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引流推广

中国将迎来史上最大退休潮,暗示:明年,全国将出现3大重要转变

中国将迎来史上最大退休潮,暗示:明年,全国将出现3大重要转变

多年的房地产市场发展,让人们对这个行业愈发关注,即使在疫情结束以后楼市进入低迷,大家依旧特别关心这个市场的具体走向。

然而进入2023年以后,当国内绝大多数人持续将关注点聚焦在楼市和股市低迷之时,在沉闷的经济表象下,却有一股暗流涌动着——中国将迎来史上最大退休潮。

这里面,除了私企退休人员以外,汹涌而来的公务员退休潮,也将成为社会经济必须要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和冲击。

而且随着退休潮现象的出现,明年全国或将出现3大重要转变,咱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01 中国将迎来史上最大退休潮来临

数据显示,自建国以来,我国总共有三次婴儿潮时代,其中最大一次就是从1962年到1975年,仅三年,我国总共出生了将近3.4亿新生儿,其中最多一年甚至出生了3000万个新生儿。

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孩子已将步入老年,曾经的婴儿潮一代如今已演变成了“退休潮”。

倘若这一阶段出生的人口的存活率达到了90%,等于未来十年,我国每年平均将有超2200多万人进入退休生活,这也将成为我国史上最大一次“退休潮”。

当然,2200万人退休也不意味着都符合领取养老金的标准,毕竟里面还是有大量的农村人口,即使他们60岁以后也能领取一部分退休金,但是数额与职工相比,相差甚远。

但是不管怎么样,伴随着婴儿潮一代陆续进入60岁,退休人群规模的扩大,是不争的事实。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有数据显示,1963年出生的人口是近70年来的最高值,新生儿多达2975万人,出生率为43.60‰。这也意味着,2023年退休的人数更多。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史上最大退休潮其实不是即将来临,应该说,进入2023年以后,我们就已经身处“史上最大的退休潮”之中了。

02 这一轮退休潮将带来的影响

随着退休潮的来临,去对我国的经济以及社会将带来3个重要影响,这里面不仅仅涉及到医疗资源、养老金领域,甚至还与国际经验和公务员制度的发展息息相关。

第①:医疗资源的挤兑

中国的医疗体系本就面临巨大的压力,而随着退休潮的到来,可能将进一步加剧医疗资源的紧缺状况。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医师数已达到428万多人,每千人口医生数为2. 9人。虽然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量和国外差距较小,但"我国护士的总数量、每千人口注册护士的数量,和国外相比,差距很大。

OECD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挪威每千人口注册护士的数量是17.74,瑞士是17.19,日本是11.76,韩国是7.24。"王建业谈到,而中国每千人口注册护士只有3.18人。可见,在医疗资源方面,我们依旧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医院、医生和药品等医疗资源也比较紧张。如果老年人需求大幅提升,那么,对这些资源就会提出更高的挑战。

毕竟老年人群体需要更频繁的医疗服务,定期体检、慢性病管理、急诊护理等都需要更多的医护人员和设备。

因此,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成为了当务之急,这不仅仅需要制定更加智能的医疗资源分配计划,确保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得到满足,甚至还要增加医院及医疗机构的建设,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等,如此才能更从容应对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

第②:养老金支出压力加大

人口老龄化必然会加剧财政负担,而大规模的退休潮,更会加剧这一压力。

为了确保老年人群体的生活质量,各地不仅需要考量养老金的合理性,更早确保养老金的可持续性。

养老金必须要覆盖到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开支,包括食品,医疗,住房等等方面,如此,才能确保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寿命的不断延长,这也就意味着,养老金要覆盖更长寿的老年群体,未来,这将是一个挑战。

而为了应对这个挑战,就需要制定更为全面和可持续的养老金制度。这有可能会采取提高缴费,鼓励储蓄以及改革退休年龄或者领取标准的方式,来增加养老金的筹资渠道。

第③:公务员退休造成财政压力

其实,关于公务员退休潮导致的财政压力,这并不是我们国家家才出现的,这应该算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毕竟在国际上已经有很多国家在进入老龄化时代时,就已经面临了诸多类似的问题。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公务员退休与普通人退休也会产生很大的收入差距,比如在职是同样的收入,公务员退休后可以拿到退休前工资的85%以上,而普通人退休后的替代率则只有40%左右。

比如同样是一万块钱的收入,公务员退休以后可以拿到八九千的养老金,但是普通人只能拿到4000。再加上医疗资源等,相当于,一个体制内人员的退休成本几乎是体制外人员的3倍。

总之,一旦大量公务人员退休,财政就变临诸多挑战…

03 全国或将出现3大重要转变

随着退休潮的出现,如果年轻人的数量远远大于老年人群体,那么,以当前的养老体系,养老金不仅能够健康运作,甚至还有多余的钱用于其他投资。

但是如果老龄化家加剧导致领取养老金的数量远大于年轻人缴纳的费用,长此下去,养老金就会面临赤字。

所以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不改变措施,那么预计2035年前后,我国的养老金结余就将耗尽……

那么,摆在面前的一个很现实的经济挑战就是养老金赤字趋势该如何扭转?而以当前的整体背景来看,大概率将出现3大重要转变:

第一个,延迟退休。其实这种方式就是以增加工作人数,减少退休人数,来减轻养老金统筹的压力。

这也是全球在面临人口老龄化时,普遍用的招。如今全球已经有30个主要国家退休年龄普遍在65岁以上。

当然,除了延迟退休以外,养老金上涨趋势也会不断下降,比如这两年,显然养老金上涨已经出现了这个趋势,过去普遍涨10%,今年只涨了3.8%:是历史上首次跌破4%的涨幅。

第二个,公共服务、劳动力成本将持续上升。人口老龄化伴随着劳动力缺口加大,必然会引发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数据显示,1962年到1972年,总共出生人口2.69亿人;但是而2001年—2011年却出生了1.77亿人。两个阶段相差仅一亿人,平均每年少了8363万的工作人口。

这也意味着,未来11年,中国处于21岁以上、60岁以下劳动人口,将陆续减少1亿人!

劳动力人口减少,必然影响到经济的增长,要维持经济就只能两个法子:

1.通过技术升级、科技突破,提高劳动力的产出效率,显然这个有技术性瓶颈难题;

2.大幅提高劳动力人口在社会财富的分配,这也是自古以来的核心难题。

总之,这两个难题无法突破,未来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就难以避免。

第三个,房地产需求锐减

退休人群体不论在消费还是投资方面,都缺乏挖掘空间,房子该买的已经买了。一旦老年人口增多,年轻人也不需要买太多的房,毕竟继承房产就绰绰有余。

而一旦需求锐减,对于整个房地产长远的发展来说,也不是一个大好消息。

总之,史上最大退休潮已经来袭,对于个人来说,还是要保障自己的社保缴纳,毕竟,这是国家信用做背书的社会保障福利。此外,提前存钱,现金在手才是王道。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tuiguang/40208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