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女杰秋瑾丈夫简介(秋瑾的丈夫王廷钧照片)
秋瑾,被称为近代中国“第一女杰”,虽然她的生命只有短短32年,但她谱写了自己最壮丽的生命之歌。
孙中山先生评价她:“秋瑾烈士于光复事业,功莫大焉!”周恩来称赞秋瑾是打破“三从四德”封建束缚的新女性,是反帝反封建的“先行者”。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秋瑾,看看她短暂而精彩的一生。
出生望族,从小出众
秋瑾出生在一个殷实的家庭,她的爷爷和爸爸在朝廷当官,她的妈妈是名门望族之后。良好的家庭环境,让秋瑾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秋瑾还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妈妈就教她读书认字,到了上学的年龄,秋瑾就和哥哥们一起去私塾读书。秋瑾聪颖好学,对诗词歌赋尤其有天赋,她常常捧着诗集吟诵,11岁就能作诗。爸爸常常感叹,如果秋瑾不是女儿身,一定可以考取功名。
可小小的秋瑾并不认同爸爸的看法,她不希望被女儿身束缚,还暗暗发誓:要像男人一样,做惊天动地的大事情。秋瑾从小读了很多英雄人物的故事:岳飞、文天祥、花木兰、沈云英,她读了很多遍,她仰慕这些英雄,更希望做英雄一样的人。
几年后,秋瑾的爷爷不再做官,他们举家搬回了浙江绍兴。在厦门的时候,秋瑾就听妈妈说,外婆家的人都会骑马、击剑,这让秋瑾羡慕不已,这次一回到绍兴,秋瑾就缠着母亲带她去外婆家学武艺。
在外婆家的日子,秋瑾开心极了。她胆子大,不怕吃苦,很快就学会了骑马、射箭、拳击。她常常换上男装,和哥哥们骑着马在山林间驰骋,那种飒爽英姿的感觉让她很过瘾。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秋瑾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好,性格也越来越爽朗。
又过了几年,秋瑾的父亲到湖南做官,他们全家跟着搬到了长沙。这时的秋瑾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她的婚姻大事被提上了议程。
秋瑾的父亲因为工作的关系,认识了曾国藩的长孙曾广钧。能文能武的秋瑾深得曾广钧欣赏,后来曾广钧还收秋瑾为徒,教她读诗作赋。在曾广钧的牵线下,秋瑾和湖南首富的小儿子王廷钧走到了一起。
虽然秋瑾很反感包办的婚姻,但好在丈夫相貌英俊,温柔体贴,他们度过了一段甜蜜的日子。婆家家境殷实,秋瑾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看看书,读读诗,他们很快有了一个儿子,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更重要的是,通过婆家的关系,秋瑾认识了两个好朋友:唐群英和葛健豪,她们常常一起读诗作赋,好不快活,形影不离的三个人还被并称为“潇湘三女杰”。
唐群英和葛健豪都是很厉害的女人。唐群英后来参加辛亥革命,立下奇功。葛健豪是蔡和森、蔡畅的母亲,被尊称为“革命的母亲”。秋瑾和她们在一起,思想更加开放,眼界也变得更高。
虽然日子过的充实且殷实,但秋瑾一直有个烦心事,就是丈夫苦读几年,还是不能考取功名。几年后,王家花钱给儿子捐了个小京官。于是,秋瑾跟着丈夫去了北京,开始了新的生活。
日本求学,投身革命
到了北京的花花世界,王廷钧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整日和官场上的狐朋狗友喝酒享乐,寻花问柳,醉生梦死。
秋瑾却在两个朋友的影响下,接触了很多新思想和新事物,找到了自己一直追求的新世界。
秋瑾和著名记者吕碧城一见如故,吕碧城向秋瑾讲述了很多新思想、新知识。
而对秋瑾影响更大的是她的邻居——吴芝瑛。吴芝瑛是廉泉的妻子,廉泉曾经跟随梁启超等人参加“百日维新”,是一个思想开明,想要救国于危亡的有志之士。在丈夫的影响下,吴芝瑛的思想也很开明。
在吴芝瑛的引领下,很多进步书籍和报刊让秋瑾打开了眼界。后来,秋瑾还跟随吴芝瑛加入了“进步妇女交流会”。和这群志同道合朋友的交流,秋瑾认识到了清政府的黑暗,渐渐地,救国存亡的念头在秋瑾的心里扎下了根。秋瑾渴望走出国门,和许多有识之士一样去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
对于妻子要抛家弃子去留学的想法,王廷钧很是震惊,也是坚决反对。他先是千方百计讨秋瑾开心,给妻子买昂贵的衣服和字画,为了妻子出门方便,还包下一辆黄包车。
后来,秋瑾从娘家带来的珠宝也都被王廷钧藏了起来,最后王廷钧甚至拿婚姻和孩子威胁秋瑾,如果妻子去留学,就和她离婚。
而这时发生的一件事,更坚定了秋瑾要走的想法。那年中秋节,秋瑾在家里做了丰盛的饭菜,等丈夫回家团圆。而王廷钧却在温柔乡里,把自己的妻儿都抛到了脑后。当他第二天回到家,不仅没有任何愧疚,还抓住秋瑾要出国留学的事情,大做文章,指责秋瑾不守妇道。
夫妻两人大吵了一架,气头上王廷钧还打了秋瑾一个耳光。这记耳光,让王廷钧自己吓了一跳,也帮秋瑾下定了决心。
冷静下来,王廷钧意识到,自己是阻挡不了妻子的,与其苦苦阻拦,不如还妻子自由。想通之后,王廷钧托朋友帮忙,把妻子送去了日本。
1904年7月,王廷钧带着一儿一女来给秋瑾送行,当时,大儿子只有7岁,女儿更是只有4岁。虽然舍不得两个孩子,但她还是义无反顾踏上了征途。
秋瑾曾经对吴芝瑛说,她到了日本不学医学,不学师范,要多读清政府禁阅的书籍,多交热血的朋友。
秋瑾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先是以惊人的能力,半年时间就掌握了日语。在紧张学习的同时,秋瑾还结交了大量的进步青年和革命志士。鲁迅、宋教仁、何香凝都是她的朋友,他们常常在一起讨论时事。
后来,秋瑾还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孙中山先生,和孙中山先生一番密切交谈后,她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同盟会,不久后还被推选为浙江主管人。从那之后,一心要救国救民的秋瑾更加努力地奔走起来。
英勇赴死,光照后人
短短一年之后,日本颁布了《取缔清韩留学生规则》,大大限制了中国留学生的革命活动。
日本政府这一举动,激怒了广大的中国留学生。当时,学生们产生了分歧,秋瑾和陈天华主张退学回国,鲁迅等人主张继续求学。在一次集会上,秋瑾说到激动处,从靴子里拿出一把刀,大声表态:“如果有人回国后,投降满掳,卖友求荣,就吃我一刀!”令秋瑾没有想到的是,一个月后,陈天华含愤跳海身亡,自己也被迫提前回国。
回到祖国后,秋瑾先在湖州一所女校执教。在这里,她大力向师生们宣传男女平等的主张。在她的影响下,校长徐自华也加入了同盟会。而秋瑾的做法也引起了当地顽固势力的嫉恨,他们捏造散布秋瑾的谣言,两个月后,秋瑾愤然离职。
随后,秋瑾开始筹办《中国女报》,但是迟迟筹集不到资金。这时,秋瑾想到了自己的婆家。那年冬天,她回到湘潭,看望了自己的子女,还和公公提出借钱办报纸的想法。
秋瑾的公公以为儿媳回国就能和儿子好好生活,就答应了下来。可没想到,秋瑾拿到钱,第二天就离开了家。
秋瑾深知,自己是清政府眼中的“乱党分子”,为了不连累婆家和孩子,她在报纸上刊登了自己和丈夫王廷钧离婚的消息,跟婆家划清界限。秋瑾的做法让公公很受打击,不久就病倒了。
1907年1月14日,秋瑾在上海创办的《中国女报》正式发刊,作为宣传男女平等,妇女解放,动员广大妇女奋起反抗的主要阵地。她在《发刊词》里发出:“使我女子生机活泼,精神奋飞,绝尘而奔,以速进于大光明世界”的高呼,更是震耳欲聋!
后来,王廷钧也看到了这份报纸,看着这些“激进”的话语,他不禁为妻子的处境担心起来。
秋瑾在办报唤醒广大女同胞的同时,也在积极筹划发动武装起义。1907年3月,她和好友徐自华同游西湖,在岳飞墓前,秋瑾唱起岳飞的《满江红》,情到深处,不禁红了眼眶。她和好友相约,如果谁先为革命献身,生者就把其骨灰埋在岳飞墓的旁边。没想到,这个约定,在几个月后,就成了真。
那年7月,徐锡麟起义失败,遭到迫害。不久后,他的弟弟徐伟也被逮捕,徐伟还供出了秋瑾。
清兵来捉拿秋瑾,她放弃了逃走的机会。秋瑾做到了她诗中写的那样,为了革命拼尽十万头颅血。秋瑾把学生和枪支弹药都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又销毁了重要的文件,之后就被清兵带走了。
被清兵抓走后,秋瑾只说了七个字“秋风秋雨愁煞人”。两天后,清兵气急败坏地将秋瑾处死,32岁的秋瑾为革命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妻子被处死后,王廷钧也辞官回了老家,他因为妻子惨死,悲伤过度,很快得了重病,两年后,也去世了。
让人欣慰的是,秋瑾和王廷钧的两个孩子都成了栋梁之材,大儿子王沅德成了湘潭首富,小女儿王灿芝是我国首位女飞行员,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成绩。
秋瑾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她在有限的生命里,找到了生命的意义,活出了自己的光彩,她的生命犹如一道光,叫醒了广大女性沉睡的心,照亮了黑暗的封建社会!秋瑾的精神将永远长存!
@艾弥儿说
看完秋瑾这一生的经历啊,其实我在想的是关于生死的问题。想到这个问题,其实是受最近的两件事情的影响。
第一是我最近在看一本书叫《百年孤独》,里边因为讲了好几代人的故事,每一代都多子多孙的,又是生在一个战争的年代,那么家族里的生生死死就变成一个很常见的现象。不知道是因为死亡太频繁太离奇太无常,以至于大家见怪不怪了,还是因为作者用了一种白描的方式来记录死亡,没有过多的情绪渲染。总之给我的感觉就是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或早或迟的都会发生,能相对平静的面对死亡,不管是自己的即将离去,还是亲人朋友的离世,这是我们活着的时候要修行的一门功课。
第二件事儿就是最近疫情比较严重,朋友圈里已经有老人离世的消息传来。各个群里也都在讨论,如何能通过各种渠道买到一些特效药,美国产的印度产的国产的,万一在家中老人危重的时候能够用上,能把他们从死亡的线上拉回来。同时也会看到各种夸张的,耸人听闻的或真或假的消息,在各个群里边扩散转发,我想都是因为人们对死亡和未知的恐惧吧。
其实对待死亡,在历史上的不同阶段,不同种族,和拥有不同信仰的人群里,态度都是特别不一样的。比如说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一个人的名声、忠诚、义气,都是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舍身取义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在古代的斯巴达,所有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会送被送到国家的军队里边去,接受多年的艰苦的训练,然后被送上战场,保卫自己的国家。战死沙场是一件光荣的事情,没有人畏惧死亡;比如信仰佛教的认为,我经过此生的修行,死亡并不是生命的停止,而是可以摆脱六道轮回进入涅槃的通路。信仰基督教的会觉得我死后可以上天堂。
即使在现在的中国,我就发现生活在乡村的老人们对待死亡能够更平静的接受,没有城里人那么慌张和恐惧。因为在乡村里那种家族观念还很强,那种对祖宗的怀念和敬畏,这种风俗习惯还一直存在。老人上了年纪就会很平静的提前准备好自己的棺材寿衣,交代好后事,随时准备着迎接死亡到来的那一天。真走了之后,穿好寿衣放进棺材里,可能就埋在家后院的山坡上。子子孙孙时不时的就可以到坟前敬上一瓶酒一盒烟,和老人聊几句家常。这样的氛围就让人感觉生死其实没有那么确定的界限。
所以我在思考的就是,对待死亡并不只有一种态度和诠释。选择哪一种态度和诠释,不光决定了我们如何去面对死亡,也决定了我们如何度过活着的岁月。
回到秋瑾这一生的经历,或许对她而言,32岁为了自己的信仰离开这个世界,并不是一场悲剧,而是一个舍身取义的结局。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258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