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会员是怎么个流程(刷会员流程公布)
虚假信息一直是互联网诚信建设的一大顽疾,不仅电商平台上存在大量刷单、炒信、刷钻、刷好评的现象;微信、微博、短视频、直播等社交平台上,也都有着众多刷出来的假流量、假点击、假点赞、假粉丝……由于需求非常旺盛,刷单形成了一条隐秘而庞大的产业链,参与者众多。更有不少做着在家动动手指就可以月收入过万美梦的人,要么成了网络黑产的助纣为虐者,要么成为了网络诈骗的受害者。
但更为严重的是,“刷”这个“套路”的存在,极大地破坏了商业生态中的诚信和真实,是当下不正当竞争的突出表现之一。刷出来的表象其实是人为扭曲了的所谓“真实”,让消费者和用户被虚假的数据所蒙蔽。“刷”到底有多大危害?为何会需求如此旺盛?如何才能既不被误导,也不掉入陷阱呢?
卡商与打码平台:刷单源头的两大黑手
无论是刷单炒信,还是点赞刷粉丝,都需要注册大量的账户。现在各大互联网平台为了防止恶意注册“僵尸账户”,一般采用两种方式规避:一是要求绑定手机号码注册,手机号码一般需要实名验证,而且个人用户能够开通的手机号码有数量限制;二是注册时需要输入复杂图片验证码或者短信验证码,这样可以规避机器大量自动注册。
于是,为了满足这两个条件,就产生了处在“刷单江湖”源头的两大角色:卡商和打码平台。
所谓“卡商”,就是指拥有大量手机“黑卡”的人,这种卡的市场价格一般在10元左右一张,其中很多是经过实名认证的,且有很多属于0月租、0余额的特殊卡。
卡商将大量经由“合法”或者非法途径获得的SIM卡,插进一个名为“猫池”的设备中,就可以自动地同时向多个手机发送短信或语音呼叫。(编者注:“猫池”是一种扩充电话通信带宽和目标对象装备的别称,可以同步拨打大批量的用户号码,不仅能够实现集群发布,而且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已经成为电信诈骗者十分常用的诈骗用具。)
可以说,手机“黑卡”就是互联网黑产的“原油”,成为不法业务的“生产资料”。比如,最传统的发送垃圾短信,拨打推销电话以及进行“转账汇款、恭喜中奖、冒充好友借钱”等电信诈骗……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业务”就是通过“猫池”和打码平台提供的软件,进行账户注册和其他操作,比如刷单、刷钻、刷会员、刷流量、刷粉丝、薅羊毛……
这时,打码平台就出场了。很多互联网业务操作都需要输入复杂图片验证码或者短信验证码。前者用来识别正在操作的是真正的人类用户还是机器程序,常见方式有在晃动或者杂乱背景中识别并选择正确的数字和字母,或者按顺序选择多个汉字中的几个等。后者则用来过滤掉低价值用户(编者注:大多数普通互联网用户并不频繁更换手机号,所以可以基于手机号对应的行为来建立基于手机的征信库,从而基于手机号的信誉实现筛选出高价值客户功能)及提供二次校验功能。
为了搞定这些验证码,打码平台会与网赚平台(提供各种互联网招聘赚钱信息的网站)合作,通过各种招聘和兼职信息网站发布招聘信息,招聘一些人专门人工输入验证码。“在家兼职、日赚1000元”“轻松赚钱、快乐赚钱”等是这类招聘信息常见的广告语。
比如,12306的网站验证码就非常复杂,虽然经常被吐槽“反人类”,比如都是像“请点击下图中所有的发电机”“请点击下图中所有的非EXO成员”等验证题目,但它确实做到了程序较难识别的目的。因此,据一些打码平台的报价,打码12306是要比普通验证码贵很多的。
有了大量的手机号码和用其注册的账户,一家公司就可以控制上万甚至几十万“人”,他们的行为有时都足以影响一个互联网公司的健康发展甚至生死存亡。
新《反不正当竞争法》打击虚假宣传,罚款20万至200万元不等
在各大电商平台上,都有成交记录和评价体系。以淘宝为例,店铺成交量和好评率越高,就会受到越多用户的关注,当然也就更容易产生购买。而一件商品也是如此,同样一把雨伞可能多个商家都在卖,除了价格优势,很多消费者往往会选择到成交量和用户评价数量较多的商家购买。
这样的规则导致一些商家想“走捷径”,即通过刷单迅速提升店铺的评级和商品的关注度。据了解,阿里巴巴安全部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对抗刷单、炒信、恶意差评、敲诈勒索。
该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虚假交易严重污染到平台的大数据,以致干扰平台做出正确的商业判断。面对数以亿计的商品,大数据是平台管控商品、制定规则以及保证商业活力的基础。
但是由于目前针对刷单行为仍然是以行政处罚为主,难以震慑刷单组织者。因此,大型刷单平台依然存在,净化完一次数据,就又被污染一次。更糟糕的是,目前连大学生、家庭主妇都参与到炒信、刷单产业当中,通过阿里巴巴的大数据分析发现,上百万全网平台刷手中,70%的人年龄在20岁至24岁,且大部分是大学生。
从2016年4月开始,阿里巴巴配合执法部门查处包括“傻推网”在内的9个全网炒信团伙,以及平台上的279家涉嫌刷单商家,总涉案金额近4亿元。但按照当前法规,刷单平台即使被查处,其最多受到20万元的行政罚款,与其获利以及造成的损失相比太低。
不少专家和业内人士呼吁,刷单网站的大量虚构交易行为其实也属于“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其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及获利数额远超刑法“非法经营罪”的15万元及5万元起点,应予以量刑。
实际上,2018年1月1日,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网络刷单进行了明确规定。其中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对其商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或者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
识破“下单者”和“刷单者”
腾讯电脑管家高级安全专家李铁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除了刷单,刷流量、刷粉丝、刷评论、薅羊毛(编者注:针对互联网上的各种优惠活动,比如注册返利、优惠券等,以低成本甚至零成本换取高额奖励)等数据信息造假行为是近年来网络黑产们的热门发财门路。
“这类需求太旺盛了,不少公司和个人雇佣黑产者,让他们通过‘技术’手段帮助做流量、做粉丝、发点赞、发评论、薅羊毛……由于市场需求很大,所以这条路非常赚钱。”李铁军说。
就这样,“下单者”成为了“刷单江湖”里的重要角色。他们希望通过数据造假或者信息“粉饰”达到误导用户或者投资人的目的。比如,先把一个不知名的主播“刷”上排行榜,自然就有真实用户关注和点击;再比如,一些短视频、直播平台默许有人做数据甚至主动打造假数据,这样就可以在投资人那里获得更高的估值,用假数据换来真金白银。
有需求有市场,就有黑产者将其作为生财之道。两三百元就可以购买10万“僵尸粉”,四五十元购买100个点赞,一二百元就可以购买100条“仿真”评论……在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代刷”小广告,业务会一一注明、明码标价,甚至还能先使用,见效再付费。
当然,各大互联网平台也不是吃素的,为了识别出一些非正常途径获得了流量、点赞和评论,一些主要平台都会采取技术手段监测、用户投诉追踪等方式,与代刷者展开攻防战。毕竟,代刷产业链长期存在,将扰乱市场和内容竞争秩序,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据统计,微博平台自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已累计处罚违规账号超过6.8万个;抖音平台则采取限制流量、封禁账号等处罚手段打击代刷行为,并针对粉丝异常账号进行定期评估和回溯清理。
除此以外,“羊毛党”们也是互联网公司最为头痛的群体,上至BAT,下到不知名互联网公司,都深受其害。一旦优惠推出,“羊毛党”们就会结集大量的手机号码注册该平台,抢夺优惠券和返利,再用低价转卖给需要的人,完成套现。公司重金投入,希望通过优惠券、补贴拉新和刺激消费的真金白银,可能都落入“羊毛党”手中,这就使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还有可能让普通用户怨声载道。
还有一些网赚平台会要求交纳一定数量的“会费”才能接单干活,但结果可想而知,不仅干活不一定能拿到钱,会费也肯定要不回来了;再比如,一些大学生替人代刷,对方承诺会返回订单金额的10%~20%作为报酬,但往往是连垫付的货款都要不回来,而且也收不到货品。
“足不出户,时间自由,月入上万,工资日结……”在这些诱人的招聘语背后,可能引向的并不是轻松到手的财富,而是骗子的精心骗局。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246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