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死和赵高有关系吗(秦始皇为什么那么相信赵高)
秦始皇原名嬴政,秦庄襄王之子,公元前247年继承秦王位时刚刚年满13岁,21岁时亲政。宏图大志的秦始皇在处理完吕不韦和母亲的事情后,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秦始皇原名嬴政,秦庄襄王之子,公元前247年继承秦王位时刚刚年满13岁, 21岁时亲政。宏图大志的秦始皇在处理完吕不韦和母亲的事情后,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结束了自东周以来的诸侯割据战乱的局面。统一全国后,秦始皇统一了钱币,文字,度量衡等,为后世中国的统一奠定了社会基础,在秦朝刚刚统一中国10年后的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去世了,秦始皇去世的原因现在人有异议,我比较倾向于相信《史记》中病死的说法。
秦始皇
整体上司马迁《史记》的记载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秦始皇于公元前210年去世,司马迁生于公元前145年,中间也就是65年的历史,到司马迁写《史记》不超过百年的时间,时间相对较短,司马迁应有足够的遗迹、口述信息及文字史料来进行佐证。而从司马迁写《史记》的情况来看,其人是非常认真而博学的,且在其父亲担任太史令时就被派到四处游历,以收集历史资料或故事,并于已有的资料进行对照,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作为对比,《史记》的历史上追溯到皇帝、夏和商的上古文明,并且记录了商朝的帝王世系,这些历史时代非常久远,且文字信息极少,可能的误差会极大;而从目前考古挖掘的结果来看,由于夏朝由于考古的问题尚未有定论,但商朝的考古结果却证明了司马迁的《史记》是比较可靠的,就连鲁迅先生也夸《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于《史记》的学术价值给予肯定。因此对于不足百年且距离较近的秦始皇的死因我倾向于相信司马迁的说法。
秦始皇的身体情况不好,突然去世也是可能的
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第五次东巡,走到平原津时秦始皇患病,接着就病情加重去世。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如下:
至平原津而病……上病益甚……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
对于秦始皇的身体,《史记-秦始皇本纪》有一段关于秦始皇本人身体特征的记载。
秦王为人蜂准,长目,鸷鸟膺,豺声……
史学家郭沫若根据此记载对秦始皇本人的身体状况进行了一个分析,认为秦始皇在小时候身体就不好,可能患了软骨病,而且还有支气管炎症,声音如豺,实则是病态的一个表现,此外秦始皇长大后胸如鸷鸟,大概是指我们平常所说的鸡胸。在身体条件不好的情况下,秦始皇又十分勤政,最终积劳成疾,引发了癫痫之症。在第五次东巡时,秦始皇癫痫病忽然发作,不慎撞在青铜器上,致使脑膜炎严重,陷入昏迷。当时医疗条件和水平有限,没能及时有效治疗,导致秦始皇在疾病中驾崩,有一定的可信度。
秦始皇沉迷于长生,丹药对身体伤害较大
众所周知,秦始皇沉迷于长生之术,长期服用丹药,也曾经派徐福前往海外仙山求取仙丹以求长生。对于丹药,古代很多皇帝都很相信,像已知的唐太宗李世民、清朝的雍正皇帝等都是服丹药而亡。对于丹药,我们的了解的是从1965年南京博物馆的考古人员,在象山发掘了一座古墓,在古墓中,出土了几粒“长生不老仙丹”,经过化验,其成分是:硫的含量为13.0%,汞的含量为60.9%,余下是其他物质,汞作为重金属其毒性可想而知,秦始皇长期服用此物,身体可想而知。
秦始皇去世后,赵高秘不发丧,扶持自己的弟子胡亥做了皇帝,并假传圣旨杀死了公子扶苏和,后来丞相李斯也被腰斩,作为做大受益人,赵高确实有杀死秦始皇的可能,但从历史记载中找不到相关的而证据,赵高害死秦始皇自始至终都停留在猜测阶段。而秦始皇病死确是有比较详实的记载的,所以小编比较倾向于秦始皇死于疾病。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87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