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富士康之所以能够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子产品代工企业,靠的并不是二流的设备、三流的管理和四流的人才,而是一流的客户和改开这一伟大决策所带来的人口规模红利,以及关于税务、土地和招聘等方面大量的优惠政策。但自从富士康的市值飙升之后,郭台铭也开始飘了,其非但不知道感恩大陆市场,反而将所有功劳都归咎于苹果、微软等美企巨头,甚至还多次在公开场合发表“富士康来大陆现场是给大陆赏饭吃”的惊天言论,俨然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白眼狼”!
不仅如此,为了获得更多的苹果订单和吃到印度市场的人口红利,富士康近年来也是积极配合苹果的“产能搬迁计划”,其先是投资60亿美元在印度建设了四家工厂,然后又宣布要将大陆工厂价值3000亿美元的产能转移至印度,甚至还要将印度员工的规模扩大至20万人以上!即便是遭遇了“口罩事件”,导致当时印度很多工厂处于停摆状态,血亏了几十亿美元,而且前段时间被相关部门审查处以两万元罚款,郭台铭也没有死心,反而在去年年底又投资了36亿美元用于印度现场,可以说是铁了心要跟着苹果一条路走到黑了!
而随着富士康不断转移产能,南京、上海和龙华等富士康工厂如今都处于关停状态,员工也是纷纷被辞退,根据数据显示,目前富士康的员工规模已经从巅峰时期的120万人跌到了77.6万,相当于四十多万名员工都被迫下岗,虽然比亚迪电子和立讯精密等大陆代工厂商相继崛起,吸纳了很多富士康下岗员工,但这也说明了一个事实,那便是富士康的产能搬移的确能对大陆经济和员工就业率有很大的影响。
不过让人没想到的的,郭台铭貌似又开始重视起了大陆市场,其在近日突然宣布了两个重要决定,一是投资5亿在河南郑州成立了新能源汽车企业,二则是与旭智资本合资20亿创立了一个绿能资产管理公司,甚至还计划设立70亿元的绿能开发基金,用来拓展大陆太阳能和风能等绿电产业的发展。对于富士康的这两个决定,不少网友都以为郭台铭这是“有退有进”打算回头了,就连不少外媒都表示:郭台铭根本没有将所有希望都放在印度市场,非常“精明”!
但纵观富士康这些年的产业布局,郭台铭是压根都没有想过要回头!因为早在2022年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就已经向美国电动车公司投资了3900万美元,企图联合美国车企造车。另外,富士康CEO刘杨伟此前也表示要在欧洲和南美设立的电动汽车工厂,预计在202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而且就在去年7月份,鸿海集团还投资了日本机器人初创公司Tlexistence,未来将为其代工机器人,由此可见郭台铭的重心依然在美国、日本、印度和欧洲市场,在大陆的投资只是虚晃一招罢了!
俗话说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祸,郭台铭看似最近在大陆成立了新能源公司和绿电产业公司,但其电子代工、造车和半导体等核心业务和产能依然放在了美国、欧洲和印度市场,也就是说未来富士康很有可能会把大陆工厂的产能全部搬走,只留下一些投资公司而已。但很显然郭台铭高估了自己,更高估了美国、印度和欧洲市场,只要当它没有大价值的时候就会被无情抛弃,最终彻底跌落神坛,甚至面临和法国阿尔斯通一样被“架空”的结局!认可的请点赞!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562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