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用户投稿

三国演义诸葛亮(军神诸葛亮介绍)

一直很不解的一个问题——为什么,直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还是有那么那么多的人且是包括“主流”、“权威”在内的那么那么多的人,居然仍把《三国演义》当作“真正的历史”!

把明明白白写了“演义”二字的小说当作历史的尴尬——就还说“尴尬”吧,说别的,就……怎么说?说粗话不好吧!这种“尴尬”,在我们这儿,并非限于《三国演义》——“殷纣王”其人怎样怎样,不就是按照《封神榜》(也叫《封神演义》,也标明了“演义”的)被认知、传说的吗?多亏,那里面有九尾狐元始天尊什么的,没好意思硬就说是历史,怕打破“唯物”藩篱。可到《三国演义》这儿,就理直气壮了起来!

不是就有xx总局挺重要的人物发出过“不得随意颠覆历史!比如吕布,就是三姓家奴”的“指示”吗?吕布怎么就是“三姓家奴”了呢?那不过是《三国演义》小说中的人物张飞“说”的而已!连小说中都再没第二个人物提过“三姓家奴”四个字,怎么就成“不得随意颠覆”的“历史”了呢?!

仅此,就可见,对于《三国演义》近乎病态的崇拜、信服,已经到了强词夺理的程度!

为什么?为什么硬要把连原作者都标明了“演义”的小说,非要当真呢?想来想去,勉强算是提炼出了三点:

第一,对于小说中明暗战争描述的和充斥全作的阴谋论的痴迷。

第二,对于分裂政治局面和所谓“正统”在其中所起作用的偏爱。

第三,对于“布衣贤达”诸葛亮的推崇。

(一)《三国演义》是一部“坏书”

据说,在泰国一些华人华裔较多的地方,信奉佛教的当地人(非华裔)轻易不会把女儿嫁给华裔;非要嫁的话,有个“文化”方面的条件,就是没有看过《三国演义》。因为,他们认为,《三国演义》是一本“教人学坏”的“坏书”,看过的人,注定不是好人。

这传说可能夸大了。到底是怎么回事情,不敢说。所以只能冠之以“据说”。但就便是讹传,窃以为,也并非全无道理。因为,《三国演义》,的确不算什么“好书”。至少,从文学角度讲,与《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并肩”,是“高抬”了。

且不说小说中对于“历史”的“演义”所表现出的明显倾向性和出离放大“阴谋论”的“腹黑心理”,单说其中关于战争的描述,就最多只是“说书”的“字面”水平——两军相遇,将阵型对圆,一将出马叫阵……这描述在小说中很是常见吧?

啥叫“阵型对圆”?都“两军相遇”了,要么打要么散,对的哪门子“阵型”啊!好吧,就算要呈现“阵型”,一则为显气势,二也是做好大战准备,顺带观察对方反应,“对圆”又怎么理解?两边各呈半圆形,合起来可为“整圆”么?好吧,“对圆”就“对圆”吧,那倒是打啊!打了——有一方出来一名将领叫阵,另一方便也很默契地出来一名将领,与之“单打独斗”,两边成千上万兵力都只顾呐喊助威,没人上去帮忙?结果,一方将领将另一方“斩于马下”,便似分出了胜负;顶不济,再如是“单打独斗”几番,被“斩于马下”较多的一方,即被得势的另一方“掩杀”,于是溃败……完完全全就是说书的调调啊!

如果战争只靠个别武将相互“单打独斗”就可以“定势”、“胜负大分”,那还带那么多兵勇干嘛?每人每天差不多一斤(今制)粮,白白养活着吗?!

这种明显“失真”的传奇性描写,无外乎两个成因:要么就是作者对真正的战争并无哪怕“耳闻”的印象;要么就是虽略有所知却极乏想象力,描述能力、努力,也都很有限。

不管哪种,用来“操作”一部战争题材的作品,都有点儿“对不起读者”,有糊弄傻子之嫌!往严重里说,就是作者对读者不怎么认真。

作为作者,本人认为,不认真对待读者的写作成果,都不能说“好”。是不是“坏”,自己心里,应该是清楚的。

当然,三国迷,或说“三国演义达人”们会说,仗具体怎么打,不是事儿,纠结那些个,是鸡蛋里挑骨头,《三国演义》真正讲的,是“智谋”。

是“智谋”么?还是“阴谋”、“阴谋论”?

浅见以为,智谋,应该或说更该是“知己知彼”的审时度势之下,准确、有力地抓住对方弱点,以己方所长,低成本、高效率地予以打击,以促胜利;而阴谋、阴谋论,所涉就要广泛、深险很多。比如:首先假想对方满怀阴险恶意,从最大恶意角度出发,以阴险方式加以引导、利用,从而达到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的目的。再比如:在组织内部阴暗博弈,不惜以削弱组织总体实力为代价,巩固、突出自身地位。还比如:为维护自身在组织内的“价值”,刻意“放纵”劲敌,以达成某种“平衡”……所有这些,相比“智谋”,纵观《三国演义》,谁更占主流?又是谁更容易被“常人”在“常态”中加以效仿?答案恐怕没什么悬念——阴谋及阴谋论,更是这部小说的“主流”和“主导”,也更是其“深远影响”所在!

如是看,说ta是一部“坏书”,也最多只是“措辞”稍许简单了些而已,大体是不错的!

(二)讲述分裂局面的《三国演义》为什么成为整个民族的“兴奋点”?

我们这个民族,自公元前三世纪中后期就实现了“大一统”;以后两千多年,很多战争、流血、灾难,都是为着“重归”大一统;而之所以有那么多灾难、流血、战争去致力于“重归”,是因为之前的“大一统”分裂了。太多次的分裂!

简单来说,我们是一个最推崇或说“喜欢”大一统而又最喜欢或说“善于”打破大一统的民族!我们乐于站在“上帝视角”回望曾经的分裂、纷乱,更加乐于在这样的回望中,挑拣出“乱世英雄”去赞颂、传扬。我们的逻辑是这样的:没有“乱世”,就难出“英雄”。英雄,是我们的集体精神支柱。没有了英雄,我们便会不知所措,甚至迷失自我,以至于失陷于堕怠、消沉、麻木。

有的民族,会有他们自己的“哲人”发出类似“有英雄的时代是不幸的时代”、“宁愿没有英雄也不愿蒙受不幸”、“我认为我们民族最可骄傲的就是没有太多的英雄”这样的观点。

有的民族,把自己的“内战”当作不堪回首的往事,能不提尽量不提;非要提的话,则更愿意从平常人的角度去讲述,饱含着更是“控诉”而非“赞颂”的情怀。

我们是不同的。很不同!为什么会不同,会如此不同,说来话长,也实在不敢多说。还是说说《三国演义》的“背景”吧。

《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传世于明中早期,盛行于明中晚期及后来,至今。

元朝末年,群雄四起,以“颠覆”为目的的抵制蒙元统治的“斗争”势头,可以用“波澜壮阔”形容!其较早的也是过程中逐渐“成势”的“起事”,用的是“立教”和谶语符命之类的手段,而并非简单的“揭竿而起”,可以说,具有一定政治智慧,比起“苍天当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显得“高明”而“雄厚”。

也许,正是因为这份“高明”和“雄厚”,本就纷乱衰微的蒙元政权,很快被“斗争”得土崩瓦解、向北败逃,自称“北元”,只有扰动北方“边疆”的能力而再无“复兴”之望了。接下来,就是“万马逐鹿”的“内斗”——起义军各部,杀个你死我活,争夺“主天下”大权。这个过程,跟“三国”早期的“群雄逐鹿”有相似之处。最后,朱明王朝建立,碾压“群雄”,成为新的“正统”,却一直血雨腥风地内斗,直到“燕王”朱棣发动并赢得“靖难之役”,才趋于落幕。

众所周知,朱元璋第四子朱棣即“燕王”,本是“皇族血脉”的“藩王”,从“宗法”角度讲,并非“正根儿”,就好比“中山靖王之后”的刘备,其以“清君侧”为名的“奉天靖难”,像不像诸葛亮碶而不舍的“北伐”?不同只在于,燕王朱棣的“靖难之役”是“南伐”,且只经历了并不大的挫折,就大体可算“一次成功”了。

《三国演义》,用可以用“生硬”来评价的笔法,尽其所能“绘声绘色”地阐释了这么个意思:天下大乱,怎生得了!必有治国安邦的英雄出世!谁为“正统”,谁即“应”拥有天下!“正统”既失,退而求其次,只要“沾边儿”,就也可以作为“正统”继之……

至少,这样的“意思”,是“敲”在了“当世”的“兴奋点”上了。也可以说,是“迎合了时代”。想来,如果落到统治者眼里,多“好看”不敢说,也肯定不至于“难看”。如是,则很可能受到“自上”的首肯甚至推崇,再“化合”我们民族普遍的对于“英雄”特别是“拯救万民于兵荒马乱”的“英雄”的崇拜、渴求,传扬起来,推至高处,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三)《三国演义》的“诸葛亮情结”

尽管“贬”诸葛亮很该挨喷,但凭着执笔者的良心,该说还是得说!

就好比《水浒传》,尽写些“上面”不喜欢甚至讨厌的东西,《西游记》大谈“造反方得彻悟”,《红楼梦》干脆就是团花锦簇妆点的对吃人社会的血泪控诉,真正的“大作”、“杰作”,不仅仅是辞藻的堆砌,而必定怀着愤世忧民的良知与悲悯、打碎灵霄的勇气与决绝。

而与之“比肩”、并立“四大名著”之列的《三国演义》,除了上述“时势背景”,最主要的聚焦,是勾勒了“布衣儒子”的神话。主角,就是至今仍是“民族智慧化身”般存在的诸葛亮。甚至,都可以这样来形容《三国演义》——讲了三个段落,一是诸葛亮因何“出世”,二是“诸葛亮改变时代”,三是“没有了诸葛亮会怎样”。

一句“臣本布衣”,不知魅惑了多少“布衣儒子”!很大程度上,包括小说作者在内的历代万千“儒生”和自以为是“儒生”的人,对于诸葛亮的膜拜、推崇,都跟这“布衣”二字脱不开干系!其中暗含的逻辑是这样的:诸葛亮是布衣,却有学问,即能治国安邦平天下;我也是布衣,也挺有学问的(至少“三国”或说《三国演义》看得“透透儿”的),不用费力吃苦练武,更不用冲锋陷阵地玩命,摇摇羽毛扇,就也有望成为“羽扇纶巾”的“真英雄”!至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只要遇到明主,我也是可以做到的……

把这个逻辑“倒叙”下来,就很简单了:我是没遇见“明主”,不然……潜台词:明主啊,快出现吧!出现在我面前!

最近cctv-8播出了一部古装谍战剧,名叫《风起陇西》,讲的是三国中期诸葛亮北伐过程中蜀汉和曹魏两边的情报“谍”战。故事有多少“根据”不知道,但有一点,窃以为讲得还是很有道理——诸葛亮当初“坐隆中而知天下”,是有“探子”之类的情报体系背书哒!没有那些世代为“琅琊诸葛家”服务的“探子”探回的情报,诸葛亮什么都知道不了,再大的学问,再灵光的头脑,也分析不出啥来!

这个“有道理”的“演绎”透露出一个很有趣也很挑战的意思——琅琊诸葛家,是世代“豢养”着为其“服务”的“探子”群体的!

试问,哪家“布衣”,会有专门为其服务且是“世代”服务的“探子”组织?!

由此剧,不论多么虚构,都可见,今人,对于诸葛亮,开始有了新的认识,或者说,开始有胆量去“挑战”他千年不变的“人设”了!至少,在“布衣”的问题上,开始了挑战!

大概,这部剧,如同十多年前那部九十多集的《三国》,也会让“诸葛亮研究达人”和其中很以为可自比诸葛亮的那些大爷们嗤之以鼻甚或愤而怒之吧。

其实,从任何具有严肃性的历史著述(包括史籍和近现代学者的文章、著作)中,都不难发现,诸葛亮,远没有《三国演义》描述的那般睿智、全能、神奇。有人说,他作为国家最高级别的大臣,“内政”治理是很有办法也颇显建树的,但军事上却——也就那么回事儿。

这个,其实从《三国演义》里也能感觉到——小说中,不止一次提到诸葛亮其人“用兵谨慎”。天哪,谨慎!用兵——谨慎?!用兵,就是打仗;打仗,本质上就是“天大的冒险”,战争的胜利者,无一不是“冒险家”!谨慎,是跟具有强烈冒险属性的战争近乎“对立”的质素。大概,作者说“谨慎”还是“夸”,没有其他意思。主要是因为完全不懂军事,把排兵布阵当下象棋了。果真如此,则加持了“谨慎”的“用兵机谋”,都也就当热闹看罢。

也许,这么说诸葛亮,这么说《三国演义》,会让很多人不爽甚至失落。不是坏事儿!大多数时候,在大多数地方和大多数事情上,不爽、失落,都是“进步”的“前奏”。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22224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