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用户投稿

父母官是什么意思(父母官的由来)

原是老百姓对那些清正廉洁、忠于职守、为民造福的地方官的敬称。

“父母官”之称源于汉朝,与内任南阳太守有关,一是西汉的召信臣,二是东汉的杜诗。《汉书·循吏传》载:西汉宣帝时,九江寿春(即今安徽寿县)人召信臣出任南阳太守。召信臣“为民兴利,务在富之,躬耕劝农,出入阡陌”,他不仅开沟渠数十处,“以广灌溉,岁岁增加,多至三万顷,民得其利,蓄积有余”。还“刻石立于田畔,以防纷争;禁止嫁娶送终奢靡,务出于俭约”,盗绝讼息,深受吏民爱戴,号之日“召父”。《古谣谚》中,录自《后汉书》的《南阳为杜诗语》中有“前有召父,后有杜母句。

又《后汉书·杜诗传》载:东汉光武帝时,河内汲(今河南汲县)人杜诗“迁南阳太守。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此室殷足”。人们便将杜诗比之于召信臣,称为“杜母”,慢慢就有了上述民谣。

上述虽未出现“父母官”一词,实际上已形成这一观念。大约到宋初,“父母官”一词正式见于文字。如,北宋王禹偶《小畜集》中《谪居感事》诗句:“长洲(今江苏苏州市)巨海湄,万家呼父母。”(自注:“民间多呼县令为父母官。”)《赠浚仪(今河南开封)朱学士诗句:“西垣久望神仙侣,北部休夸父母官。”“父母官”是老百姓为了表现对那些全心全意为一方百姓谋福利的地方官发自内心的爱戴而给予的敬称。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28146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