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用户投稿

日本首次人口负增长(日本出现人口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

本期来聊聊日本人口减少的路径问题。说到人口减少的路径,主要分为【自然性减少】和【社会性减少】这两个词直译过来可能有些生硬,没关系!我们简单做一个通俗的解释。【自然性减少】就是指新生儿的数量没有死亡人数多。这主要指生死比例。

  本期来聊聊日本人口减少的路径问题。

  说到人口减少的路径,主要分为 【自然性减少】和【社会性减少】

  这两个词直译过来可能有些生硬,没关系!

  我们简单做一个通俗的解释。

  【自然性减少】就是指新生儿的数量没有死亡人数多。

  这主要指生死比例。

  【社会性减少】就是简单指出国的人口数量没有入国的人口数量多。

  这主要指出入国比例。

  那么岛国是哪个路径的影响更大呢?

  依据最新数据来讲,

  岛国的

  【社会性减少】人口差不多2万8000人左右;

  【自然性减少的】人口居然有60万9000人左右。

  看到没有,居然有接近30倍的区别。

  因此我们知道了岛国新生儿的数量远远没有去世的老龄人口的数量多。

  这也是本期最重要的信息之一!

  那么岛国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严重的自然性减少的情况呢?

  其实这个现象的背后,有一段目前来看悲剧性的历史。

  不知道您有没有听过岛国的“新生儿大潮”的说法?

  在日本战后的发展过程当中,“新生儿大潮”出现过两次。

  第一次“新生儿大潮”

  第一次是岛国战败后,也就是1940年代后半段。天皇投降之后,大量幸存的军人归国,之前整个岛国大部分男人都出国参加那段万恶的侵略战争了,国内没啥男人,但是战后没有战死的男人们大量归国。

  这个时期,整个社会氛围也趋于和平,之前经历着战争不能安心过日子,那战后好不容易可以和平地进行战后重建了,这个时期有大量的适龄男女相互结合,结婚大潮开始出现。

  然后自然而然带来了很多婴儿的出生,这就是第一次“新生儿大潮”!当然这是因为战争的原因出现的特殊的人口变化。

  第二次“新生儿大潮”

  在第一次“新生儿大潮”的二十多年后,1970年代出现了第二次“新生儿大潮”。

  这二十多年发生了什么呢?

  简单地来说就是第一次“新生儿大潮”当中出生的儿童都进入到了适婚年龄,变成了二十多岁,这时候又有大量的适龄男女进行结合,此时的新婚夫妇又带来了一次“新生儿大潮”。

  原来是这样!

  岛国的人口结构居然是这样的造成的,大量出生的新生儿大潮基本可以看做是一个20~30年就会反复出现一次的现象,第一次是1940年代,第二次是1970年代,那么第三次是什么时候呢?

  第三次“新生儿大潮”是什么时候?

  简单计算的话,可以在1970年代的基础上加上30年,几乎所有人都会预测在2000年左右会出现第三次“新生儿大潮”!

  但是令人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所谓的这个第三次新生儿大潮根本就没有出现!

  刚才提到的岛国的悲剧性的历史,悲剧的地方就是出现在这里。

  第一次和第二次新生儿大潮,都带来了大量的新生儿,而大家都预测可能会出现的第三次“新生儿大潮”的时间点,居然没有增加太多的新生儿。

  为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能把这里理解清楚的话,岛国为什么现在进入人口危机的底层逻辑就大概率可以搞清楚了!

  第三次“新生儿大潮”为何缺席?

  这个现象的背后,大致有这么几点原因。

  第一个!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和社会气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战后的岛国的婚姻观和现在对比,可以发现非常大的差异。战后不久的结婚潮基本都是通过相亲而来的,很多年轻人当时都是通过父母亲戚或朋友的介绍而认识,最终走入婚姻殿堂。拉长这个时间段来看,战后到1960年代为止,通过相亲结婚的占比是非常高的。

  而看看近几年呢?相亲认识的夫妇应该少之又少了。

  据说,转折点出现在1965年左右,恋爱结婚的占比与相亲结婚的占比就是在这个时间点出现了逆转。在这之前,据说相亲结婚的占比超过7成之多。早期的岛国还是有七大姑八大姨催婚的风气,不仅仅是亲戚,街坊邻居在那个年代相互接触的紧密程度还算比较高,都会热情地为单身的年轻人牵线搭桥。反过来,这种风气也对当中的年轻人产生了一种压力,让每个单身的人都会在潜意识当中认为适龄就不结婚。

  去读那个年代的一些岛国文学作品也可以看到其中的一些影子…

  当时出现了不少类似于“喜欢的人已经有了相亲对象,父母已经帮自己决定了未婚夫了,所以不能在一起的情节···”

  按照现在的年轻人的观点来看,肯定会觉得比较奇怪,为什么那么在意父母的选择,无视父母不就好了吗?

  但是在那个时期,却是理所当然的一种婚姻观。

  而在1965年以后,岛国年轻人当中,逐渐变成了恋爱结婚的婚姻观。

  但是现在为什么结婚人数又在减少呢?

  在自由恋爱的基础上,什么才是影响结婚的重要因素呢?

  可能听起来会比较俗气,这个重要因素就是“钱”!

  经济实力决定了婚姻质量,所以也就影响了年轻人是否选择结婚。

  毕竟作为女性,结婚前都会思考什么问题呢?

  可能女孩子的父母也会帮着参考,和这个人一起生活,到底生活质量怎么样?

  跟这个人结婚是不是可以不工作了?

  跟那个人结婚,小孩是不是可以享受比较好的教育资源?、

  等等一些想法都会出现。

  我突然想起,这段时间大帅哥彭于晏不是被各地丈母娘嫌弃了吗···

00:18

  所以,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当然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另一半了。

  但是经济条件并不优越,没什么社会地位的人,可能在寻觅配偶时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那2000年进入适婚年龄的这一代人遇到了什么呢?

  首先遭遇的正好是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

  差不多90年左右,著名的日本经济大崩溃时代到来,从这时间开始到现在,一直被学界称为消失的30年!

  这段时间也正是中国发展的黄金时期,作为这30年唯一一个没有快速成长的东亚国家,现在已经被学界提出了 “便宜的日本(安い日本)” 这种称谓。

  这方面的内容,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在留言区评论一下,留言的朋友多的话,后面我们来做一期这方面的内容。

  现在的日本,日元不断贬值,海外的人到日本购物都会觉得便宜。

  简单来说,就是这30年间,日本国民不断地变得比以前更穷了!

  一边是以自由恋爱为主的婚姻观,一边是不断变轻的钱包。其实从岛国整体国民的实际所得收入来看,这么几十年就没有什么变化。

  劳动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大部分的企业的员工都逐渐变成了传说中的加班狂!

  甚至这时候还出现了不少“过劳死”的现象···

  如果大家收入都很高的话,短时间劳动,下班之后回家可以照顾小孩。

  但是,大部分上班族都处在加班文化当中,如果不去挣那部分加班费的话,生活质量就不能得到保障。同时,日本大部分企业的男人们又大多都注重集体意识,及时下班早一些也习惯于群聚到居酒屋喝上两杯。这样一来,一般情况下,做老公的上班族基本上没有时间去料理家务事。

  结果就出现了很多家庭都是母亲一个人带小孩,照顾小孩的风气。

  到这里可能很多小伙伴就会想,像我们这边,一般都是爷爷奶奶、公公婆婆这一辈人来帮着照顾。但是要知道岛国没有这种风气,岛国在很早之前就进入了核家族化时代。

  核家族化是什么意思呢?

  简单地来说就是夫妻两个人与小孩组成的两代人的简单家庭构成。

  以上这种价值观的变化,和经济的低迷这两点一口气袭来!

  直接造成了日本的超低生育率的倾向!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经济很不好,大家收入都不高,为了生活质量高一点,就都去挣加班费,或者尽量表现得很合群,丈夫基本不在家,小孩全部是家庭主妇一个人管完。

  而这种家庭状况的家庭占了绝大多数,这就造成很多家庭不敢多生小孩,甚至有的家庭不生小孩的情况也层出不穷。

  当时啊,在岛国有一个简单的计算公式,平均每个家庭生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小孩,人口至少可以维持下去,如果低于两人,人口必定会减少。

  而岛国这么多年是什么情况呢?

  对,两人以下。。。

  至于我们···

  所以这样来看,很多人说日本进入了低欲望时代,也就是因为这么几十年超低迷的经济加上生活方式以及文化的变化都成为了其中的重要原因。

  所以按照以上内容来看,不仅仅是某一个单一的原因而造成的今天的局面。

  还没完还没完!

  还有就是岛国的户籍制度也加速了今天的局面。

  岛国固化的户籍制度

  岛国的户籍制度其实和海外一些西方国家来对比看的话,有一点不提及的就是,未婚生子的小孩的户籍处理方式还是相对固化。

  这一点,我们其实很容易明白的。

  也就是说,如果是夫妇正常结婚生子,那么小孩自然可以顺利登记到户籍里面,但是没有结婚就是出生的小孩,在户籍处理方式上就和正常婚姻出生的小孩待遇上有所不同(细节省略)。

  对比欧洲的一些国家,这种制度在50年前就废除国家还真不少。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这个制度,其实简单分解一下就可以知道,这个制度里面含有一种信息,也就是不结婚就不能生小孩的隐藏信息。

  但是,去容纳单亲母亲、单亲父亲,或者承认未婚出生的小孩的正常户籍的话,从岛国社会整体来看,生小孩的门槛就会降低,大家就更愿意去考虑要小孩。

  现实当中,在欧洲很多国家,对于这些没有通过正常婚姻出生的小孩占比并不低,有的国家甚至达到了40%之高。但是在岛国呢,不超过2%!

  毕竟岛国也是继承了隋唐时期中华文化的一个东亚国家,这些法律、户籍制度当中释放了一种社会整体根本就不允许未婚生子这种情况出现的的强烈的信号。

  在西欧就相对开放多了,当然这和历史以及文化背景有很大关系。而日本从1970年代之后,户籍制度就再也没有改变过。所以一直以来,也可以说日本社会整体的价值观就一直没有变化过,作为一名传统的中国人来说,我内心觉得好像这也并不是坏事。

  本篇小结

  经济的低迷,文化的变化,加上这种一成不变的社会价值观,相当于岛国在人口结构上连续挨了三个重拳!导致了现在这种局面,可以说是一种极度不利于生小孩的社会环境。也就是说日本现在是一个不容易让国民生孩子的国家。

  而且,到目前为止,岛国政府并没有出台任何有效的挽救措施。

  

  •   户籍制度比较传统;

  •   一般家庭丈夫在公司长时间劳动;

  •   岛国又没有将经济低迷的局面扭转乾坤的有效手段。

  要知道这么一点,像岛国这样的资本主义体制的国家,人口持续减少的话,基本都逃不过经济衰退的命运,这也是很多底层数据证明清楚了的。

  人口骤减国家 第2集-日本人口为何出现负增长?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8620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