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用户投稿

这世界那么多人用到的乐器(世界上唯一不用身体接触的乐器)

它是100年前的电音王者是世上唯一不需要身体接触的乐器列宁曾要求学习演奏爱因斯坦见过后也叹为观止你可能要问了这到底是什么黑科技?其实,这就是前苏联物理学家利夫·特雷门教授发明的世界上第一件电子乐器特雷门琴

  它是100年前的电音王者

  是世上唯一不需要身体接触的乐器

  列宁曾要求学习演奏

  爱因斯坦见过后也叹为观止

  你可能要问了

  这到底是什么黑科技?

  其实,这就是

  前苏联物理学家利夫·特雷门教授

  发明的世界上第一件电子乐器

  特雷门琴

  今天我们一起来见识一下

  利夫·特雷门教授与他的得意发明

  跟很多发明一样,特雷门琴的发明是出于意外。在20世纪第一个10年,无线电工程师们发现了外差效应,即两个高频无线电波形的相互作用中出现,可以产生频率更低、可听阈内的声音。

  特雷门是第一个以音乐形式演奏这种外差效应的,当人体靠近真空管时,人体电容所带来的变化会影响声音频率。1919年,他据此做出了特雷门琴的原型,并在1920年首次公开了这种乐器。

  特雷门琴活像是一个右上角长了根超长天线的小霸王游戏机,机子上还有一个环形圈,显得特别有科技范儿。

  演奏时,演奏者站在乐器前,右手在天线附近控制音高,左手在环形圈旁控制音量。在一架设计良好的特雷门琴上,演奏者可以表演五个八度左右的音域范围。

  要在一根天线凭空把握这五个八度,整个演奏过程充满想象力,难度可想而知。这就要求,演奏者必须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和预判能力。

  否则,就会出现以下这些车祸现场……

04:56

  1920年,特雷门琴一经公开亮相,就名声大噪。当时,连列宁都要求学习演奏,他还委托生产600台特雷门琴在苏俄进行巡演。

  1927年12月,特雷门前往美国,和纽约爱乐乐团进行了演奏。《纽约太阳报》写道,观看特雷门首秀的观众们“非常高兴、享受,还有一点儿被吓到。”

  当时特雷门琴以每部175美元销售时(相当于2019年的2600美元还要多),它成为了爵士音乐时代名人的奢侈品。

  1927年,列夫·特雷门在巴黎演奏特雷门琴丨Bettmann

  1930年,特雷门在美国的第一名学生亚历珊德拉·斯特帕罗夫(Alexandra Stepanoff)正在演奏特雷门琴丨National Museum of American History

  由于演奏难度系数大,如今全世界的特雷门琴演奏家也不过几十位。在屈指可数的特雷门琴演奏者当中,不能不提第一位世界级的特雷门琴演奏家克拉拉·洛克莫尔(Clara Rockmore)了。

  她独创的美丽手势,以及无与伦比的精准演奏,是至今无人超越的世界上最好的特雷门琴演奏家。

  特雷明与著名的特雷明琴演奏者,克拉拉·洛克莫尔

  克拉拉将这种新型乐器完美融合进了古典音乐的演奏中。令她成名的演奏就是圣-桑的《天鹅》。

  当熟悉的钢琴伴奏响起,她没有调试乐器的音调,也并没有调整姿势,只是垂眼肃立在一个形状怪异的铁盒前,手臂悬在空中等待着。忽而,她抬起双手,像芭蕾舞者那样双臂成环,手指开始颤动,幽静的旋律便从空中传来,如泣如诉。

02:53

  因为特雷门琴发声的独特性,几乎克拉拉·洛克摩尔演奏的所有乐曲,开端都是隐秘而幽暗的缓进,不间断的连音也让旋律的整体性更强烈。

  如克莱斯勒的《爱的忧伤》,弱化了原小提琴作品切分音的呼吸节奏,而让感情绵延不绝。由低到高的滑音迅速而坚定,似乎不满足于表达矜持而谦卑的爱之哀伤,而是要让听者落泪为止。

  她演奏的拉赫马尼诺夫的《练声曲》可以说是将特雷门琴的优点集于一身的作品。把其中蕴含的对命运多舛的不甘、对家乡的不舍、对人生的感伤表达得十分细腻、大气而美丽。

  特雷门琴的发明既是科技和古典音乐的完美结合,是跨界的结晶,不难想象,它也必然在影视中得到颇为广泛的运用。

  单调、诡异的高音调声响,类似老电影中外星人出没时的配乐,被大量运用在好莱坞电影中,如著名外星侵略片《地球停转之日 》(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

01:46

  感受一下特雷门琴与科幻的结合

  后现代的“电流声”,让它成为像史诗巨作《星际迷航》之类必用的配音乐器。

  流行乐队也尝试使用过特雷门琴,成功地将特雷门琴带入公众视野。

  沙滩男孩的《Good Vibrations》中,那个诡异的声音就是一架改良的立体声特雷门琴。配合整首歌曲的70年代迷幻摇滚氛围,显得格外有趣。

  齐柏林飞船乐队的这首《Whole Lotta Love》中间部分就有特雷门琴的出现。

  1938年,发明人特雷门因陷入债务等问题逃回苏联,经历了拘禁、劳改、复出等诸多坎坷。直到1991年,他最后一次到访美国,并示范了特雷门琴。

  和他的政治理想和多舛漂泊的人生一样,特雷门琴的命运确实也堪称跌宕起伏。美国经济大萧条、特雷门突然消失、演奏难度等,让它经历了一次又一次从热门到默默无闻,直到90年代众多优秀的音乐家的全新演绎又让其复苏。

  庆幸的是,世界上第一次人机交互产生的独特交响,已经深深印植在音乐历史中。百年历程中,它曾风靡一时,也在给未来的人们带来持续的、无限的灵感与启示。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美丽的意外”总会发生。而时间的淘洗,替我们筛选出了真正有价值的音乐,保存下去。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9122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