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设置什么好有意义(日常生活设置密码有讲究)

这是不是你上网冲浪的日常?
当需要用到密码的地方越来越多
比起把陌生人挡在个人隐私之外
密码存在的意义似乎更多是把自己挡在了门外
123456、111111、00000000、123456!@#、qwertyuiop 、p@ssw0rd、iloveyou……
这些密码
大多数人不是曾经用过
就是正在用
大多数人都用过姓名首字母+生日做密码
也有人的密码中
能看到ta喜欢的人
比如
因为记不住多个密码
一位青年
就在全部网站都使用同一个密码
只在必要时本着万变不离其宗的
原则进行简单修改
基准密码是 tuantuan20210504
需要有大写字母的变成 Tuantuan20210504
需要有特殊符号的变成tuantuan_20210504
银行、家门电子锁取数字后六位变成210504
手机屏幕解锁取后四位 0504
但……究竟是哪个网站需要大小写来着?
“密码”是什么?
日常生活中
你在使用银行卡的时候
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为什么密码偏偏是6位数
而不是5位或者7位?
这其中有什么科学原理吗?
6位数密码确有其因
早前,有银行为了方便用户
把密码设置成4位数
但安全级别偏低
科学研究表明
大多数人的记忆广度大约为7个单位
从记忆力上来说
6位是最符合短时记忆的
且6位数的密码排列组合后
安全级别极高
也许有人会问:
我们的信息录入银行数据库后
工作人员是不是就可以
对我们的密码信息了如指掌呢?
答案是——“不可以”
因为数据库里虽然储存着我们的密码
但密码都不是明文保存的
“外面”还裹着几层内容
说到这里
我们就需要理解一下密码的含义
生活中提到“密码”一词
大家通常以为就是每天接触的
计算机或手机开机“密码”
电子邮箱登录“密码”、微信“密码”
QQ“密码”、银行卡支付“密码”等
但这些“密码”,实际上是口令
口令只是进入个人计算机、手机
电子邮箱或者个人银行账户的“通行证”
它是一种简单、初级的身份认证手段
是最简易的密码

(某软件登录界面)
事实上
密码是一种“用来混淆的技术”
使用者希望将正常的信息
转变为无法识别的信息
但这种无法识别的信息部分是
可以再加工并恢复和破解的
如果黑客要破解的话
几千位数长的密码都可以很快破解出来
但银行系统对密码设置多了一种保障
如果密码多次输错
账户就会被锁上
避免了黑客的暴力破解
如何保护个人密码安全?
据荷兰《人民报》报道
2020年10月16日
一黑客猜中特朗普推特密码“maga2020”
并入侵了他的账户
此前有媒体报道乌克兰军方某系统服务器
用户名和密码分别是“admin”和“123456”
事情是真是假暂且不说
但生活中随便起密码
所有账户都用同一个密码的人不在少数
提升安全意识
保护个人账户密码安全
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这份密码安全宝典送给你!
↓↓↓









虽然再高强度的密码
都不能完全保证一定不会被破解
但精心设置的复杂密码
能最大程度地增加他人破解密码的难度
这份“宝典”
请一定记在小本本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
2019年10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已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密码法》是 我国密码领域的第一部法律,这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制定出台的维护国家安全的又一部重要法律。
与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密码”不同, 《密码法》中的密码就是采用特定变换对信息等进行加密保护和安全认证的技术、产品和服务。
密码的功能主要有两个,一个是 加密保护,一个是 安全认证。密码的这两大特殊功能,决定了密码在网络空间中 身份识别、安全隔离、完整性保护、信息加密和抗抵赖性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密码法》究竟跟你我生活有多大关系?
简单地说,加密保护就是把明文变成密文,将原来可读的信息变成不能识别的符号序列。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移动支付、扫码乘车等等都需要密码技术来保障安全。再比如,家家户户用的智能电表也应用了密码技术。
我们现在下载手机APP就可以交电费,或者使用充值卡缴费,方便快捷的背后都源于密码技术的安全保护。除了移动支付,大家熟悉的二代身份证、电子发票等都采用了密码技术,在保护公民身份信息、维护经济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是由于密码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催生了《密码法》的诞生。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240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