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78550u是什么档次(8代移动酷睿i7 8550U测试)
2017年注定是PC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年,AMD 锐龙出海给活力逐渐丧失的PC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时至年中,烈日当空下,笔记本端的“核战争”也蔓延开来。
Intel 第八代酷睿本周解禁,首发的移动低电压处理器全线升级到四核心八线程规模,为用户带来了非常明显的进步,非常厚道。

4核8线程PK标压HQ!8代酷睿i7 8550U测试
周一我们已经放出了第八代移动酷睿低电压处理器i5 8250U的性能首测,不过由于功耗墙和温度等原因掣肘,成绩并不理想。
今天我们从其他渠道拿到了i7 8550U 的笔记本测试平台,将为大家带来Kabylake U Reflesh 完全体的性能对比测试。
直白的说在前面,默认状体下i7 8550U 性能比i5 8250U 强的不是一点半点,在一些条件下确实可以同HQ i7相提并论了!(反之解开功耗温度限制后i7/i5 U的差距幅度减小很多)

Tick-Tock 节奏一直运行到14nm初期
自2006年Tick-Tock的架构/制程轮换节奏确立以来,Intel一直在CPU领域占有优势,但随着摩尔定律逼近失效,这种技术演进路线受到了极大的制约。
先是14nm自身难产导致第四代酷睿延寿衍生出了Haswell Reflesh家族,后是14nm的排头兵Broadwell几乎缺席桌面阵营(服务器大量存在,桌面仅有两款PGA型号),Tick-Tock有夭折的危险。

Kaby Lake U Reflesh 内核
面对扰乱路线图的后果和10nm制程研发方面的困难,英特尔迅速调整了技术路线,决定将14nm制程延伸使用,采取优化迭代的方式,连续推出KabyLake(含Relfesh)与Coffee Lake两代新架构处理器。

10nm的Cannon Lake 将与Coffee Lake并存 中间插入了KBL-U
第八代酷睿移动首发版就属于KabyLake Reflesh 家族, 相比KabyLake主要优化制程的特点,Kabylake Reflesh/Coffee Lake 的变化在于增加核心数量。
桌面端i3 8000系列将解锁四个物理核心的新成就,i5、i7 系列将化身六核心处理器,获得大幅度的性能增强。
在移动端,首发的i5/i7 8x50 U 低电压系列破天荒地在15W功耗基础上加入了完整四核心八线程规格设计,为消费者带来极大的实惠。
i7 8550U等CPU规格
根据Intel本周发布的相关白皮书、PPT信息,我们将第八代酷睿移动低电压系列的信息为您汇总如下。

KabyLake Reflesh -U (此前误认为的Coffee Lake)规格惊人
同此前一样,KabyLake Reflesh -U 全系列都是低电压处理器,TDP热设计功耗均为15瓦。
与之前不同的是,KabyLake Reflesh -U 已知四颗X50结尾编号的处理器全部都是四核心八线程的“真i7 ”规格,其中两颗i5 的三级缓存为6MB, 两颗i7 的三级缓存为8MB。

官方宣传整体进步百分之十五

低电压系列八代酷睿官方认为最高提升百分之四十
KabyLake Reflesh -U 系列中,i5 8250U到i7 8650U 依次提升100MHz 基准频率,i5 8250U 的单核睿频为3.4GHz,i7 8550U 的单核睿频为4.0GHz,体现出Intel 惊人的制程工艺水平。

Kabylake U Reflesh 渲染图
相比于前代i7 7000U 系列,i5 8000U 系列同定位价格要稍微低一些,核心数一概增加两个,频率基本维持一致,属于近年来稍有的加量降低价格的诚意定位。
测试设置和内容方法
由于NDA限制,i7 8550U测试平台的细节我们不能透露,对比平台包括联想潮7000 13英寸笔记本、微星GT75VR 十热管旗舰游戏本等平台。

测试平台信息
本次测试分为理论测试、渲染测试、转码测试和应用测试四个方面:

分享3DMark Firestrike测试
一:理论测试包括Wprime 圆周率计算、3DMark Firestrike 物理测试、国际象棋整数运算和 CPU-Z 1.80.1 X64 Benchmark。
二:渲染测试包括X264 HD Benchmark、X265 HD Benchmark、Adobe Media Encoder 2017 HEVC转码测试(将2560X1440 分辨率46Mbps 2.39GB视频转为H265编码 1080P 5Mbps视频)。
三:解压缩使用Winrar 5.40 x64 将Adobe Photoshop CC 2017的安装文件打包计时对比;Photoshop 环节使用14张D750 RAW 文件导出加堆栈降噪处理,计时对比。
注:微星GT75 VR 加入的缘由是i7 7820HK相比i7 7700HQ 更容易降频到2.8GHz以下,游戏本平台双通道有加成,所以我们将其一组对比频率设为略低于i7 8550U的2.7GHz。
处理器频率功耗考察
由于目前的AIDA 64等软件对八代酷睿支持有限,睿频规则读取不准确(Aida 64 只能读出最大睿频)。我们使用多款评测工具和HWINFO 工具对i7 8550U的频率功耗进行考察。

AIDA 64 读取处理器信息

AIDA 64 读取处理器信息

CPU-Z 规格信息

Winrar 解压 实时频率约稳定2.67GHz(衰减后的结果 四分之三压缩时间)

Wprime 2.4GHz 1024MB百分之八十时间比
AIDA 64读取的i7 8550U 睿频是满载37 倍频,这显然绝无可能。我们使用实际工具测试总结可以发现以下结论:
一:i7 8550U 空载状态下接近4GHz的单核睿频可以经常性看到。
二:出现双核以上负载时i7 8550U 频率第一步跌到2.9GHz, 随后视测试压力而定,在2.8GHz 频率上能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最终稳定到2.4GHz左右。
三:我们使用的平台号称“解锁版”而非联想潮7000那样的“锁频版”,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该笔记本平台的默认测试成绩非常稳定,可重复性极高,成绩偏差幅度非常微小。

对数坐标系 考察频率功耗

对数坐标系 考察频率功耗

解锁TDP 运行提升不大
我们使用对数坐标系将默认高性能状态下i7 8550U CPU-Z 和Cinebench R15多线程测试的运行参数整理成表格来观察。
结合表格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i7 8550U 的主频和功耗高度联动,满负载的8到15秒之间可以以25瓦 PL2 瞬时短睿频状态冲上2.8GHz左右(比i5 8250U时间长的多),随后下降到2.4GHz左右,15W功耗长时限制上来。
我们尝试了Throttle Stop 的解锁“鸡血”能力,发现对i7 8550U有作用,但幅度远不如i5 8250U。
解锁后的i5 8250U非常接近i7 8550U默认成绩,距离解锁后的i7 8550U极限成绩相差也不是很多。
考虑到6MB L3和8MB L3在多数场合下不会有明显差异,我们可以认为KabyLake U Reflesh i7 和i5 的区别主要在于默认功耗控制上(不是温度),由于两个系列极限满载频率都不高且非常接近,实际性能水平取决于机身模具允许的功耗控制调度能力。
多平台理论计算测试
首先我们来看看理论测试部分,I7 8550U 的频率其实和双核的i5 7000U 系列差不多,那么结果如何呢?

CPU-Z 理论测试

国际象棋

Wprime 测试

3DMark Firestrike 物理测试
在3Dmark物理 测试和CPU-Z测试中,i7 8550U 完爆i5 8250U、i7 7300HQ,甚至也超越了频率类似的i7 7820HK,非常强悍。
在国际象棋中,i7 8550U略强于I5 7300HQ ,远强于i5 8250U相比i7 7820HK 近似频率比较接近。
在Wprime 中i7 8550U 和2.7GHz i7 7820HK拉开了距离,和I5 8250U 解锁版差相仿佛。在这些理论项目中,i7 8550U 都比i7 7500U 强一半左右。
2D渲染项目详细测试
2D渲染项目包括Cinebench R11.5/15系列和Corona Benchmark 1.3 Benchmark,都是业界知名引擎的代表测试工具。

Cinebench R11.5

Cinebench R15

Corona Benchmark
可以看到,在Cinebench R15/11.5中,频率负载比较“健康”的i5 8250U 可以大幅度抛离规格只有自己一半的i5/i7 7000U 系列。i7 8550U 相比解锁后的i5 8250U还稍微弱了一点,哪怕跟着解锁也不行。
Cinebench 系列中,i7 8550U已经和2.7GHz的i7 7820HK非常接近了,相比i5 8250U 默认有很大优势,解锁后差距缩小。
解压缩图像处理应用测试
日常应用的代表是Winrar 和Photoshop ,我们先用Winrar 把Photoshop 压缩,后安装Photoshop 进行堆栈。

Adobe Photoshop CC 2017

Winrar 测试
Adobe Photoshop CC 2017 的导入环节是完全充分多核优化的,堆栈环节则更加依靠单线程。在PS 中,i7 8550U 发挥非常强势(i5 8250U 表现很不理想,原因大概在于潮 7000平台只有4GB内存),大幅抛离低电压处理器,可以同i7 7820HK 2.7GHz一较长短。
Winrar 本质上更加依靠频率,i7 8550U 表现同样不错,不过还是比i7 7820HK系列差了很多(i7 7820HK 锁2.7GHz 不满TDP,全程坚挺)。
H264/H265视频转码测试
对于15瓦低电压双核处理器来说,视频转码属于重度负载,测试时间很长,是严峻的考验。

Adobe Media Encoder CC 2017

X264 HD Benchmark

X265 HD Benchumark
在Adobe Meida Encoder 2017中,多核优势比较明显,i5 8250U 接近i5 7300HQ,鸡血后甚至直接超越之,i7 8550U 默认强于i5 8250U,解锁后反而不如。
X264/X275 HD Benchmark 负载较高又依赖频率,i7 8550U 都是夹在鸡血解锁版的i5 8250U和I7 7820HK 2.7GHz之间。
搭配MX150独显游戏测试
这款测试平台并非游戏本,但是搭载了全功率版本的MX150,我们也做了一下游戏测试。之前双核系列低电压七代酷睿在守望先锋中表现不佳,我们就来试试这款多核优化的游戏。



画质设置

守望先锋 游戏测试

守望先锋 实际截图 帧数很高

守望先锋 实际截图 比较流畅
出乎我们预料的是,i7 8550U 配全功率版本MX150的《守望先锋》中画质成绩非常强悍,甚至超过了微星古董模具i7 7700HQ +MX150很大一截幅度。
8W 版MX150配合四核I5 8250U 已经可以基本流畅运行《守望先锋》1080P中画质,25W MX150 和四核I7 8550U 的组合上了一个台阶,已经可以同过去i7 6700HQ +GTX960M或者RX 460的入门游戏本看齐,让人大吃一惊。
数据总结-叫板标压i7 HQ
数据评价与KabyLake -U Reflesh 布局
我们将所有测试项目数据汇总如下,为您呈现:

测试数据汇总

单线程性能对比

多线程性能对比
从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单线程测试中,算上鸡血版i7 8550U 并不总能高于i5 8250U和I7 7500U,但多个项目折合下来还是要略微超过的。TDP调节对i7 8550U的单线程能力没有多大影响,他的单核绝对水平就是i7 HQ 这一级别的。
二:移动低电压处理器的总TDP有限,原则上四核心处理器在15瓦范围内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实力,通常情况下会损失很大幅度的性能。不过,倘若搭配不错的模具和较宽松的功耗控制模式,i7 8550U 默认状态有望接近笔记本降频版的“四核八线程真i7 HQ”,爆发性能实力也没有i5 8250U 在部分功耗控制严格平台上那么惨,和和桌面平台的距离要近一些。
三:解锁TDP对于Kabylake U Reflesh 两款i7 来说有提升但比例不高,i7 和i5 的区别主要在于默认功耗限制,而非温度。i5 碰上放宽限制的机器应该可以接近i7,i7 碰到局限的平台未必能够打过i5。
四:i7 8550U 默认跑分就强于历代大批节能版桌面I5,单线程能力也很强,爆发实力相当于7代以前3.5GHz以内的桌面I5 处理器,长时间负载会有衰减。
展望未来:

KabyLake Reflesh -U 和Coffee Lake系列处理器代表未来
第八代酷睿处理器的架构基本没有变化,在同样制程条件下在有限的TDP范围内加入了更多的处理器核心,对笔记本平台来说是巨大的进步。
虽然i5 8250U 为代表的第八代酷睿四核八线程处理器无法像他们的规格那样让人感到惊喜,实打实的性能提升比例受到功耗限制瓶颈明显,但对多线程有需求的轻量级视频、图像、乃至游戏用户将会非常喜爱他们。i7 8550U/8650U 的默认性能将会显著强于受平台功耗限制的i5 8250U ,当然如果手动把功耗范围放宽,他们的差距就不会那么大了。
i5 8000U 系列如果放到强力的游戏本模具中,解锁放宽TDP后完全可以当成长续航的游戏CPU使用,对轻量级游戏本是重大利好。
i5 8000U系列极强的能耗比,可以说为即将登场的桌面八代酷睿系列奏响了胜利序曲的第一个音符,相信这一代产品的诚意将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233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