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走追黄蝶的下一句(儿童急走追黄蝶是哪首诗)
年年岁岁春又来,岁岁年年花又开。
春花,代表了新的生机与希望。古往今来,诗人们总爱描绘万物复苏,春花盛开的场景,仿佛似要把眼中所见一一留住。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千年前诗人眼中的春天。
《宿新市徐公店》
宋代: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走在稀稀疏疏的篱笆小路上,一旁的树木还未长成遮天的大树,枝头的花瓣随风飘落。孩童奔跑着去追一只黄碟,可惜黄碟飞入油菜花中无处寻觅了。
篱笆小路,落花,活泼的孩童,蝴蝶和黄花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动静结合,将春天的美好一一展示在我们眼前。质朴的文字,却折射出作者对春日田野的喜爱。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唐代: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黄四娘家的春花开满了小径,千朵万朵的娇艳花儿将枝头都压低了。群蝶在五彩斑斓的花丛中翩翩起舞,枝头的黄莺自由自在的欢啼着。
繁华压枝,群蝶飞舞,黄莺歌唱,无一不展示着春天的美好。生活中从来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果我们也能像作者一样偶尔驻足,或许也能发现,转角处的盎然生机。
《题都城南庄》
唐代: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去年春天,在这扇门中看见姑娘灿若桃花的面庞。今年再次来到此地,桃花依旧在春风中摇曳,而姑娘却不见了踪影。
相逢容易,重逢难。不经意间发现的美,总是更容易让人影响深刻,但是刻意去找时,未必能寻到了。人来人往,人聚人散,都是常态。或许只有这漫山遍野的春花,才会年年如约而至。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唐代: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抬眼望去,白鹭在西塞山前自由自在的翱翔,肥美的鳜鱼在水中欢快的游着。桃花落在水面上,随波漂流。而江岸上有一个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的老翁正在细细春雨中安然自得的垂钓。
青山绿水,桃花灼灼,斜风细雨,老翁垂钓,好一幅迷人的风景。或许只有春天,才能有这样的意境。每每读到此诗,似乎能看到鳜鱼跃出水面的动态之景,实在是妙不可言啊!
《钱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放眼望去,湖面春水刚刚与堤齐平,远处的白云似乎与水面相连。几处早莺争着飞向温暖的枝头晒太阳,还有不知道谁家的新燕在衔泥筑巢。春天长出的草刚刚才能淹没马蹄,繁多的春花已经开始占据人们的视线。我最爱西湖东边的美景,特别是杨柳树下的白沙堤。
春天的西湖,被作者描绘的恰到好处。春潮初涨,春燕衔泥,春花渐开,一切都是刚刚开始,一切都是春意盎然。若能在春天,和作者一样到西湖的湖边走一走,一定能令人心旷神怡。
著名美学家别林斯基曾说过,
“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因为大自然的景象是不可能绝对的美,这美隐藏在创造或者观察它们的那个人的灵魂里。”
亲近自然,才能发现自然的独特之美;感受自然,才能感受内心深处的宁静与美好。
春意渐浓,我在春花烂漫处等你。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258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