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新楼盘(2023年上海新楼盘供应量多少)
楼市近些天的政策着实多了些!
而且很多还是关于钱的!
要知道,钱如果足够多,放在任何行业都会引起巨大变化,房地产自不例外!
2023年上海新楼盘(2023年上海新楼盘供应量多少)
近日,碧桂园、万科、金地、龙湖、中海、保利、华润等头部房企均获得多家银行大额授信。
这对于备受流动性危机困扰的众多开发商而言,无异于冬日里的一缕暖阳。
本来,房企融资和购房者关系不大,但是,这次足足有近四万亿授信给到房企!
这其实就牵涉到一个问题:明年楼市会比今年更火么?是短期起势还是长期温吞?
购房者是今年买还是明年抢?
积分一样,首付一样,年后房价和竞争者会一样吗?
据不完全统计,近期有100多家房地产企业获得银行授信。绿城最多为4000亿元,其次是万科、碧桂园均超过3000亿元
11月23、24两日,在“第二支箭”与“第三支箭”间隙,六大国有银行纷纷发布和房企总对总战略合作的消息,并与至少17家房企签定意向性融资支持协议,两日间披露的意向性授信额度接近1.3万亿元。
其中,万科获得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各1000亿元,共3000亿元;碧桂园获得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工商银行等授信,共计1500亿元;中海、保利、华润、招商蛇口、华侨城、金地、绿城、龙湖、金辉等各有所获。
12月初,碧桂园接连与顺德农商银行等多家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据碧桂园披露,加上日前所得六大行授信,企业已获得十家银行支持,综合授信超3000亿元。
交行与近20家国有、民营房企达成战略合作并提供意向性授信合计超1万亿元;工行与12家房企提供意向性授信额度达6550亿元;12月8日,北京银行与万科、中海等8家房企展开合作,合计授信额度2500亿元……
部分银行授信情况↑
部分房企授信情况↑
据第三方统计,截至12月15日,已有超过60家银行向超过100家房企和当地民企提供意向性授信,总额度近4万亿,包括但不限于开发贷、并购贷、按揭贷、城市更新改造贷等,受益房企名单已延伸至民企以及地方优质民企。
而这,仅仅只是支持房企融资三支箭中的第一支,第二支箭”支持房企发债融资,万科以280亿元发债规模排在榜首,11月10日,交易商协会发文,受理了龙湖集团200亿元储架式注册发行;12月9日,新希望地产发债11.8亿元……
同样在11月28日,证监会决定在股权融资方面调整优化5项措施,恢复涉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及配套融资,恢复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资等,被称为第三只箭。碧桂园配股融资38.72亿元,华发拟募集资金60亿元,雅居乐配股融资7.8亿元,这是“第三支箭”支持房企股权融资落到实处的体现。
市场也给了政策利好充分的反馈,港股龙头民营房企碧桂园、龙湖、旭辉等,在几天时间内反弹翻倍,如碧桂园,在11月股价已累计上涨约200%。另一方面,A股房企也出现大幅反弹。
无论是从六大行对房企授信,还是从“第二支箭”出台后落地情况以及证监会发布“第三支箭”支持房企股权融资受益房企来看,最终受益方依然还是优质房企。
12月8日,央行上海总部会议指出,房地产企业要深刻认识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新形势,积极转变发展模式。同时强调,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金融发展稳定,对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始终坚持“房住不炒”定位,落实好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各项政策,助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12月9日A股收盘,相关板块主题均上涨。其中,房地产开发主题上涨1.78%,家用电器主题上涨2.70%。地产成分股中,深物业A、格力地产、世联行涨停。
经济学家任泽平也表示,房地产稳则经济稳,房地产大开发时代已经落幕,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经济日报也是这样定调的,房地产业在带动经济增长,稳定宏观经济基本盘方面作用明显。房地产业是支柱产业,规模大、链条长、牵涉面广,对上下游相关产业带动效应强。
12月2日碧桂园的月度管理会议上,杨国强一锤定音:“地产的曙光已经显现。”此前,碧桂园总裁莫斌还说“明年6月或可恢复”。也有机构表示,房地产有望在明年二季度显著复苏,对应居民信贷修复、社融回暖和宽信用落地。
近日,3大强二线城市,同时传来宽松的消息。
厦门放宽岛外限购要求,将岛外的限购政策调整为:
实际在厦门工作和生活的非本地户籍无住房家庭,可在岛外限购1套房。
武汉更是重磅,一位资深中介称:
房交会期间(12月8日-12月31日),武汉二环外全部解除限购,首套只需要2成首付,二套只需要3成首付,二手房可以带押过户,还可以减免住房维修基金。非武汉户籍居民可先申请购房资格再补齐6个月个税和社保。
在南京:二套房首付比例从6成降低至4成,利率最低为4.9%。同时个别区域网传放开限购,同时60岁以上购房者增加一个购房资格;
在南通:以公积金贷款次数作为住房套数,即落实只认贷不认房政策;
12月8日,据媒体报道称,佛山市祖庙、桂城、大良三个街道将解除限购
据不完全统计,近段时间以来,包括厦门、南京、南通、武汉和佛山等城市均有解除限购限制、降低购房门槛等房地产宽松政策的消息传出,而此前青岛、成都、济南等多个二线城市也已经放松限购。
12月5日,央行全面降准0.25个百分点,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
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吸收存款的时候,会把这些钱拿去投资或者放贷。央行为了管控风险,就会要求金融机构在揽储的时候,必须上交一定比例的存款。这笔钱由央行代为保管,就叫存款准备金。
降准,就是降低存款准备金,说白了,就是给了银行更多的钱可以贷款出去!虽然释放了5000亿,可能贷出去的钱可远不止5000亿了!
支持小微企业也好,稳定市场信心也罢,亦或是刺激消费也行,但总会有相当一部分资金流入房地产了!
而降准往往和降息也有关系——
招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丁安华认为:价格型调控上,明年上半年随着美联储加息进入尾声,央行降息空间将逐步打开,预计1年期MLF或调降10bp,带动1年期LPR下调10bp。
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涵认为:货币政策偏松可能进一步推进,预计未来可能会有降息,可能在明年一季度。
回到上海,上海今年除了放宽落户政策和放宽临港限购,并没有像全国其他城市一样做过多的放松。
而上海的新房和二手房则是不同的景象,新房依然火热,1-11月累计城建约8.11万套商品住宅,已经接近去年同期水平(8.44万套),而这,还是失去了两个月后的一个成果。
二手房则不然,成交量大大下滑,2022年1-11月上海二手房成交约14.61万套,远低于去年同期的26万套。
所以,如果说全国性的政策利好在明年对于上海的利好,在价格被严控的一手房市场已经不可能,但不排除装修包现状重现。
而在新房市场的挤压下,上海二手房交易则会在明年有一定幅度回升。
新一轮刺激楼市活跃度的政策浪潮或已开始!
而伴随着的最大利好,就是人员流动的全面放开!从而带来巨大的经济信心与对未来的正向预期!
2023年,即便有近4万亿资金流入楼市,但更多的是授信,而并非实质性的资金到位;而且更多的会流入头部房企;而中小房企或者已经口碑坍塌的房企,是不会拿到授信的。
而经济在短时间内很难恢复到疫情前的状态,相当多的人在三年疫情中耗费了大量的资金和对未来的信心,会变得更为小心谨慎。
但不论怎样,东风已经鼓荡起来,即便购房者难以一拥而上,但奔向售楼处的人总会多一些,对于全国而言,三四万亿的授信以及诸多利好是提振信心,对于上海而言,更会是锦上添花!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209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