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引流推广

若新生人口无法逆转,2024年起,国内将出现3大转变,要做好准备

对国家而言,人口结构和人口数量是发展的关键,但我国在这两个方面都拉响了警报。

人口结构上,我国新生儿数量持续下滑,中国工程院的杰出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领导乔杰表示:5年以来,我国的新生儿数量缩减了40%。

与此同时,60岁以上老人在总人口中的占比逐年升高,已经超过联合国所定的老龄化标准,我国步入老龄化阶段。

人口数量上,2022年,我国人口减少85万人,这也是61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另外,乔杰还表示,我国今年的新生儿数量预计只有700~800万。

这是一个很严峻的信号,如果持续下去,对国家造成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但不可否认,从单方面来看,这种趋势会带给老百姓三个不错的转变。

01 | 儿童看病压力将有所缓解

看病难是大家公认的事情,一个专家号甚至被黄牛给炒到天价,这一点在儿科上尤为突出。

家长对儿女的身体更为“宠溺”,最简单的感冒都要到医院治疗,这也加剧了儿科看病难的情况。

此外,儿科医生和儿科机构的短缺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2016年,《中国儿科资源现状白皮书》中显示:

① 儿科医生的缺口有8.6万人,在城市里,平均每1000名儿童才能分配到0.57个医生,农村则是0.47个。

② 至于儿科机构,数据更惨,广西、吉林等7个省内,只有2家儿科医院,湖北、安徽等7个省,只有1家。

③ 儿科医疗服务方面,在城市,妇幼保健院、妇幼保健所、儿童专科医院所提供的儿科医疗服务在所有儿科医疗服务中的占比只有6.3%,农村则是3.3%,其中绝大多数儿童都在综合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中就医。

以上这些数据,足以证明当时儿科资源的匮乏。

可现在,随着国家的进步发展,儿科资源远超过去,而且还在持续增加,如今新生儿数量的持续减少,将会进一步缓解儿科就医压力。

当然,谁也不希望自家孩子生病,但这并不现实,理性来看,这一转变对家长和孩子而言是一件好事。

02 | 教育的竞争压力将会缓解

我国教育的内卷程度相当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孩子和家长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在中考和高考上。

高中也好大学也罢,都有固定的招生名额,如果一个学校只招1000人,但由于学校太好,有1万个人报名,就算这1万个人的成绩都达到分数线,学校也只会优中择优,选出最优秀的1000人。

如此一来,为了成为这1000个人,家长和孩子只能拼命,孩子玩命学习,家长不断拼资源。

然而,在招生数量不变的前提下,随着新生儿数量的减少,教育上的竞争压力也会减小。

我们不妨大胆地想想,到未来,甚至会普遍出现学校招不满人的情况,而在实际中,这种情况已经在很多小学上演。

广西钦州一所小学,仅招到2名一年学生;南京几所小学,一年级新生数量不足100人。

现阶段,新生儿数量问题显现在小学招生上,可在未来,这一问题会显现在高中和大学的招生上。

此外,由于学生数量的缩减,教育竞争的减弱,学区房的作用或许会进一步削弱,教育资源得到更加公平地分配。

对于家长和孩子,他们会逐渐从“卷死别人、被别人卷死”的泥潭里走出来。

03 | 购房压力减轻

早些时候,相关部门负责人就表示,国内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在此基础上,国家坚持“房住不炒”原则对房地产进行调控,不断出台购房利好政策。

这些情况,导致多地房价下跌,可即便如此,市场情况还是不太乐观,开发商为了促销,纷纷开展打折送礼活动。

我国的现状,意味着“抢购期房、房价猛涨不跌”不会再次成为普遍现象。

展望未来,在人口压力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下,房价会逐渐归回理性,购房压力不会完全消失,但却会逐渐减轻。

这一点对现在还没有买房的年轻人以及未来的年轻人来说,同样是个好消息。

总之,从儿科、教育和购房三个角度来看,新生儿数量减少会带来一些好的转变。

可从长远考虑,自然也会出现一些弊端,比如劳动力不足,比如婴幼儿产品行业规模缩水等等。

人口不是小事,可不论如何,我们都不得不面对人口带来的变革。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tuiguang/40151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