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用户投稿

淋巴细胞比率偏高是什么原因(淋巴细胞比率偏低是什么原因)

“村里的医生说我得了白血病,您快帮我看看,这不可能吧……”老人苍白的脸庞布满皱纹,焦急地询问医生。

原来这位老人一直是独居,一日三餐吃得很清淡,很少吃肉。年纪渐长,牙齿松动,蔬菜烹饪的时间越来越久,通常等到煮软煮烂才开始吃。长期如此,老人的脸部毫无血色。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江千里仔细问诊,结合检查结果,判断老人不是白血病,而是营养性贫血。

淋巴细胞比率偏高是什么原因(淋巴细胞比率偏低是什么原因)

长期贫血会不会导致白血病?诱发白血病的因素有哪些?如何预防?江千里医生进行了详细解答。

白血病是一种恶性的血液系统肿瘤,也被称为血癌,可以简单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其实,白血病有上百种类型,比如热门电影《我不是药神》里提到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就是其中一种。

“恶性的白血病细胞在骨髓里大量增殖,从而导致骨髓难以造出正常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这三者分别对应贫血、感染和出血。”

“增殖持续进行,大量的白血病细胞开始从骨髓向外迁移,导致人体的肝脾、淋巴结遭到浸润,从而形成肝脏、脾脏、淋巴结肿大。情况严重时,还会进一步侵犯多个器官,比如进入大脑导致中风症状,出现嘴巴歪斜、眼睛耷拉、偏瘫等。”

因此,白血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可以囊括为11个字——贫血、感染、出血、淋巴结肿大。

贫血作为临床表现之一,可按狭义和广义进行区分。

狭义的贫血指的是脸色苍白或蜡黄、头晕、乏力、心悸,偶尔伴有耳鸣,主要是红细胞或血红蛋白数量减少;广义的贫血不仅包括红细胞或血红蛋白数量减少,白细胞和血小板也有所减少,或者血液系统受到改变。

贫血是白血病中最常见、最容易被发现的体征,60%~80%的白血病患者会出现贫血症状。

那么,贫血到了哪种程度,需要警惕白血病?

江千里总结道,胃出血、痔疮出血、女性月经失血等,同样可能导致贫血,是否与白血病有关,应综合贫血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合并有什么症状三个方面进行判断。

“因此,血常规是非常重要的诊断贫血和白血病的检查途径,有相关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明确病因。”他郑重提醒。

《国家儿童肿瘤监测年报2020》公布的数据显示,白血病是患病人数最多的儿童肿瘤,占所有肿瘤的57.21%。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的一项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近年来,儿童白血病发病率逐年上升,重庆10年间平均年增长率为19.6%。美国SEER数据显示,自1973年以来,儿童白血病的年增长率约1%。

“在35岁以下肿瘤患者群体中,白血病的比例远超其他肿瘤。35岁以上人群中,年纪越大越容易得白血病。”江千里提到,正确把握白血病的易感因素,对预防疾病有一定作用。

白血病的易感因素可分为五类,分别是物理、化学、生物、免疫、遗传。

1、物理因素,包括X射线、γ射线等电离辐射;

2、化学因素,包括部分药物、含苯的有机溶剂、有隐患的房屋装修建材;

3、生物因素,包括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

4、免疫因素,包括生活和饮食习惯、自身免疫病、获得性免疫功能障碍等导致的免疫力低下;

5、遗传因素,包括部分相关染色体异常。

“接触有害物质、使用非环保材质的饭盒、特殊工种不注意防护,都有可能增加白血病的发生率。”江医生补充道。

人们通常认为,甲醛是引发白血病的“元凶”,而甲醛最常见于房屋装修中。对此,江千里回应道,房屋的装修材料中存在甲醛和含苯类化合物,后者可能是真正导致血液病的“元凶”。

“甲醛也被称为福尔马林,我们解剖课上的尸体必须浸泡在福尔马林中,所以老师接触到的甲醛浓度比一般装修材料的浓度要高得多。但事实证明,他们发生白血病或其他肿瘤的比例并没有明显增强。”

此外,也有网友提问,家里老人购买的假玉石、经常染发是否也会引发血液病。江千里医生解释道,“其实,化学染发是否致病,取决于所使用的材料染发剂,不能一概而论。如果对大理石等物品抱持怀疑,可以找相关机构对其做放射性检测。”

“总的来说,60%~70%的白血病患者能够长期存活,部分患者长期存活率更是达到90%,甚至可以彻底痊愈。”江千里表示,白血病虽然可怕,但可防可治,甚至临床治愈,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

骨穿是白血病患者最熟悉的检查,也是很多病人害怕的检查。对此,江千里说:“不必过度恐惧,该检查需要打麻醉,且操作讲究技巧,患者可能会感到一点酸痛,但医生会尽量让患者不那么痛。”

与骨穿一样,化疗同样是病人比较抗拒的,主要是害怕副反应。

“其实,现在的化疗技术已经有很大的进步,首先化疗的靶向性较好,部分药物与高血压、糖尿病药类似,无明显毒副作用;其次,如果化疗药物引发呕吐、脱发等副作用,也有对应的止吐、止脱发药物。”他希望患者能够明白,化疗的作用必定是利大于弊的。

本文指导专家:

江千里,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谣零零计划#

[1]蔡玉丽,邹尧,陈晓娟,张丽,郭晔,杨文钰,陈玉梅,竺晓凡.982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0:371-376.

[2]国家儿童肿瘤监测年报2020,国家儿童肿瘤监测中心,2021-03-20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21064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