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用户投稿

凤姐的经典语录名句(王熙凤万能聊天回复语录)

说起凤姐,你可能还会想起她的那些雷倒众生的惊人语录和句子:

擅长诗歌与散文,精通古汉语,9岁博览群书,20岁到达顶峰,往前300年往后推300年,智商无人能及;

非北大清华硕士不嫁,伴侣必须有刘德华那样的帅气,谢霆锋那样的冷酷……

是的,当年凭着一股“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劲头,凤姐让自己彻底火了一把,并成了天下皆闻的网络红人,不仅国内人尽皆知,在国外也颇具“影响力”,就连美国《人物》杂志都对其进行了专访。

时至今日,她依旧是众人眼中的网红,时不时仍然能在网络上掀起一阵热议浪潮。

最近,凤姐因为一段自嘲感悟,又被推上了热搜。

她表示:人有的时候活得不如狗,移民改变不了阶层,美国梦难做。

一向超级无敌自信的凤姐,如今说出这番不易之话,一时间让不少人都为之感慨不已。

凤姐人生的起伏沉沦,美国梦为何会破灭?

凤姐,本名罗玉凤,1985年生,重庆市綦江区人,中专、大专学历,毕业后当过服务员,做过超市销售员,当过洗脚工,后因为狂妄自大的言论而走红。

客观上说,凤姐出身底层,单从其人生经历和她的言论看,她属于典型的病态型自恋人格,过于自吹自夸。

不过,深入地看,凤姐也并非是如表象所呈现的那样“无知”。从她在《延河》杂志发表的八首诗以及在其他平台发表的文章看,她并不是媒体描述中的那样粗鄙、无知、恶俗。

罗玉凤诗歌节选

平心而论,她确实有些文采,思维逻辑清晰,且是个有“追求”的人,心怀远大抱负。

2010年凤姐去了美国,并称“出国就没有打算回去”。

但是,出国打拼10年,到如今却依旧没有闯出一番天地,甚至还在直播中感慨“移民也改变不了阶层,有时活得不如狗”。

这又是为何?

一心想靠努力打拼,走上人生巅峰的凤姐,为何始终过得犹如“蜉蝣”一般渺小。凤姐为何梦碎美国?

想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解释:

一、认知与格局

一般而言,越是生活底层的人们,越是对财富、成名抱有极大的渴望。

很多人都曾梦想一夜暴富,一夜成名。为此,现实生活中,不少人会去走“偏门”,做一些极端或铤而走险,不道德的事情,以此希望能够快速达到目的。

比如凤姐,一个典型的极端代表,她身上固有才华,也固有勇气,但是却不足于支持她走下去,这种局限性源于其认知格局。

凤姐出身底层,貌不惊人,才不出众,比上不足比下也没有太多优势,她想开辟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选择了出国。

许多人认为,只要出了国,换了一个美丽的场地,辛勤打拼,就能过上美好的生活。显然,这些想法有些过于天真。

海外华人一直是个特殊的群体。中国很早以前就有了向外移民的历史,尤其是19世纪中后期后,随着封建社会的瓦解,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百姓民不聊生,且在“苦力贸易”的刺激下,不少人背井离乡,远渡重洋谋生。

然而,由于没有学历、没有文化,没有技术,他们往往只能靠出卖体力劳动为生,或洗衣做饭,或种地开荒,或端餐盘洗碗筷……生活有多辛酸大概也只有当事人知道。

对于凤姐而言,也不亦如此。

没有学历、没有语言背景、没有美貌和身材,原本在国内还略显优势的口才,到了国外,毫无用武之地。她以为出国能换来一个新的天地,能改变命运,却不知,在国内无法实现的人生价值,到了美国也难以实现:

因为人的成功,从来都没有捷径,不是光只靠改变外部环境就可以的。

最后,为了生存,她只能选择出卖体力换取低廉的劳动价值,在美国干起了美甲师工作,且一干就是十年。

二、学习与自律

一个人的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日积月累的过程。而学习与自律,是成功的重要保障。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学习,接受教育。

学历不高的凤姐,到了美国之后,并没有选择继续深造学习,而是选择了打工谋生。

都说选择远比努力更重要,凤姐没有选择学习教育,她选择了出国闯荡,但却未给自己加足了“油”,最后,车子响声是够大,但是却一直在原地打转,全做无用功。

说到这里,想到了另一个女人——邓文迪。

1968年生于山东的邓文迪,年轻的时候,人生经历也没有什么与众不同,活得也没比凤姐差多少。后来,她嫁给了世界报业大亨默多克,成为世界超级富豪太太,全球顶级“女强人”,而她的成功,和她积极上进的学习态度,以及自律的人生都离不开关系。

邓文迪

邓文迪是一个刻苦、上进的女人,16岁时考入广州医学院,之后,又先后考进加州州立大学和耶鲁大学学习。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丰富的学习经历,出众的才能和学识,她根本无法进入富豪大亨的眼中,也根本无法一步步走到了人生的巅峰,成为了世人瞩目的焦点。

凤姐脑子不傻,但是却不够聪明,她自诩“九岁博览群书,二十岁智慧超群,前前后后六百年,无以知无一不晓”。除开这话带有的几分夸张成分不说,给人的感觉不仅谦虚度不够,还不善学习,和文学家王安石笔下的那位方仲永“神童”有些相似,光有名声却不好学。

此外,凤姐对他人对外界事物的要求很高,正如开头所言,择偶上的要求就十分苛刻。但是,对他人要求高的同时,却未对自己严苛。

从网上流出的照片看,凤姐活得并不精致,相反,活出了“女屌丝”的慵懒、颓废范。

臃肿的身材,不修边幅的穿搭,邋遢的容貌,这已然是位大妈的模样,和知性、精明、干练的女性形象毫不沾边。光从外形上看,就丝毫看不出凤姐欲要改变自身底层的气质形象。

三、阶级的固化性

从古至今,阶层性一直存在,且阶级固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坚固,不可动摇。

不同阶级,拥有不同的社会资本,上流社会与下层阶层,显然存在许多的不对等性。尽管我们一直致力于相信,世界存在公平和正义,但那也仅仅是相对而言。

阶层不同,决定认知视野也不同。鲁迅笔下的《少年闰土》,就生动形象地揭露了这一现象。中国百年以前,地主家的少爷遭遇长工家的孩子,惊讶地发出感叹: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年轻的少爷,哪里知道这巨大认知视野偏差,正是他们的阶级鸿沟,正是中年后拉开他们亲密距离的主导原因。在年少的男孩们看来,他们只不过是很高兴能够有一个可以与其分享完全不同经历的朋友,因为这是他往常的朋友们所不知道的世界。中年之后,才发现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认知也是有所不同的。

出身底层的凤姐,尽管很努力地试图去改变现状,但是来自于社会的无形壁垒,却无不时时在束缚着她。没有身份,没有背景,没有人脉,没有学历……她只能选择低下头颅,选择底薪廉价的工作。

一直以来,美国传递的观念是一个讲究机会平等的国家:任何人,无论出身如何,都能靠个人的天分和努力取得成功。然而,那其实也不过是句美好的鸡汤罢也。

美国贫富的阶级隔离森严,众所周知,美国教授帕特南曾在《我们的孩子》一书中,就曾揭露了这种巨大的“阶级鸿沟”:上层阶级在美国仍过着幸福的生活,下层阶级却遭遇了生活秩序的全面崩溃。

一个柔软的女子,从中国跑到美国欲要圆满,想靠辛勤的体力劳动,在美国站稳脚跟,闯出一番新天地,显然这样的想法多少有些异想天开,甚至是痴人说梦。

不过,不管怎样,凤姐终究是个有勇气的人。敢于追梦,不怕吃苦,心气虽是高了点,但并非是自命清高,五指不沾阳春水,无病呻吟。即便是给美国人修指甲,也活得光明磊落,自在洒脱,比窝在家中啃老、当键盘侠的人要好许多。

有人说她俗不可耐,其实她人长得虽是俗了点,但文字不俗,智商情商也并不是零,不管怎样,客观上说,罗玉凤是一个有独立人格和观点的人。

虽然她活得有些高调,但不可否认,不偷不抢,踏实做人,也挺好!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25995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