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创新南山”社交媒体账号29日发布《关于欢乐谷景区“10·27”过山车碰撞事故医疗救治的情况通报》。通报表示,10月27日事发当晚,有8名伤者第一时间由120急救车送往港大深圳医院救治,随后陆续又有人员经转运或自行前往港大深圳医院、南山医院、华侨城医院检查就诊。三家医院共接诊28人,其中11人经检查无碍后自行离开。
当地官方之所以两天后详细通报欢乐谷景区受伤人员情况,是因为此前景区公布的受伤人员情况受到舆论的质疑。10月27日事发当天,深圳欢乐谷发布的情况通报称,事故造成8人受伤,目前已送往医院治疗,伤者情况平稳,均无生命危险。
如果只看景区的通报,就感觉事故并不严重。然而,深圳欢乐谷的很多游客发现,这段通报与他们现场实际看到的和在医院看到场景不相符。现在官方通报出来,两者一对比,不仅受伤人员数据对不上,伤者情况也并非那么乐观。在官方通报中,还有17人留院诊治,其中还有4人因颅脑损伤、骨盆骨折等伤情在ICU观察救治。
请问,当初8人受伤的数据是怎么出炉的?29日景区称,“第一时间将8名受伤游客送医治疗,随后组织现场其余游客陆续到附近医院检查就诊。”如果伤者数量无法确认,在通报中加“受伤人数在进一步了解中”就行了。而且,深圳欢乐谷的致歉中,根本没有“游客自行前往医院”的说法。
安全生产大于天,受伤人员数量以及伤者的严重程度,涉及对责任人和景区的处理。不少网友就怀疑,景区轻描淡写,是为了将损失降到最低。一般来说,发生群体性的人员受伤情况,园区要做的是停业整改,查找生产流程是否有漏洞,检查娱乐设施设备有没有隐患等,最后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能运营。
然而,在事故发生后的首次通报中,景区只是称“该设备已停止运营,将对园区所有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到了10月28日,景区这才发布闭园公告称“闭园两天”,到了10月29日又称,深圳欢乐谷将继续闭园,恢复开园时间另行公告。
不管是景区的闭园安全检查公告,还是受伤人员数据的公布,给人一种景区没有把这起安全事故当成大事来办的态度,在舆论的压力下,像挤牙膏似的一步步推进。
或许,事发后,景区第一时间掌握伤者确切的数量,可能有些困难,毕竟里面有不少自行就医的游客。但游客自行去就医,是不是说明景区的应急管理存在问题呢?如果事发后景区组织有序,伤者怎么会自己去医院呢?
安全生产容不得半点马虎,应该从根本上杜绝事故的发生。事故发生了,应该有周密有序的流程来保障伤者就医。此外,对事故造成的后果以及处置措施,向公众公布时,数据要尽量详实,情况要真实。否则,就有误导公众或者“大事化小”的嫌疑。
一起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应对舆论又发生“事故”实属不该。深圳欢乐谷的游玩项目不少是惊险刺激类的,人们能放心游玩,就是认为没有任何危险,是一趟安全之旅。换言之,游客是生命之托,景区不能掉以轻心。可以肯定,如果公众对景区的信任感没有了,那必然会影响景区经营。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tuiguang/401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