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为什么自沉于北京太平湖(老舍跳进太平湖的年代)
老舍先生写过很多经典作品,如《四世同堂》《茶馆》《骆驼祥子》等等。不幸的是,这位文学巨匠最后却也是以自杀-他的作品中人物常见的宿命,来结束自己的生命,成为文坛史上的一个悲剧。投湖的前一天,老舍失踪了一整天,包括他的妻儿,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直到多年
老舍先生写过很多经典作品,如《四世同堂》《茶馆》《骆驼祥子》等等。
不幸的是,这位文学巨匠最后却也是以自杀-他的作品中人物常见的宿命,来结束自己的生命,成为文坛史上的一个悲剧。
投湖的前一天,老舍失踪了一整天,包括他的妻儿,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直到多年后,他的儿子舒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父亲当初为何选择在偏僻的太平湖,作为人生的终点。
那里曾经住着一个人,给了老舍一生难以忘怀的温情和爱。
那便是老舍的母亲。
1.
老舍的母亲马氏生在农家,共生育了七个孩子,能长大成人的,却只有三女二男。
42岁时,马氏生下幺子老舍,生产时因失血过多而昏了过去。幸亏出嫁的大姐及时赶来,揣起来小舍予免于冻死。
老舍的父亲是个旗人,有一份正规的职业-保卫皇城的旗兵,每个月拿着微薄的收入,入不敷出,常需欠债生活。
生活在那个时代,底层人的日子可想而知。
为了孩子的衣食,母亲不拼命给人家缝洗衣裳,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白天浆洗大堆大堆的脏衣服,晚上油灯下,没完没了的缝补。
母亲做事毫不敷衍,屠户们送来黑漆漆的袜子,经她的手也能洗得雪白。勤劳的母亲,让孩子们在穷困的生活中,看到了一丝希望。
然而,灾难不久就降临到这个艰难的家庭中。
八国联军入侵,慈禧与光绪皇帝早已吓破胆,逃到了西安。老舍父亲却有他自己的职责,在与洋兵作战中,被炮弹炸死,当时老舍才一岁半。
母亲马氏不仅要承受失去丈夫的痛苦,还要面临洋兵入室行凶打抢的惊恐与紧张。然而,她并不软弱。
她心横起来,不慌不哭,即使面对死亡,她也要护着儿女,护全两个未成年的孩子,还有一个躺在破箱子里的婴儿。
在老舍的眼里,母亲总是有一股正气。每当回忆这个事件之时,老舍总是说,母亲那种又软又硬的个性,传给了他。他说:
我对一切的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
但是,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画好的界限。
幼小天真的老舍,每逢过年向母亲报告: 谁家宰了猪肉,或谁家有稀罕的美食时,母亲总是说:
咱们的饺子里菜多肉少,可是最好吃!我们的饺子会使我们的胃里和心里一齐舒服。
正是母亲这种朴实,劳动为美德的价值观,让孩子们感受到,穷不可怕,劳动让人充满自信和乐观。
母亲不仅在三观上很正,待人热情好客也影响着老舍。
家里有客人来,手中再窘,母亲也会设法弄一点食物款待。她不大出门,但若谁家有必要的婚丧礼事,必然是有礼有节。虽然时常发愁,但她决不会推卸责任。
父亲死后,家里还有一位同住的姑母。这位姑母嗜吸,喜欢打纸牌,常无故取闹乱发脾气,母亲默默地承受,把委屈只压在心底,尽心竭力地照顾她。她宁可吃亏,也不斗气。
老舍评价说:“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母亲对老舍是一辈子的、深入骨髓和灵魂的影响。
2.
孩子长大了,母亲不面对他们的远去,只能忘却自己的私心,而远送孩子的离开,这便是伟大之处。
老舍三姐要出嫁时,母亲将失去家中有力的帮手,差点晕了过去。可是她必须割舍,她不能为了自己的便利而耽误女儿的青春。
老舍到了结婚年龄,母亲给他订婚放了定礼,老舍却不要,他不愿意轻而易举地让旧世俗给捆上。有生以来,老舍第一次和母亲发生了矛盾。
老舍不肯,和母亲下了最后的通牒:“您要再提这件事,我就不再养活您了!”可是话音说得很轻。母亲为了难且哭了三天。最后同意了取消亲事。
老舍是个孝子,这次伤透了母亲的心。他不敢回家,不敢正脸看母亲。他也生病了。
然而正是这场病,也消除了母子二人间的隔阂。
其实每一对母子,都是一场渐行渐远的修行。唯有智慧的母亲,才不会将孩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系在身边。
当27岁的老舍要远去英国发展,这给60多岁的母亲再一次打击。1942年,马氏84岁寿终正寝,这时最心爱的小儿老舍仍不在身边。事后一年多,家里人才敢让老舍知道消息。
母亲是那样的柔和和温顺,给了他一生的力量和爱,而不求回报。老舍的遗憾和内疚可想而知。
老舍正是有这样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宁可委屈自己,也要让孩子走得更高,成就了老舍这位著名的作家、人民艺术家。
在老舍对家庭亲人失望,对信仰的世界绝望之时,人生的最后时刻,他心中感到最温暖而怀念的人,无疑是母亲马氏。
他来到了太平湖。
太平湖到城内的观音庵胡同很近很近,两处几乎仅隔一道城墙,一条护城河遥遥相对,从地图上看,简直近在咫尺。而观音庵,正是老舍母亲最后十年居住的地方。
那么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会在去什刹海踩过点之后,最终选择在太平湖自尽。
他仍然追随了本心,要去和母亲团聚。
就这份亲情之念,只是最初谁也未能懂得老舍,无不让人感到惋惜。
参考资料:
《老舍正传》《老舍自述》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95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