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用户投稿

乐府双璧指的是《孔雀东南飞》与什么木兰诗(乐府双璧指的是《孔雀东南飞》与什么)

1、从上映之前的万众瞩目,到如今吐槽频频,《花木兰》这部电影的命运,如同疫情笼罩下的世界,充满了跌宕起伏。其实这部电影作为迪士尼标准流水线工业体系下的大制作,原本不应该拍得如此糟糕。然而美国人毕竟无法

1、

从上映之前的万众瞩目,到如今吐槽频频,《花木兰》这部电影的命运,如同疫情笼罩下的世界,充满了跌宕起伏。

其实这部电影作为迪士尼标准流水线工业体系下的大制作,原本不应该拍得如此糟糕。

然而美国人毕竟无法真正理解中国文化,于是整部电影里各种中国元素的错位,以及那种强烈的违和感,让国内的观众无所适从。

这个咱们就不具体展开了。

今天聊点别的。

花木兰这个故事,从一千多年前出现以后,就广泛流传,到底是什么吸引了众多读者呢?

咱们看,在美国人拍出了一部动画电影和真人电影之间,咱们这也拍了不少花木兰的影视剧。

1999年袁咏仪主演《花木兰》电视剧

2009年赵薇主演电影版《花木兰》

最近20年间,国内拍摄的花木兰影视剧怎么也有4、5种了。

到底花木兰的故事有什么特别的魅力,让中外观众都如此着迷?

咱们还是回到《木兰辞》这首长诗里面,诗歌最后题眼:

是花木兰这个故事的内涵精髓所在。

意思就是男人能干的事儿,女人有能干。所以花木兰能够成为一个传奇。

2、

花木兰的故事流传千年,主要是因为被写成了《木兰辞》,作为文学名篇,一直被人传诵。

这首诗诞生的年代,大概是南北朝时期,起初在北方民间传诵,后来被文人润色加工,遂成名篇。

在《木兰辞》的同时代,也有一首诗非常著名,后来和《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那就是《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的创作年代,按其自序说法

应该出现在汉末,但根据后世考证,这首诗在流传过程中应该也有后人多次润色加工。

实际上这在古代非常正常,古人文学作品在流传传抄过程中,总免不了被后世人修改。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大多数最早都是民歌,后来被官方收录修改,再经孔子删定,才最终定型。

总而言之,同为乐府双璧,《木兰辞》和《孔雀东南飞》的问世有一个相似的过程。

不过,花木兰的故事被多次改编搬上银幕,拍摄了多部影视剧,而《孔雀东南飞》被改编成的影视剧比较少。最有名的大概就是2009年潘粤明主演的这部。

当年这部剧收视率也不甚理想,后来自然更加没有人愿意翻拍这个题材了。

毕竟比起花木兰的传奇经历,《孔雀东南飞》讲述的故事不过是家长里短,主要就是一个婆媳矛盾。而电视剧涉及婆媳矛盾的,主要是现代背景时装剧,观众心目中的古装剧,要么是历史剧充满了金戈铁马,要么是武侠剧打得好看,你拍个古代社会的婆媳剧,确实有一点不太搭调。

当然这并不影响《孔雀东南飞》作为文学名篇的魅力。

3、

那么,《孔雀东南飞》到底有什么文学内涵呢?它为什么能流传千古,被后人广为传颂呢?

《孔雀东南飞》是一个爱情悲剧。中国古代有四大民间传说,分别是孟姜女、牛郎织女、白蛇传、梁祝,全部都是爱情悲剧。

而造成这些爱情悲剧的主要原因,就是古代礼教和封建大家长的压迫。

你看,牛郎织女的故事是因为王母娘娘不同意,所以爱情不能自由;白蛇传是因为人妖殊途,不能为正统礼教所容纳,所以爱情不能自由,实际上白蛇传里面这个妖更多是个比喻。

具体到《孔雀东南飞》里面,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之所以悲剧了,很简单,就是焦仲卿他妈,刘兰芝的婆婆不喜欢这个媳妇儿,非要休了人家。两个人没法在一起,只好一起赴死。

这种事情,放在现代人看来,简直不可理喻。为什么父母不同意,就必须去死?

这就是古代礼教思想的可怕所在。汉代以孝治天下,自从二代目的汉文帝开始,皇帝的谥号都要带一个“孝”字,汉文帝就是孝文帝,武帝是孝武帝,特别是汉武帝时期开启的“独尊儒术”,更是加重了这种社会氛围。

汉武帝搞得这一套东西,本质上是为了巩固皇帝的君权。因为古代封建社会,君父一体,理论上皇帝就是所有臣子的父亲。所以要无限抬高作为皇帝,作为封建大家长的权威,就汉代的法律来说,违抗父母之命就是犯罪。

所以焦仲卿一点办法也没有,他不能违抗自己母亲的意思;另外一边,刘兰芝面对兄长做主再嫁,也是没有办法,他们改变不了这种安排。

其实古代大多数人面对这种父母安排,基本上都是从了。比如后来著名的陆游和唐婉的故事。和焦仲卿、刘兰芝的故事如出一辙,都是夫妻恩爱,然后被母亲拆散。

当然陆游和唐婉都没有自杀,各自开启了另一段生活。这也更加显得焦仲卿和刘兰芝故事的刚烈。

所以古代根本就没有爱情自由这个说法。自汉到宋,一千多年过去了,父母之命就是法律。当然比起明清之后更加压抑人心的制度来说,至少刘兰芝和唐婉被遣送回家以后还能再嫁。

古代封建礼教这套制度,非常压抑人性。因为人性都追求自由,不喜欢被种种压抑、束缚。

最终焦仲卿和刘兰芝以死抗衡的,就是这种不自由。

《孔雀东南飞》最后一段“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这几句话意味深长,戒之慎勿忘的到底是什么呢?这首诗没有明说,当然站在古代人的角度,他们本身可能也没有封建礼教的概念,所以也无法跳出封建礼教这个无形枷锁,因此这首诗具有的反抗封建礼教的精神,是咱们后人总结的。而在古人看来,他要告诫的事儿很简单,就是要给人一点自由,不要把人逼死了。做父母的想维护自己权威,可以,但是别做绝了,反而搭上了自己儿子的性命,就这么简单。

4、

说完《孔雀东南飞》的内涵,咱们再回过头来看《木兰辞》。

花木兰和刘兰芝,这两个不同的女人,不同的命运,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社会面貌。

如果说《孔雀东南飞》处处都彰显了这种压抑和不自由的话,《木兰辞》则刚好相反,反映了一种自由奔放的气息。

花木兰作为一个女人,可以出入军营,上阵杀敌立功。这在古代非常罕见。

不过这也反映了北朝比较开放的民风,花木兰能够隐身军营12年而不被发现其性别,这实在有点说不过去。很大概率是花木兰代父从军,她父亲本身就是军官,因为当时北朝是府兵制,来源于草原民族战士自带装备跟从可汗出征的传统,所以花木兰应该是带领了一群部下,平常生活接触的都是乡亲。而其他的人接触多了,即使知道她的身份也不会揭穿了。

但总的来说,北朝因为起源于草原部落,相对东晋那批南渡衣冠来说,并没有太多儒家礼教制度的条条框框,而保留了很多更加自然更加自由的野性,可以说这是一股野蛮的力量。

所以花木兰和刘兰芝,乐府双璧的两个女主角,她们俩的命运走向,刚好形成了鲜明对比。

一个代表了北方,一个代表了南方,一个是起源于草原部落而汉化建立的政权,还保留了很多野性;一个是延续汉晋制度,被儒家礼教制度深刻影响了数百年,整个社会失去了那种自由。

整个南北朝大分裂时代,最后被李唐王朝终结。值得注意的是,李唐王朝也诞生了一个花木兰式的巾帼英雄,那就是李渊的三女,谥号平阳昭公主,死后以军礼下葬,可以称得上古代最著名的女将军。

回顾南北朝的那段历史,南方是精致而阴柔,梁陈诗风都逐渐转向靡靡之音,李白称之“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这就反映了整个南朝社会面貌,因为礼教太过而失去了自由奔放;而整个北方就是野蛮而刚健,还散发出那种蓬勃向上的气息。

最终是北方统一了南方,就不足为奇了。因为整个南方,儒家那一套制度运行久了,就失去活力了。人性被束缚,人都失去了自由,整个社会就逐渐死气沉沉,暮气十足,而必须需要来自外来的刺激,以注入新的活力。

所以,历史真的很巧,刚好《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辞》是乐府双璧,刚好代表了南北朝两种不同的社会精神面貌。

今天我们再来看《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辞》这两首诗,它们代表的不同内涵,很有意思。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9752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