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用户投稿

正气歌表达了什么(正气歌的历史背景和理论)

历史上文天祥撰写了不少经典诗词文章,著名的比如《过零丁洋》等,今天我们要说的这篇诗与《过零丁洋》齐名,它成为后世中国人传唱的经典,直到今天还为我们熟知。

这篇文章就是《正气歌》,今天我们就聊聊这篇长诗的历史背景,以及它背后的理论体系。

《正气歌》秉承的思想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精神,在这个基础上,文天祥对自己的志向进行了深层次的抒发和诠释,《正气歌》既可以看作是文天祥的昭昭之心,又可以看作是文氏乃至中国儒家新思想的标志性著作。

《正气歌》是文天祥被捕后在狱中所作,他身为南宋重臣,坚持抗元,被俘后拒绝了元世祖忽必烈的高官厚禄,坚持自己的志向,宁愿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成就一世英明,于是在狭窄阴暗的囚室中,文天祥写下了这首诗。

《正气歌》中,文天祥开篇就说:“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这是文氏诗词的根基,也是他自己人生世界观价值观的体现。

文天祥后面详细阐述了“正气”的来龙去脉,又列举了十二个例子诠释自己观点,最后,文天祥再次表达了自己宁死不屈的志向,全篇升华,“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正是这种精神的高度凝练。

《正气歌》所谓“正气”,是文天祥全篇的基础,又是儒家新概念的总结实践,同时开启了中国思想界的新篇章。

气,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对于这个概念西方人是难以理解的。气的概念从中国先秦时代便已经普遍存在,道家和儒家思想将其规范化,在宋代儒释道三家合流以后,气成为了解释世间万物的概念。

道家讲究“练气”,即内丹法,儒家从北宋理学大师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开始,将阴阳二气视为太极无极的延伸,是化生万物的基础,所谓“二气交感,化生万物”。

理学发展到南宋时代,在朱熹手中大成,朱熹将理与气辩证统一,所谓“理为主气为客”,气是理的体现。由此开始,南宋理学将气与理,与忠君爱国,与忠孝节烈相统一,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儒学体系。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来,文天祥《正气歌》中的人间正气,是儒家思想倡导的忠孝仁义的具体体现。文天祥是一位真正实践了理学思想的人物,随着理学思想在明清两代成为主流思想,文天祥的事迹和人物形象也随之成为楷模,假如说元朝时期文天祥只是作为忠君爱国的一个具体的人,那么明清时期因为理学的大行其道,文天祥则成为了象征和符号。

他的这种精神一直影响着中国直到今天,后世无数仁人志士都受到文天祥思想的影响。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5838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