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一位教授提议春节假期被废除?引起公愤,教授亲自出面。
对于中国人来说,很多年来都是一种古老的风俗习惯,有的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消失,有的却一直延续到今天,好像永远也不会消失。
比如,张贴对联、悬挂花灯等。在过去,除夕之夜,各家都会聚集在一块,一起张贴春联,有些人会低下头来比拼出“联”的高度与方位,有些人还会踩着梯子或者板凳等着别人来做。
笑声中,工作迅速地做完,红色的春联映照着大人小孩的笑脸,每家每户都会在屋檐下悬挂大红灯笼,增加节日气氛。
也可以放鞭炮。除夕年夜饭前,家家户户都要放爆竹。随着爆竹的声响,人们纷纷坐在敞开的大门前吃起了饭,即便是再贫困的家庭,此时也能体会到团圆的温馨。到了半夜,各家又要放爆竹,告别旧岁。
很多人都在为这个夜晚而忙碌,成年人忙碌着,小孩则提着五颜六色的灯笼在屋外欢快地跑来跑去。这种灯芯是用竹片做的,外面包着纸,里面放着一些小小的蜡烛。
除此之外,也有亲人互相问候。元旦这天,大家互相说着“过年好”,成年人围成一圈,抽烟聊天,小孩们也都换上新衣,尽情地玩耍,尽情地欣赏着被太阳晒得金黄的田野,洋溢着一种新春的气息。
但现在,很多大城市都禁止燃放鞭炮了,有的乡镇也只能在特定的地方、特定的时段燃放。虽然人们已经逐渐习惯了这个新的环境,但还是有些人觉得,这样的改变会让过年的气氛少了很多。
日前,北京大学孔庆东提出的一项关于取消春节联欢晚会的建议引起了人们的热烈议论。
这项提案激起众怒,一些人调侃道:“废除孔先生”、“某某博士”、“某某博士”、“某某博士”等一系列“教授”,也有一些人讽刺他“学术水平很高,但逻辑很差,影响了学术的整体形象。”
这个提议真的是孔庆东教授提出来的吗?
虽然孔庆东教授已经不止一次地说过这句话了,但他的来头还是很大的。
孔庆东教授在十二月二十一日提起了这项提案,并且说得很清楚:“你们一定要把春节联欢晚会给取消了,然后谁就可以燃放烟花爆竹了。”
孔庆东教授其实是赞成燃放爆竹的,他觉得要燃放爆竹,最好还是不要燃放,否则就没有过年的味道了。很明显,孔庆东的本意并不是想把这个春节晚会给撤了。
就在孔庆东的微博下面,被人问到了孔教授的问题上,他没有正面回应。
事实上,孔庆东教授在二月份的时候,也曾经在自己的博客上说过类似的话,现在看来,这个传闻应该是从这里开始的。
孔庆东,一个喜欢吃的,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人,给出这样的提议,明显带着一种讽刺意味。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不过是他平时的讲话风格罢了。他怎么可能会这么做?事实上,那些评论被有意地误解了。
对待那些似是而非、真假不明的论点,要实事求是,不可盲从。
这是唯一能够让我们更贴近事实,而不是毫无意义的废话。伴随着爆竹的声音,家人团聚,笑声不断,这也是我们的新年晚餐,也是我们告别旧的一年一年,一年又一年。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tuiguang/414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