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用户投稿

螺蛳粉会发胖吗(减肥期间吃螺蛳粉会发胖吗)

6月22日,广西举办“奋进新征程·健康广西这十年”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2012年至2021年,广西人均预期寿命从75.11岁增至78.06岁。力争到2025年,广西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

▲图/《壮乡春正好,潮起三月三》2022“三月三”文化旅游主题宣传片

在广西东部有一座山水小城,它不被大众熟知,仿佛开了0.5倍速。光滑的石板路、弯曲的老树、潺潺流水......无一不在诉说着安逸静谧的日子。

螺蛳粉会发胖吗(减肥期间吃螺蛳粉会发胖吗)

它的节奏慢如大理,古镇不输凤凰,人少景美。

这里便是广西贺州,来过这里,从此便明白了山水诗中的灵动。

2020年贺州所辖县区全部被评为“中国长寿之乡”,成为中国首个“全域长寿市”。

▲富川图/图虫@neighbors

▲钟山县清塘镇英家村全景图/红牛摄影

来了你就会懂,这里的山有多“仙”。

缓慢悠闲的云海,久违的满天星河,捧起就喝的水,全都藏在这儿。

▲姑婆山

来了你就会懂,这里的古镇有多“旧”。

千年时光不曾改变这里,人还是那群人,古镇还是那个古镇。安静秀气,就像一个久未出阁的女子。

▲图/@胖醒。

来了你就会懂,这里有多“桂林”。

喀斯特地貌,多的是,“十里画廊”、“千年骆驼”、“一线天”,来到这里处处便是桂林。

▲钟山百里水墨画廊图/黎远伟摄影

▲烟雨荷塘图/林峰摄影

来了你就会懂,这里有多舒适。

天然的自流泉,泡温泉时,远处是层层叠叠的山,近处是环绕的水雾。你在这虚实间,在这熟睡的水中,肆意呼吸着、畅快着。

来了你就会懂,这里的美食有多“够味”。

客家人酿山酿水,顺便酿出了这座城市回味无穷的美食。100元轻轻松松吃的扶墙走。

山和水、树和房

满眼皆是桃花源

/黄姚古镇/

旧村落,旧古镇,是贺州最质朴的模样。

千年的风,明清的建筑,祖祖辈辈的人,这便是穿越时间的黄姚古镇。

比凤凰古朴,比乌镇静谧的黄姚古镇,处处散发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吸引众人纷纷前往。

▲黄发俊/摄

踏入古镇,古榕树枝繁叶茂的景象映入眼帘。

据说黄姚百年以上的古树共60株,最有名的是:龙爪榕、龙门榕、变色榕、睡仙榕、石上榕和夫妻榕。

▲黄发俊/摄

古树旁边,偶尔会见到游客踮起脚尖,欢快地跳过石砖渡过浅河,心情也会莫名地好。

它的每块石墩分上下两段,上段露出水面供行走,下段隐于水中起支撑作用。打卡石跳桥别忘了数数有多少步。

▲图/@鬼马老精灵

古镇内最著名的地标莫过于历经千年的带龙桥,曾经它作为黄姚历史悠久,秀美风景的代表,入选中国特种邮票并于2016年世界旅游日当天发行。

▲黄发俊/摄

▲图/@糖Suger

仙人古井深藏于巷陌之间,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古井有5座方池相连,不论旱涝,泉水始终保持不变,方池的分工也很妙,先饮用,后洗菜洗衣。

▲仙人古井图/@胖醒。

漫步古镇,连青石板铺成的街道与小巷都是那么的古香古色。

一座城楼,一排老屋,放慢步子,细细品味古镇的一呼一吸。看着原住民朴实无华的微笑,内心回归平静。

▲黄发俊/摄

古镇新逛,古镇除了带给人历史悠久的厚重感,你会发现里面很多临街住户门前都种上花卉绿植,一种文艺的小清新,与黄姚的古韵完美的结合。

▲图/@鬼马老精灵

豆豉,木槌酥,青梅酒……漫步在黄姚的街巷中,各种各样的特色小吃总是在你的眼前晃来晃去,不过最出名的,还是要数黄姚的豆豉,走在镇上,总能闻见空气里飘散的豆豉香气。

不同于白日,夜幕下的黄姚犹如朴素的女子换上了华服。绚丽的彩灯勾勒出古镇建筑的优美线条,飞檐翘角绽放着古镇独特的魅力。

▲图/@鬼马老精灵

/富川瑶族自治县秀水村/

秀水村是一个具有1300余年历史的古村落,始建唐朝开元23年(公元733年)。

这里是地处庞、诸两岭之间的灵秀之地,从建村之始,延绵着千载不衰的风水文脉。

▲秀水村图/小红书@千惑

县志记载,唐宋元明清以来,富川出过133名科举进士,仅秀水村便占27名。

这里被誉为“中国瑶乡状元村”,2008年被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的称号。

在村里走一走,入目满眼都是名士古村的清幽韵味,深深呼吸一口,好似还能感受到过往耕读人家的诗书灵韵。

▲富川秀水村图/图虫@蝈蝈向南飞

或许是深深藏在富川小城之中,秀水村至今保存着传统的村落格局。

村里还有状元楼、古戏台、古牌坊、古泉池、古照壁等古迹,既有历史的沧桑感,同时又有现代的文艺范,随手一拍,就可以拥有点赞无数的朋友圈大片。

▲富川秀水村图/图虫@蝈蝈向南飞

街道门楼飞檐飘凤,马头立墙,古旧的砖石建筑,在岁月的洗礼中,浸染了斑驳的痕迹,弯弯绕绕的石巷小道上,长满了青苔的痕迹。

偶尔有一些老人家走动的身影,他们沧桑的脸庞上,满满都是对生活知足常乐的平和,见到外来的客人,也没有半点陌生感,亲切的笑脸上,写满了热情。

▲富川秀水村图/图虫@蝈蝈向南飞

/钟山县大田村/

大田村位于钟山县公安镇东部,距离县城约8公里,有着500多年的建村历史。

▲大田村图/贺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这里保留了83座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其中一座古戏台历史价值巨大,是贺江流域南北文化交融的重要载体和历史见证。

大田古戏台,始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呈平面“凸”字形,为砖、石、木结构。

整个戏台古朴典雅、雄伟壮观,再加上周边古树掩映、溪流环绕、稻田飘香,构成—幅恬静、和谐的秀丽画卷。

▲大田村古戏台图/贺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大田村四面都是连绵不绝的群山,村内古建、古树、荷塘与之相呼应,整个村落如同镶嵌在山间的明珠。

▲村中古树图/钟山县文化和旅游局

漫步在村中,古树、水流与行人构成一幅美妙的景色。

虽然建筑与树木早已历经岁月的洗礼,古村却依然熠熠生辉。

▲图/贺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云影仙气暗了别处

却照亮了这里

/姑婆山/

如果你想了解贺州人长寿的秘诀,就一定要来一次姑婆山。

呼吸着森林给予的高氧空气,一步步踏上石头阶梯,识得瀑布飞流直下。

停歇在古老的凉亭之中,细听除了水流与风吹树叶的沙沙声,还有时而婉转动听的鸟叫声,是画眉还是其他不知名的鸟儿在林中嬉戏。

在夏天可以坐于瀑布之下,观景山林之间,亲抚潺潺溪水,赶走炎热,感觉身心都得到了愉悦。

▲图/@糖Suger

姑婆山景区里还有一处茶园——方家茶园,你可以去体验采茶,也可以在翠绿的茶园中拍照,茶叶的清香伴着远处的雾气,一呆便就是一整天。

迎着晨间的阳光,穿梭在茶园小道,抓住拍摄光线的黄金时段,将茶园的宁静与美好在这一时间定格。

▲图/@糖Suger

茶园虽然不大,但错落有致,小茶室和拾阶而上的小路......每个瞬间都是一道靓丽风景,容易取景,还可穿上汉服,体验当一回采茶姑娘。

▲图/@胖醒。

景区内还藏有一处风景别致的雅苑——仙姑寨,它傍山依水而建,走入其中让人恍如去到江南水乡。

清波绿水,几只小鸭游过拱桥桥底,悠闲自在。逛及此处,随手一拍皆如水墨国画跳脱出镜。

▲图/@糖Suger

/西溪森林温泉/

如果不是来西溪,你永远都不会发现,在山林田野间能够有这样的舒服的融合。

占地千亩,方圆几十公里的生态森林区,在这里便是一个小“氧吧”,呆久了整个人都心旷神怡。

大大小小的天然自流泉,最高的在山顶。远处是群山,群山叠嶂,近处是无边的温泉池,40+的温度任你泡。

葱绿的青山与冒着雾气的温泉水交叠着,呼吸间是格外新鲜的空气。

广西处处是桂林

/昭平县桂江/

桂江,是漓江的下游段,漓江流入平乐县与荔浦河汇合之后,称桂江,这是昭平的大动脉,哺育、滋养着两岸的人民。

也是这条桂江,缔造了昭平不输桂林的山水风光,它既延续着从桂林一路流淌而来的妩媚婉约,也在时间的洪流之中,创造了属于自己的风采,让每一个驻留桂江岸边的人,无数次为之魂牵梦萦。

▲图/贺州潮生活V

李商隐在《昭郡》诗中,不吝赞美:桂水春犹早,昭州日正西。虎当官路斗,猿上驿楼啼。

▲白鹭游昭城

桂江风光如画,江水如青罗玉带,秀美天成,两岸青山黛绿,翠竹掩映,沿途自然景观异彩纷呈,与“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观融为一体,蔚为壮观。

它既有漓江的秀美,又有长江三峡的壮丽磅礴。

它是一首诗,一首让人“一见钟情”的爱情诗;

它也是一幅画,一幅“山清清,水碧碧,青山绿水韵依依”的百里中国画。

▲航拍桂江图/小红书@摄影师汉哥哥

在桂江的两岸,居住着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他们世代在桂江的哺育下成长起来,也将浓郁的民族风情反哺给桂江,让自然风光与人文风光交相辉映,缔造出桂江沿岸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

船游桂江上,两岸风光无限,当代诗人汪国真畅游桂江,也忍不住留下盛赞的诗句:银杉一杯飘清香,古筝一曲音绕梁。桂江支上船行远,遥看群山笑君王。

而今,江水幽幽,两岸青山依旧,碧水长流,游船江上,因江流美景而陶醉,只愿长醉不复醒……

▲昭平桂江美景登上华为手机系统锁屏封面

/钟山十里画廊/

一提到广西,就会想到桂林,桂林的山水经常让人沉醉。

但其实在广西,这里还有很多“桂林”,尤其是贺州。

▲百里水墨画廊晨曦(欧家秀)

沿着323国道进入景区,一幅巨大的山水画卷便在天地间徐徐展开。

耸立的奇峰,飘渺的云雾令人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

▲图/小红书@魏喆

这里的山峰“秀、奇、险、神”兼具,其中的公婆山奇石、伟人峰、观音山更是如此。

这里的水缓缓流淌在山间,如同画笔刻画这壮美的群山。

▲图/图虫@漓江浪子

山与水,动与静的巧妙结合,使得这画卷愈加立体,愈加显山的壮美,水的灵秀。

▲钟山十里画廊

▲图/微博@一路南风

如果说灵动的山水是大自然的恩赐,那么清幽的荷塘便是世人的杰作。

透过照片甚至可以想象出,行人在淅沥的雨中乘着一叶扁舟,撑着油纸伞,闻着阵阵荷香,欣赏两岸风光。

▲图/钟山县文化和旅游局

/富川瑶族自治县神剑石林/

神剑石林像武侠小说和影视剧里随时随地会发生一场武林决斗的地方。

▲图/小红书@千惑

喀斯特地貌创造的奇异景观,让一座座陡峭的石峰,变身一把把直至苍穹的神剑,指向青天。

奇形怪状般的石头耸立着,不管是置身其中,还是从高处俯瞰,都会让人忍不住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图/图虫@丹子336

神剑石林的美虽然是南方喀斯特地貌造就的,但它的灵秀之中,还有一种磅礴大气。

山中石质黝黑古朴,有一种质朴的沧桑感。它们在这里静立了千万年的时光,见证过岁月的变迁、大自然四季的更替。

轻轻抚一抚石山上的纹路,粗粝的触感,瞬间就让人的思绪沉浸在了久远的时光之中,似乎能感知属于它自己的传奇与力量。

▲图/图虫@丹子336

神剑石林的美,是大气磅礴的,也是刚柔并济、清新自然的。

石林之中的绿树抽出青绿色的嫩叶,丛丛花朵开在其中,旧青色的石峰与姹紫嫣红的花、翠绿的枝叶交映出了一种集清新与豪放于一体的美。

▲图/图虫@丹子336

除了粉

这里看见什么酿什么

贺州是一个长寿之乡,是一个美景之地,更是一个美食之都。如果你爱吃,一定不要错过贺州。

而客家其中较具代表性的就是酿菜,煎酿三宝(酿苦瓜、酿辣椒和酿茄子)以及黄田的扣肉,肥而不腻,入口即化。当地的小鱼虾、烧鸡以及麻椒鱼也不要错过。

/贺州酿菜/

酿菜,客家人对此情有独钟。

何谓酿,便是将一种或几种食材混合成馅料,包进另一种馅料中,或煎或蒸。

而在贺州,更是把酿发挥到了极致。地地道道的当地老饕全都是吃着酿菜长大的。

从一开始的18酿,到后来的108种酿菜,颇有一番万物皆可被酿的架势。

在贺州,最有名的酿,便属瓜花酿。

南瓜花聚满了阳光的味道,在开的正好时,被人摘下来,将肉馅塞入轻薄的花中,耐心之余,还要懂得那份巧劲。

可以放在水里咕噜噜,也可以沾些许面粉在油里滋啦啦作响。

南瓜花的香味是首先飘进鼻腔里的,松脆的油条混着滑嫩的豆腐和猪肉,又脆又清甜,贪嘴多吃几个都不会觉得腻。

以花做菜是一件极其浪漫的事情,吃花的人吃的不仅是花的香气馅的美味,更是那份怡然自得的闲适。

酿菜,仿佛把整个贺州的魂都酿了进去。

除了瓜花酿,贺州的鱼酿也是一绝。

贺州人浪漫,对吃的却也严谨。酿鱼时,酿时的材料,鱼皮的厚度全都有讲究,只有这样才能让鱼和酿完美结合。

整条鱼只保留了鱼皮鱼肉和鱼尾,在鱼皮的腹部撒上一层生粉,再将剁好的鱼肉猪肉调好塞进酿皮。

吃时,是完整的鱼形,但里面却不见鱼骨,肥而不腻,鲜美异常。

/牛肠酸/

柳州人有多喜欢吃螺蛳粉,贺州人就有多爱吃牛肠酸。

走在贺州的街头小巷,总能找到牛肠酸的身影,围坐在火炉旁四周,大冬天的吃上一口,心里身上都热乎乎的。

▲小红书??Albert是佳爷

看起来有些像麻辣烫,却与麻辣烫很不相同。里面的牛料都是跟着汤底一起熬制的,不是现烫,而是熬出了醇厚喷香的汤底。

小红书??凌励猫

有些店不沾酱汁,但有些店则会喜欢沾上酱汁,脂肪与酱料冲击,每吃一口都能感觉到撞汁的快感,酸辣咸甜都能吃到。

/黄姚豆豉/

贺州人,尤其是黄姚人,不能没有黄姚豆豉。

黑色的豆豉颗粒均匀,每一颗都乌黑发亮,豉香郁馨,走在黄姚街巷里,从街头到街尾都能闻到豆豉的清香。

黄姚豆豉历年经久,就连《本草纲目》都赞它药用价值极高。

需经历蒸豆、洗豆、发酵、洗霉、压白、晾晒6大工序,每道工序都极其复杂。

尤其是破豆时,破一次豆需要12-13簸箕,每一簸箕都有20斤的重要,需要破30多下,一轮下来就算是个身强体壮的汉子也已经汗流浃背。

夹杂着辛劳汗水而成的豆豉,每一颗都软糯糯的,不管是做鱼还是做菜时,放上一些,都能让整道菜大放异彩。

/黄田扣肉/

逢年过节,如果餐桌上一定要有一盘扣肉,那贺州人的餐桌上,一定是黄田扣肉。

中国不缺扣肉,江南的梅干菜扣肉,常州的糟扣肉还有重庆的烧白。而黄田扣肉不同的在于这是“双扣”。

两块没有切段的五花肉将芋头片包在里面形成了“双”的形状,故而有了一个很浪漫的别名,叫“情意绵绵肉”。

▲小红书??ELEVEN

入嘴时,它与其他扣肉也不太一样。

吃一口是细腻而又绵长,味道有些甜,却正符合连情意二字。如果你细品,还会尝到豆腐乳的味道,甚至还会有一股淡淡的茶香。

▲小红书??ELEVEN

贺州的美食还有很多,光酿就有108种,更别提贺州人基本都会做的贺州三宝酿。还有鸡煲皇、三黄鸡、贺州酸、三角包、盐酒鸡......

▲小红书??妖妖旅食记

如果你去到那里,吃上一次长寿簸箕宴,也算不枉来贺州!

▲小红书??妖妖旅食记

这座小城有一股不需言说的美

山美、水美、人美、食物美

能让你看到不输别处的美景

愿低调的它成为你我心头爱

部分信息来源|广西头条走着瞧旅行

综合整理|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编辑设计|罗琳黄伊莹

校对|甘维良凌雪丽

责编|雷鑫莹

总编|才巍李志雄

运营|广西文化和旅游创新发展中心

文中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做公益分享,

如有侵权,请联系文旅君删除。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21074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