多想要“逃离”中国的人士,也定会在综合国力改变的情况之下日益减少,移民问题所引发的社会现象,同样会慢慢的随改革大潮随风而散。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tuiguang/424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