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用户投稿

国家标准青年年龄段(青年年龄段)

3月1日,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如期开班,习近平总书记连续第6次出席开班式并讲授“开学第一课”。培养选拔中青年干部,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并多次强调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一件大

3月1日,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如期开班,习近平总书记连续第6次出席开班式并讲授“开学第一课”。

培养选拔中青年干部,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并多次强调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一件大事,关乎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福祉,是百年大计。

今年的全国组织部长会议提出,要树立战略眼光,坚持长远规划,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教育引导年轻干部成为党和人民忠诚可靠的干部。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去年是市县镇领导班子集中换届年,一大批年轻领导干部走上了新的岗位。

那么,到底多少岁,才算年轻干部呢?

01

相对的“年轻”

如果你在网上询问,多少岁算年轻干部,那么,会有很多人给出不同的回答。甚至有网友戏称“30岁以下才算年轻干部,过了30没提拔就没前途了”。

事实真是如此吗?

在实际工作中,年轻干部一词其实是一个相对概念。

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因各级领导班子的级别不同,其年龄规定亦有区别。

从2021年换届的公开通报来看,一般认为,市厅级领导45岁左右可称为年轻干部,县处级领导40岁左右可称为年轻干部,乡镇领导35岁左右可称为年轻干部。

例如,吉林省2021年换届的通报强调,该省市州及高校配备了45岁左右干部72人,县级配备40岁左右干部201人,乡镇配备35岁以下干部2374人。云南针对部分市级领导班子年龄老化、优秀年轻干部偏少等问题,统筹选配46岁以下年轻干部。

换届时,山西将经过扎实岗位历练的47名40岁左右、15名35岁左右的干部选为县(市、区)党政正职;河北在换届考察、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选拔配备了75名40岁左右县党政正职,年轻干部数量超过县党政正职总数的五分之一;贵州黔东南州根据换届调查摸底和班子专题调研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拔部分40岁左右干部充实到县市领导班子;广州市南沙区,在换届中大力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全区6镇共配备35岁以下干部11名;清远连州市,新一届镇(乡)党委领导班子35岁以下38人。

中央巡视组副部级巡视专员李炎溪指出:

有研究表明,地方党委书记如果从乡、县、市、省四个层级分析,最佳使用期是40岁至58岁之间。即“乡一级40岁左右、县一级45岁左右、市一级52岁左右、省一级58岁左右。”选拔年轻干部比较理想的效果是在各层级最合适年龄段基础上降低5岁,即乡级35岁、县级40岁、市级47岁、省级53岁左右。

02

干部不断年轻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即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党提出了实现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战略方针,党的十二大党章第一次明确规定了这一方针,以后的党章都规定了干部队伍“四化”方针。

1991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关于抓紧培养教育青年干部的决定》,提出“培养教育青年干部是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此后相关的通知或者意见不断出台。

2000年9月发布的《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的意见》指出,中央、国家机关部委(局)领导班子,凡没有45岁左右干部的,要抓紧配备;50岁左右正职干部的数量要有所增加。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政领导班子,凡50岁以下的干部没有达到5名(其中45岁左右的各1名)的,要抓紧配备;50岁左右正职干部的数量要有所增加。

市(地、州、盟)党政领导班子,凡45岁以下的干部没有达到4名(其中40岁左右的各1名)的,要抓紧配备。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40岁左右正职干部的数量要有所增加。中央、国家机关司局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级领导班子,凡没有40岁左右干部的,要抓紧配备,45岁左右正职干部的数量要有所增加。

县(市、区、旗)党政领导班子,凡35岁以下的干部没有达到各1名的,要抓紧配备。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35岁左右正职干部的数量要有所增加。

2014年6月下旬,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意见》中,年轻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工作更加严格,选拔标准更明晰,侧重点也有所变化。

2014年及2019年,中央两次修订《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2019年的《条例》指出,注重发现和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用好各年龄段干部。

《2019—202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则强调,要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健全优秀年轻干部选育管用的全链条机制。

03

年龄不搞“一刀切”

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国家长治久安的百年大计。

在换届中,各省市区县乡镇大力选拔经受过艰苦工作、磨砺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

干部队伍年轻化初衷是好的,但是个别地方在干部任职年龄的“层层加码”或者说“层层递减”,对年龄要求越来越年轻,出现了以年龄论英雄、将干部“年轻化”简单化的现象,客观上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

在历年的政策规定中,中央不断地强调,不能简单以年龄划线,不搞领导班子成员任职年龄“层层递减”和“一刀切”。

2010年8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防止县乡领导干部任职年龄层层递减的意见》,强调坚持合理的年龄结构,干部任职年龄不能层层递减。此后,各省出台的关于严禁领导干部任职年龄“一刀切”的各项通知,也严格禁止自行划定任职年龄界限。

在2013年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表示,优化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并不意味着提拔任用每个干部都要是年轻的,也不是每个班子都要硬性配备年轻干部,更不是不同层级领导班子成员任职年龄层层递减。

习近平总书记表示:

“四十多岁为什么就不能当乡镇主要领导干部了?五十多岁为什么就不能当县市区主要领导干部了?为什么不能让他们感到有干头、有奔头?没有道理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德才表现好的、群众口碑好的还是应该用,不能简单以年龄划线。”

尤其是在一些基层的工作岗位中,一些上了年纪的党员干部,在岗位上工作多年,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处理各种突发工作中,发挥着熟悉情况并且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优势。

选强配好干部队伍,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和要求,使各年龄段干部形成互补,让我们的干部队伍形成德才兼备、年龄有序交替的良好态势。


编辑整理:惠州党建

素材来源:南方杂志

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9426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