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见过的动物是什么生肖(龙是唯一没有肉眼见过的动物)
龙消失于历史长河,却在《易经》留下神秘暗示!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在十二生肖中,我们唯一没有肉眼见过的动物,就是龙。有国学大师曾感慨过,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龙的兴衰史。
所有的朝代兴于龙起,也衰于龙亡。五千年的文明历史,龙已经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
以现在的眼光看,龙是人们综合不同动物的因素而糅合在一起,并赋予其非凡的“法力”。
而这一图腾信仰在后世时间的磨砺中,龙的形象不断演变,其文化含义、思想意蕴愈益丰富,最终成为中华文明乃至华夏民族精神的崇高象征,逐渐成为整个中华文明的共同信仰和统一的意义符号。
历史总是任人随意涂改。人类依靠龙的力量从氏族进化到部落,衍变为国家。
历史上有关驯龙,驭龙的故事很多,毫不夸张的说,没有龙的协助,就没有华夏族的发展延续,然而最后,所有的龙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是谁让他们消亡的呢?
我们之所有称为龙的传人,在于神话传说中,始祖伏羲就是人首龙身。 据说伏羲是龙的儿子, 所以华夏族以龙为部落的图腾。 国人从此之后继承了这个说法,自称“龙的传人”。
伏羲,龙身人首,是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宋代罗泌的《路史》记载:“太昊伏羲氏华胥,居于华胥之渚,尚暨叔姬翔于渚之汾。
巨迹出焉,华胥决履以辁之,意有所动,虹且绕之,因孕十有二岁。生于仇夷,长于起城。”
意思是说,伏羲的母亲华胥,生活在华胥水边,因为踩雷神的足迹而怀上伏羲。
伏羲生于仇夷,长在起城(今甘肃秦安)。
到了黄帝与蚩尤大战的时候,黄帝屡战屡败,依靠着龙最终打败了蚩尤,然而战功显赫的龙却因为一个小错,被黄帝所杀。第一次记载了人类和龙的决裂。
而后到了大禹治水的时候,龙又一次出现,帮助人类开掘淤塞的河道,消除了水患,然而同样在功成之后,因为错开了一条河道,被大禹斩杀,如今还能找到这处遗址,斩龙台。
人们信赖的史书《左传》曾提到舜帝赐为自己养龙的人姓董,名为豢龙氏,意思是养龙的人。
一向对光怪陆离的上古传说持审慎态度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曾记载夏代有专门养龙的人,名为御龙氏。
在无数次的斗争之后,龙消失了,不管是否是隐遁,还是灭亡。龙成为了一种虚拟的生物,以精神图腾活在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而不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基因威胁。
对于龙,《说文解字》是这样解释的: “龙, 鳞虫之长, 能幽能明, 能细能巨, 能短能长, 春分而登天, 秋分而潜渊。 ”
龙是变化无常的。 神龙见首不见尾。龙的消失让人类只用通过猜想去描绘龙的样子, 隐隐约约,威武霸气。
中国人畏惧龙甚于喜爱龙。在易经中就有了很好的体现。乾卦作为《易经》首卦,说的最多的就是龙。
将对于龙和宇宙文明捆绑在一起,不只是暗示了大道的秘密,也包含了社会人生的规律。
1.潜龙勿用
人注定和龙息息相关,一生从开始到结束,就是成龙的经历。刚刚开始启蒙,是一条潜龙。
有龙性,但缺乏神力, 这时候就要开始自省。 不断学习提升, 龙性就会逐渐显露。如孔子所说“十五有志于学”。
2.见龙在田
人到青年时期,如龙的羽翼刚刚长成, 已经大概能看到未来的样子。 孔子说“三十而立”, 就是说人要自主自立, 立志、 立身。 形成了坚毅的龙形,才能在未来有所成就。
3.或跃在渊
人到了四十岁,一切都已经成熟。 是进是退, 是停是留, 已经心中有数。 这是人生的关键时刻。 孔子说“四十而不惑”。
到了这个时候, 人生的真正大戏才算真正拉开, 知道了天命之所在。 是兼济天下, 还是独善其身, 可以做决定了。
4.飞龙在天
时机一旦成都,龙 已经雄壮矫健, 必将冲天而飞,遨游于九天之上, 人生也达到了高处。 人生的沉淀让品性心胸达到了巅峰,这是对人性的领悟与理解, 也是对天地的领悟。
5.亢龙有悔
成功的极致就是人如龙一般, 高高在上俯看世界, 对人间洞若观火, 但万事万物有始必有终。 月圆则亏, 物极必反。 飞得越高,离真实也就越远。迷茫于虚幻之中。
龙的形成记录了古代民族发展的聚合过程 , 而且牢牢地铭刻在中国人的头脑之中,中国人喜爱龙,更畏惧龙,龙的精神从《易经》开始易经刻入了中国人的骨子,每个中国都有龙的灵性。
只不过有的人灵性被蒙蔽了,而有的人灵性被发掘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275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