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芯片之所以被称为现代工业的“粮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其渗透在各个行业之中,比如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家用电器等。而在芯片的制造过程中,光刻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光刻机的加持,芯片就无法制造。
也正是因为如此,自从老美修改了芯片规则后,华为的芯片供应问题就出现了“瘫痪”。为了进一步遏制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老美甚至对荷兰ASML和日本尼康施压,试图将我们卡死在14nm制程。
然而,华为并未因此屈服。经过短短三年的努力,华为携带着自主研发的麒麟9000S芯片强势回归。最主要的是,麒麟9000S芯片从研发到制造都是在国内完成,完全没有依赖美技术和设备。虽然该芯片的制程工艺可能未达到主流的5nm、3nm水平,但7nm制程的实现已经标志着我们在高端芯片制造能力上的重要突破。
让美国万万没想到的是,一直唯命是从的ASML也开始无视“三方协议”,在短短四个月内向大陆市场交付了超过600亿元的光刻机订单。得益于此,去年第三季度ASML赚得盆满钵满,营收暴涨46%。
然而,美国并未就此罢休。面对华为等中企在芯片领域的“突围”,美国持续向荷兰方面施压。迫于无奈,今年1月,荷兰撤销了ASML的出货许可,开始正式实施三方协议,不再向中企出售特定型号的光刻机。甚至,美国还计划进一步收紧限制,将中低端光刻机系统也列入限制范围,企图全面“断供”我们的光刻机。
正所谓“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在巨大的利益面前,ASML并没有完全听从老美的建议。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2024年前两个月,我国已进口了32台光刻机,进口总额高达10.6亿美元。很显然,我国对光刻机的需求非常强劲,ASML不想放弃中国市场。
但ASML也面临着内部的挑战。荷兰自由党主张反对“移民政策”,可能影响到ASML的人才招募。为了向荷兰施压,ASML高层甚至扬言要将总部搬至法国或者德国。这一举动让荷兰感到恐慌,毕竟ASML的离开将对荷兰经济和半导体产业造成巨大影响。
为了稳住光刻机巨头ASML,荷兰首相吕特不仅多次与该公司高层进行沟通,还在近日踏上了访华的旅程,旨在解释并缓和与中国的贸易关系。
此次访华,吕特针对备受关注的三方协议问题发表了明确态度。他强调,荷兰将确保出口管制措施不会专门针对某一国家,而是会尽力降低出口限制所带来的影响,以避免对两国的供应链造成不必要的冲击。吕特的话语中透露出荷兰对大陆市场的重视,同时也把锅甩给了老美。甚至连外媒都表示,事情闹大了。
与此同时,荷兰还宣布了一个令人瞩目的决定:斥资25亿欧元改善ASML总部所在地区的基础设施。这一举措显然是为了挽留住这家在全球光刻机市场占据重要地位的企业。
个人认为,如果ASML真的将总部搬到法国,对我们来说可能更有利,因为法国与我们保持着友好的贸易关系。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ASML搬到法国,可能会摆脱三方协议的限制,继续向中企出口光刻机。
总而言之,无论ASML如何选择,我们都不能对其抱有任何幻想。过去的很多事情都证明,关键核心技术是买不来、换不来、求不来的。只有坚定不移地走自研之路、坚持投入研发、扶持和鼓励国内半导体企业才是我们的正确之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打破枷锁,实现自主可控,实现真正的科技自强。对此,你们怎么看?欢迎大家留言点赞分享。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578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