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营销策略有哪些(美的如何拉通业务)
近段时间,有人在看了《美的的“大运营”与“小运营”》这篇文章之后给我留言,希望能更深入了解美的在业务拉通方面的内容。管理咨询过程中,我也确实在很多客户那里经常碰到这类问题。常见的情
近段时间,有人在看了《美的的“大运营”与“小运营”》这篇文章之后给我留言,希望能更深入了解美的在业务拉通方面的内容。
管理咨询过程中,我也确实在很多客户那里经常碰到这类问题。
常见的情况是,老板们面对市场变化或客户投诉,急得火烧眉毛,但整个业务链条响应速度缓慢,各个业务部门协同困难,营销说制造交货慢,制造说采购到料晚,采购说计划给得迟,计划说营销变动多,问题转了一圈还是找不到负责部门,总是要靠老板骂人才能往前推动。
但我们心里都清楚,靠老板骂人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业务拉通的问题。
我在《美的的“大运营”与“小运营”》的文章里,将7个主要业务环节连成一个闭环,也提到了业务部门协同运作的四种做法:考核推动、激励拉动、总经理负责、流程贯通。
(业务价值环)
这四种强化协同的做法,是美的从管理层面来推动的,依然值得借鉴。
今天再从业务实操的层面,给出三种拉通的做法,希望能够帮到你。
在进入三种做法之前,我们先来思考一个问题:7大业务环节能自行拉通吗?
答案当然是:不能。
就好像散落的珍珠不会自动串成项链,有人马上会想到“需要一根线”。
没错,“需要一根线”。
但问题又来了,我们再想深一层,为什么柔软的线能串起珍珠?
主要不是线的功劳,而是针的功劳。
我们常说“穿针引线”,要先穿针才能引线,也只有先用坚硬锐利的针打头阵,才能引领柔软细长的线依次拉通。
所以在拉通的过程中,针才是首要条件,线不是。
针是逢山开路的先锋,线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针是龙头、是主导、是主心骨。
要想拉通各业务环节,就要先找到能作为龙头的“针”。
我在美的工作过程中,能明显地感受到有三根“针”,在各自的业务场景下,发挥着将业务环节连接、拉通并转动不息的龙头作用:
● 业务以营销为龙头
● 交付以计划为龙头
● 标准以研发为龙头
我们逐个来说。
—1—
业务以营销为龙头
在美的,有一个很明显的现象:80%以上的事业部总经理,都是营销出身。
现任董事长方洪波,更是从最大的空调事业部国内营销线成长起来。
美的各个业务部门,按照话语权排座次的话,如果营销部门说第二,其他部门不敢说第一。
事业部老大是营销出身,营销部门声音又最大,营销在美的成为当仁不让的龙头部门,所有业务部门都必须听从营销的指令,因为营销部门代表市场、代表客户。
这在美的习以为常的做法,我原以为是天经地义的。
但做了这么多年咨询下来,我才发现是我太天真了。
我接触过一家日化行业的公司,亲眼看见他们的营销人员用无比温柔的语气,恳求工厂人员给他们多供几款产品,当时把我给惊到了,我以为是个案,赶紧和营销部门其他人员了解情况,异口同声说这是家常便饭,他们和工厂拿货要非常讲究沟通技巧和私人关系。
看到这种情况是常态,我明白了为什么这几年他们业绩不理想,不是被互联网击溃,而是被自己打败。
我服务过一家上市公司,参加他们公司年会时,听到他们市场部的报告质量很高。
但是由于这个市场部总监是新提拔上来的,就有几个资历比较老的部门总监,针对这份细心调研、精心准备的市场数据和报告,不说自己部门怎么改变才能满足市场,反而不断质疑、指手画脚,总经理在一旁不发一言,听之任之。
我还见过不少这种情况,营销与其他业务部门各执一词、争执不下时,总经理或是做“老好人”息事宁人,或是不由分说各打五十大板。
以上这些“欺新”、“和稀泥”,甚至后台牵制前台的做法,实际上都是在削弱营销的龙头作用。
失去营销的龙头作用,各业务部门就只有更多的内耗。
营销是龙头,这在美的是无可辩驳的常识,是根植在每个部门头脑中的定律。
在美的,研发会抱怨营销给的开发周期短,制造会吐槽营销订单太散太急,计划会诉苦说营销需求变动太快、不停插单,……
那又怎样?
说归说,抱怨归抱怨,即使有再大的意见,还不是一样按营销要求,该干活干活,该加班加班。
有一次会议上,我因为之前收到很多驻外营销经理缺货的反馈,会前又了解到主要是因为缺料,导致生产交不了货,就在会议上忍不住批评了采购总监。
当时采购总监没有解释,也没有反驳。
会后我了解更多信息后,才知道其中一种物料是当时整个行业都奇缺,并不能都怪在采购总监头上。
但因为我是代表营销在发声,所以他不能找客观理由,即使那真的是一个客观理由。
更让我服气的是,总经理早就知道采购缺料的真实原因,但现场连一句帮采购开脱的话都没说,反而给采购施加压力,让他们尽快解决问题。
营销的龙头作用,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建立起来的。
美的优先选择营销出身的人做总经理,就是因为这样的总经理,始终能站在市场的角度做思考和做决策,也就不会出现其他业务部门动不动就和营销叫板的现象。
也许营销会变得嚣张一些、偏执一些、本位一些,也难免会犯各种错误,但只要代表市场,就应该成为所有业务部门的龙头。
美的正是确定了营销不容动摇的龙头地位和作用,从而以外部市场的视角,打穿和拉通了内部各个业务环节。
—2—
交付以计划为龙头
我们5年前在东莞有一个客户,老板在营销部门内部专门设了一个组,叫生产跟单组,有4、5个人。
我说业务跟单,我好理解,就是负责跟进销售业务和客户的。但是营销里面的生产跟单是做什么的?
他们是这么解释的,老板主管营销部,但因为生产部门经常交货不及时,总是影响到营销,老板亲自抓了一个月交货的事情后,实在不胜其烦,就干脆在营销部门设了这个组。
几个人的主要工作,就是每天跑到车间和仓库,去了解订单的生产和入库进度,轮流跟进交货情况,现场给生产施压,回来后再向营销汇报。
效果怎么样?
他们所有人都摇摇头。
我说,你们不是有PMC吗?怎么要让营销的人来跟交货进度呢?
他们仍然摇摇头,说PMC的计划整天都是乱的,完全指望不上。
计划部门被抱怨甚至被忽视,这不是一家两家企业的情况,而是非常普遍的。
我在更多企业看到,销售插单、来料不合格、设备或模具坏等等异常情况,做PMC的人如果不调计划就是没东西做、面临停产,调计划就是上上下下怨声载道。
计划岗位的人员也是疲惫不堪、不断流失,熟手搞得定但是太繁琐不愿搞,新手没有3个月上不了手。
我这里所说的计划,不是指通常意义上的工作计划,而是指制造业的工厂计划,有些企业称之为PMC或计调,美的就是直接称为计划。按照国际供应链管理的标准说法,应该叫做S&OP(销售运营计划)。
我之所以把计划单独拿出来讲,因为计划是顺利交付的关键、是工厂运作的龙头。
很多制造企业对待计划,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视。计划人员只是做做排产表格的普通岗位,而所谓的计划经常被采购、销售、生产等部门搞的混乱无序。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的对计划格外重视,而且美的计划体系也非常强大,在交付上做到了真正以计划为龙头。
能不能交货,哪批货什么时候交,这些问题总经理从来不问工厂,而是直接问计划。
我在2012-2013年,管过一段时间的计划,当时建立了大计划管理体系,统筹并打通交付环节上的各个部门,让整个价值链顺畅流动起来,从根源上解决由于内部混乱导致的交货问题。
大计划管理,是集合了销售计划、采购计划、生产计划、出货计划、资金计划的“五合一”计划。
整体的思路是,营销再不用去操心交货的事情,更不用整天跑到车间现场去跟单;制造也不用天天和营销确认需求,更不用抱怨物料和仓库。
计划对交付负责,制造对计划负责。
中间所有的环节调控都由计划来全面把控,大到年度经营规划与PSI(产销存)的资源配置,小到每天每小时每一单产品的生产和出货。
计划在前端拉通营销做产销协同,后端指挥采购、研发、生产等环节做一体化改善。
美的的计划管理模式,逐步变革升级为以产定销的T+3模式:从一个月1次计划,到一个月3-4次计划,再到一个月做10次计划,去快速适应市场变化;同时在内部做到,3天下单、3天采购、3天制造、3天交付。
一句话概括,美的所有工厂的交付,都是在计划体系的指挥棒下高效运作。
—3—
标准以研发为龙头
很多争议性的问题,往往不是存在于某个业务部门内部,而是经常出现在业务部门之间。
那些争议性的问题,多数又是由于彼此的标准不统一所导致的。
我们在一家企业,曾见到过一个部件的外观颜色,在系统中黑色的定义分类就有7种,比如黑色、亚光黑、半亚光黑、暗黑、亮黑、纯黑、电泳漆黑等,在实际操作中就碰到很多现实问题,比如采购人员经常搞混、供应商送货出错、来料检难以判断、生产工人就完全分不清这么多黑色,最多只能认出来两种。
这还仅仅是颜色标准的问题,还有尺寸、重量、体积、材料、湿度、耐腐蚀度等多种多样的标准问题。
没有标准,会出问题。
标准太多,同样会出问题。
谁来统筹确定并管理产品、半成品、原材料的各类标准?
在标准的管理上,研发是源头,也是龙头。
和产品相关的所有标准,都应该以研发为龙头。
研发确定了产品的技术标准和相关参数,才会有BOM清单,才会有采购标准、生产的工艺标准、品质的检验标准。
研发一旦对产品进行了改型或升级,作为标准的龙头部门,除了更新自己的技术资料以外,必须第一时间将最新变化给到采购、生产、品质,确保各业务部门同步更新,不能搞“抛墙式”的开发。
所谓“抛墙式”,是指研发开发完产品或变更了材料,隔着墙丢过去给到生产或采购,至于隔壁有没有伸手接、接不接得住,和自己无关。
我们在上面那家企业发现,系统中的黑色有7种,实际用得最多的只有4种,其他3种一年最多用四、五次。
如果研发能够经常梳理这些标准,至少可以先把其他3种清理掉,这样采购就不需要每次都在系统里去做筛选。
现实中的情况是,即使4种黑色也仍然带来上面提到的那些实际问题。如果研发能再多做一步,可以发现常用的4种黑色,就是客户也不太在意。我们最后和企业一起分析,再通过营销与客户沟通确认后,最终将黑色减为了两种:亮黑、亚光黑。
标准化工作上,研发不能往后退,要挺身而出,充当龙头。更不能以客户需求为借口,不敢或不愿推动。
美的研发也走过这样的弯路,但是从2012年开始,研发做了大量这类标准化的工作,在满足客户需求、保持产品系列和型号数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零部件SKU平均可以缩减50%。
标准化的意义影响巨大,因为产品成本和产品复杂度,75%在研发环节就已经定型。
研发当好这一龙头,对中后台的采购降本、供应商管理、生产效率提升、制费下降,都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这一过程中,还形成了物料整合化、接口标准化、功能模块化、产品系列化的“四化”工作法。
这些方法,是美的研发能作为标准化龙头的利器。
最后的话:
企业只有先做到内部业务拉通、顺畅流转,才能实现外部市场连接、货如轮转。
靠沟通、靠自觉、靠老板的威严,都不能从根本上拉通业务。
找到穿线的“针”,确定好拉通的龙头,才能让业务闭环畅通。
美的为了拉通业务,做到了业务以营销为龙头、交付以计划为龙头、标准以研发为龙头。
你的企业是如何拉通业务的呢?
拉通业务的龙头又各是什么呢?
欢迎在留言区和我们交流。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tuiguang/140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