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用户投稿

了解屈原的故事,知端午节的由来(屈原与端午节的渊源)

原来端午节竟然不是用来纪念屈原的。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端午节你不知道的六个冷知识。最后一个告诉你,其实屈原根本不姓屈。第一,端午节是中国首个成为非遗的节日。众所周知,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非

  原来端午节竟然不是用来纪念屈原的。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端午节你不知道的六个冷知识。最后一个告诉你,其实屈原根本不姓屈。

  第一,端午节是中国首个成为非遗的节日。众所周知,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非常广泛,以致其他的国家和地区也有庆祝端午的活动。于是,在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将端午节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或在2009年9月又被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自此,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非遗的节日。

  第二,端午节是别名最多的节日。端午节有着五花八门,花样翻新的习俗,同时也体现了古人众多文化底蕴,光连节日的别名就有20几个,其文化传承可见一斑。比如天中节,女儿节,躲五节,沐兰节,端礼节,解粽节,屈原日,龙舟节,端阳节,粽子节等等。而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

  第三,端午节和纪念屈原没关系。其实,端午节发端于先秦,定型于魏晋南北朝,至唐宋,以蔚为大观。端午节最初是夏季驱除瘟神和祭龙的节日,民间有八龙船,吃粽子,放纸鸢,挂艾草菖蒲等习俗。至于屈原,是因为他在端午节为表示爱国之情,选择投江自尽,所以端午节这一天变成了屈原的纪念日。

  第四,不是所有地方的端午节都是五月初五。众所周知,国内大多数地区都是五月初五过端午节,但福建的蕉城、六都、张湾等地会提前一天过端午,也就是五月初四,因为五月初五是闽王的忌日,为了避开此节,因而提前过节,并且在湖北秭归,他们一年要过三个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头端午,五月十五为大端午,五月二十五为末端午,可见秭归人对三闾大夫的怀念之深。

  第五,世界上第一个粽子并不是用现在的粽叶包的。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最早的粽叶叫茭白叶,也叫菰叶。他们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并称为角黍,之后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第六,屈原其实不姓屈,虽说过端午大家都会想到屈原,但是你们知道吗?众人都熟悉的屈原,其实并不姓屈。屈原,名平,字原,是芈姓屈氏。屈原与楚王同姓不同氏,先秦时期姓氏有别,姓,是血缘关系的整个部族的共同称号,氏,是某个支系的称号,男子称氏不称姓,所以人们更习惯叫屈原而不叫芈原。三代以后,姓氏才合二为一。

  好了,以上就是我为大家分享的端午冷知识,最后祝大家端午安康。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9144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