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用户投稿

为什么破四旧(破四旧毁灭中华文化)

中国历史上共有15次大量书籍亡佚残缺的劫难,古代官藏图书,屡遭厄运,称“书厄”。隋牛弘提出“五厄”,明胡应麟又补充“五厄”,本文为你一一罗列。

1.千古悬案——王子朝奔楚与周室典籍失踪之谜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但有准确记载的文明却不足3000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王子朝携周典奔楚,使周以前的历史不知所踪。

现状是,到目前为止,重新现世的简牍帛书,关于夏、商、周、春秋时代,仍然是空白。最早的竹简是曾乙侯墓出土的早期战国简册,最早的帛书是战国中晚期的楚墓帛书。春秋的历史,跟秦始皇、项羽有关,夏商周的历史,直接断代,与王子朝有关。

据《左传》记载:

王子朝,姓姬名朝,周景王姬贵庶长子,周悼王姬猛、周敬王姬匄(gài)之兄。公元前520年,周景王去世,周王室在继位问题上发生内战,王子朝占据王城洛阳数年,嫡次子王子匄避居泽邑;公元前516年秋冬之际,晋顷公出兵支持王子匄复位,王子朝战败后携带周朝典籍、礼器,在召、毛、伊、南宫四大家族追随下,出洛阳城,沿宛洛古道,抄近路直奔楚国都城寻求庇护。

但在他们到达南阳西鄂一带(现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鸭河工区一带)时,获悉楚国也在王室继位问题上发生争斗,只得滞留在那里。9年后,王子朝被周敬王派人刺杀。他随身携带的大批周典神秘失踪,中华文明自此形成断崖,给中国历史留下了诸多至今还没有解开的谜团。

《左传》评价说,王子朝奔楚虽然造成典籍的遗失,但典籍南迁,“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打破了周王室文化垄断的局面,造就了大批思想家,继而学派峰起,百家争鸣。

2.秦始皇焚书坑儒,项羽补刀

秦国统一六国以后,为了打压儒教以及六国反抗势力,下令焚书坑儒,而被烧毁的除了儒家著作外,还有大量的六国史书,这些史书由六国史官记录而下,真实的反映了春秋战国以来天下的变化,却被付之一炬。而仅有少数藏书幸免遇难,这对我们深入了解六国历史造成了困扰,后来的《史记》《资治通鉴》等,也大都依据《秦史》,真相被掩埋,经典殆尽。

秦始皇的焚书令焚的是列国史记,历史必烧;但对于诸子百家的经典,民间一经发现立即烧毁,秦廷是允许博士官收藏的,而当时博士官至少有70人,所以,诸子百家的经典,秦宫还是保留了一份孤本的。

另外还有一个证据,证明秦廷有副本。《史记》记载,刘邦入住西安,萧何收走了丞相御史掌管的律令图书,还有《山海经》被抢救出来,免于项羽的大火,只是后来保管不善,散简后,被后人胡乱拼回来。

真正导致先秦经典消失殆尽,归功于项羽,《史记》原文写道: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项王见秦宫皆以烧残破,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

沛公归数日,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

后数日,羽乃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其宫室,火三月不灭;……”羽见秦宫室皆已烧残。

古代房子都是木质结构,一把大火,烧了3个月不熄灭,这些经典随着大火灰飞烟灭,永远不可能重现人间了。

3.王莽之乱,焚书无数

汉朝初期,苦于文化断层,汉景帝、汉文帝都鼓励民间献书,于是,诸子百家才重现天日,《艺文志》录先秦、两汉古籍600多种,13000多卷,传世的先秦古籍剩60种(不包括重新现世的出土古书)。

然后,今天幸存的不到60本,即10%,其它的都随着战火化为尘埃。

所以,诸葛亮能看的书,我们今天大部分是看不到了,就算看到,估计也看不懂,这些书籍的毁灭,最严重的,来自公元8年王莽篡汉自立。王莽建立新朝,在位十余年,战乱不断,刘秀崛起与之展开争权战争。后刘秀为平定四处叛军,引发大小许多战争,其中毁坏书籍不计其数。公元24年,赤眉军与更始军互攻于长安,宫室被焚,“礼、乐分崩,典文残落。”《文献通考》说:“王莽之乱,焚烧无遗。”西汉藏书上百年的辛苦经营,在王莽大乱中消灭殆尽。

4.董卓之祸

东汉末年,董卓专权,天下诸侯共伐之。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为避锋锐,使献帝从洛阳西迁长安,并放火将洛阳城烧成一片废墟。“图书缣帛,军人皆取为帷囊,所收而西七十余乘,属西京大乱,一时燔荡。”图书损毁无数。

5.西晋八王之乱

三国时魏国受曹操等爱书的影响,对图书收藏很重视。政府典藏又开始丰富起来。

至晋统一全国后,晋室搜集原蜀国、东吴的藏书,汇总建秘阁以藏书,所藏已近三万卷。但不久,司马氏王族宗室操戈,内部兵乱,史称八王之乱,祸延十六年,战争不止,秘阁藏书受到严重破坏。

6.江陵焚书

东晋至南朝,虽南迁而战火不断。晋怀帝时已有一批书籍南迁,经多年经营始有所得。南朝初年谢灵运造《四部目录》,著录有图书近六万五千卷。公元502年梁武帝萧衍灭齐建梁,“兵火延烧秘阁,经籍遗毁”,书籍再遭劫难。

7.梁元帝萧绎焚书

萧绎,梁朝开国皇帝萧衍的第七子,治国平天下的本领一塌糊涂,却都酷爱文学,尤其喜欢收集古书,史书记载,萧绎藏书十余万卷,远远超过西晋、东晋藏书。

可惜好景不长,皇帝只当了两年,北朝的西魏就攻进了梁都城江陵,他也被俘丢了性命。做为一个残暴昏庸的君主,萧绎的死没人感到惋惜,可他临死,亲自点火,一把火把宫中十余万卷藏书付之一炬!被俘后,西魏人问他为何焚书,他说:“读书万卷,犹有今日之败,故焚之。”

8.宇文化及烧书、古书沉船

隋文帝统一中国,开始着手古文化重建,鉴于南北朝文化典籍严重毁灭的前车之鉴,隋文帝不仅建立书库,收藏图书,还下诏求书,将民间那些散乱的古籍搜罗进皇宫珍藏,因而隋朝的时候,藏书量是中国历代最多的,达到了37万多卷。然而这些图书还是难逃战火的命运,隋末混战时期,宇文化及发动兵变,不仅杀死了隋炀帝,还放火烧了宫室。

好在隋文帝当初为了以防万一,多录了副本,后来的李世民对这些副本也是如获至宝,但这些书籍的命运终要归于消亡,因为李世民在运送书籍途中,沉船了,最后只剩下两万多卷。

9.安史之乱

唐朝文化繁荣,跟皇帝、大臣爱读书、爱藏书有关,从李世民到玄宗,经过几代帝王的不断努力,政府藏书颇丰。玄宗还命人多录副本,在长安与洛阳两京各藏一套,以防不测,然而在公元755年,安禄山发动叛乱,后史思明再起,史称“安史之乱”。安禄山攻陷两京,玄宗逃亡四川。史书记载:两京所藏图书“亡散殆尽”,“安禄山之乱,尺简不藏”。

10.黄巢起义

安史之乱被平定后,唐朝政府再次重新修补书库。代宗时,以千钱购书一卷,并设立拾遗史到江南寻访图书。文宗时,“搜访遗文,日令添写”。经过多年征集,政府聚书又达五万余卷。然而好景不长,875年黄巢起义,881年攻陷长安建立大齐。兵火之中,“内库烧为锦绣灰。”

11.北宋靖康之难

北宋末年(1126年),金军入侵,攻陷汴京,“即取秘书录”,将书录拿走。次年,金人攻临开封,迫宋钦宗为人质,凭录索取北宋全部藏书及印版。两个月后,宋援军云集京师,金军仓皇北还,“秘阁图书,狼藉泥中……书史以来未有如今日之甚。”此所谓靖康之乱,宋人视为大耻,在我国书史上也是一次大难。

12.绍兴之难

1276年,蒙古军攻陷临安,后建立元朝。战火中,南宋图书损毁甚巨,此又是书史一劫。早在北宋时,金人不但也建馆收藏所掠的北宋图书,还征集民间图书,因此金人所藏之书也颇丰富。元人灭金后,图书虽有损毁,但余者皆归元人所有。

13.《永乐大典》消失之谜

《永乐大典》的发起人是朱棣,主要作者是明代的解缙、姚广孝等人,这是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字数甚至达到了3.7亿字,当今世界上最知名的百科全书——《不列颠百科全书》,有着4350万字数的世界权威著作,远远超过《不列颠百科全书》!

从1403年开始,到1408年,《永乐大典》前前后后参与的编撰人数多达3000人,内容无所不包,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戏剧、工艺、农艺等等, 堪称国宝。

明代被清取代的途中,96%的典籍不见了,现如今,正本的去向仍是个谜,遗落在全世界的副本也只有4%卷。

14.《四库全书》毁书无数

清朝统治后,大兴文字狱,禁止各种不利于政府的言论,有敢犯者,以酷律严惩。为求销毁彻底并稳定民心,政府开始以修撰《四库全书》为名鼓励民间献书,此套巨著号称集古今之大成,想达到“天下之书莫出于此”的思想禁锢的目的,明着为藏书修书,实则也在大量地禁书毁书。有献书者常获罪,让文人藏家进退两难。通过收缴和禁毁,所毁之书有据可查者数十万计,余者不可胜数,对古籍是史上最严重的破坏。致使清之后,宋刻本成为极为稀有之物。

15.文革“破四旧”

全民参与,主动焚书,一夜之间,茫茫大地真干净。

这大约是5000年以来,焚书最彻底的一次吧!

天苍苍,野茫茫,书之上,国有殇。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4656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