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用户投稿

孙思邈是哪个朝代的人(孙思邈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孙思邈是哪个朝代的人(孙思邈的主要贡献是什么)。爱惜日带你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这两大主题是我国古代文人墨客借文抒情的一大不变的主题,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或文章都和作者本人官场浮沉,仕途坎坷有关。然而有这么一个人,出身官宦世家,本人也才华横溢,官府屡次三番要求这人去当公务员,他却始终不为所动。没有赫赫战功也没有舌灿莲花的口才,却凭借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留名千古,没有文功武治造福一方百姓的功德,却也凭借《千金方》等一系列医学著作救死扶伤无数而流芳百世,明明应该官运亨通却一心沉迷医术不想做官,只想当一名好大夫,此人就是“药王”孙思邈。

说起孙思邈从医的起因,其实也很戏剧性。孙思邈的祖父曾为北周太子洗马,家风家教还是很不错的,也对这位继承人给予了厚望。但奈何孙思邈的身体不如人意,“幼遭冷风,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一次不小心受凉之后年幼的孙思邈落下了病根,病情反复发作,不得不常常请医生治疗,而且为此花费了不少钱。正所谓久病成医,也就是这时年幼的孙思邈就对医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待到七岁时天资聪颖的孙思邈就展现出自己独特的风采,一天之内很轻松地就能背诵上千字的文章,独孤信都对孙思邈赞不绝口,称其为“圣童”。成年后的孙思邈更是饱读诗书,对各类文献均有涉猎,尤其是道家典籍和医书、草药汇编等“颇觉有悟,是以亲邻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济益”,据《旧唐书》的记载,此时的孙思邈就已经开始给左邻右舍看病行医了。

这样一位美名在外的年轻人,自然引人注意。北周时期静帝在位,但执掌朝政的是杨坚,杨坚召孙思邈做国子太傅,但孙思邈觉得这时候做官太世故了,何况此时天下局势紧张,还是避一避风头的好,于是没有接受朝廷的邀请,只是转头将精力放在了提升医术上。就这样一直磨磨蹭蹭到隋朝建立,隋开皇元年(581)天下初定百废待兴,见国事多端,孙思邈更是决心在太白山中隐居,本来无意功名利禄的孙思邈在近几年的行医经历中坚定了自己此生的信念,决心致力于医学。

隋唐时期,社会生产力虽然有所发展,但仍旧是古代封建社会水平,医学、药学更是不分家。而做为一名医术高超的中医,必须要十分了解中草药的用途,所以孙思邈便像是神农尝百草一样,开始了每日穿梭高山密林,亲自采集草药汇编的生活。同时,往返于山林农田的孙思邈也常常在山间小巷行医问世,不论贫苦或富有,孙思邈都一视同仁,在他的眼里都是生命。不论男女老幼,只要找到孙思邈问诊,孙思邈都竭尽全力去医治,遇到疑难杂症孙思邈还会详细的记载下病人的病情,甚至在病人病愈后还会持续保持关注和复诊。

所幸付出总是有回报的,孙思邈将多年采药行医经历汇编成册撰写出了《千金方》三十卷、《福禄论》三卷、《摄生真录》一卷…… 其中《千金方》一书作为我国中医药经典著作,是我国最早的临床中医学百科全书,这本书不仅仅记载了孙思邈遇到的病症及其治疗方法,还收录整理了唐代以前的医学成就,可谓是中国古代医学集大成者。况且孙思邈在书中首创性地提出了妇女、儿童的疾病要单独设科,在那个父权社会中能提出这种想法实乃医者仁心,在孙思邈的书中都先论述儿童、妇女医学,并声明此乃“崇本之义”,所著的《妇人方》提出了妇儿保健等预防性的治疗手段,也展现了孙思邈预防重于治疗的想法,后世中医学者也奉为圭臬。甚至《千金方》的命名也反映出孙思邈尊重生命,不贪恋富贵权力的思想,因为孙思邈认为生命价值远远重于千金,而医药处方能够救人于疾病的危难困厄,价值更胜于此,故以《千金要方》为名,简称《千金方》。

唐太宗时,孙思邈又再一次被召入京,太宗李世民也想要授予他爵位并叫他在长安任职,同样的,孙思邈也委婉拒绝了,回到乡间的孙思邈照旧为民服务,行医治病。显庆四年(659),孙思邈又被接到长安城里,这一次是唐高宗李治想要让他当谏议大夫,不意外,孙思邈又再次拒绝了,多次拒绝了朝中的好意孙思邈也觉得过意不去,便推荐了自己的徒弟就职于太医院,也算了却一件心事。

唐永淳元年(682)孙思邈与世长辞,晚年隐居五台山的他专心立著,白首未尝释卷。大医精诚,高山仰止,药王孙思邈实至名归,可敬可佩。这位老中医药学、医学成就斐然,一生勤耕于医药之中既不贪恋一官半职,也不求取金银钱财,这样的人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也是难得的清奇可爱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5293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