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猪价走势专家分析(2023猪价走势专家分析图)
近日,官方公布了最新母猪产能数据,随之而来的就是2023年将会有超过7.8亿头生猪入市冲击生猪市场,而随着猪价走势的明朗和产能数据的公布,23年猪价走势基本“已定”。
猪肉一直是我国人民最喜欢的肉类之一,2021年我国肉类产量为8989.99万吨,其中猪肉产量为5296万吨,占到主要畜禽肉类产量的59.59%。据统计,2021年我国人均猪肉消费量为35-40公斤,每人每天的猪肉消费量为90g左右,约等于两个小鸡蛋大小的肉块。
但最近一段时间,猪肉“不香”了,农业农村部公布2022年10月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为2097万头,环比下降0.6%,同比下降30.6%,也就是说今年10月份,全国人民猪肉消费量比去年少了接近三分之一。那是什么原因导致猪肉“不香”了呢?
2023猪价走势专家分析(2023猪价走势专家分析图)
猪肉价格过高,消费者对“高价猪肉”的抵触情绪增强,使得市场猪肉消费总量本身就不理想。而疫情又影响了终端餐饮消费,再加上今年整体气温偏高,11月中下旬就应该到来的南方腌腊利好被延迟,致使市场猪肉消费持续低迷。
更糟的是,本身11月出栏生猪数量对应的就是2022年5、6月份的新生仔猪数量,今年5、6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触底反弹,高于4100万头我国能繁母猪存栏的保有量,加上当时天气晴好,仔猪成活率高,11月可供出栏生猪数量处于相对高位。而今年7、8月份不少养殖户过度看好后市价格,不理性压栏惜售,叠加二次育肥户的进场,让9、10月份就要出栏的猪被集中到11月出栏。
需减供增的背景下,养殖户“遭殃”,生猪养殖利润从头均1500元左右直接被腰斩。部分二次育肥养殖户甚至面临亏损。
近期降温,南方腌腊开始启动,加上猪肉价格下降后,消费者对猪肉价格的接受度提高,猪市迎来好转,近期猪价止跌趋稳,部分地区还迎来了上涨行情。猪价一涨,养殖户又兴奋了起来,又开始看好后市价格。但笔者认为猪价的温度仅是生猪市场对当前猪价的一个“再适应”过程,“再适应”过后猪价大概率还会在供应端处于高位的影响下而继续步入下跌之路。基本逻辑有如下几个:
官方在12月1日公布了2022年10月末,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379万头,达到了4100万头保有量的106.8%,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增长0.4%,同比增长0.7%,母猪存栏量也实现了连续6个月的增长,相比今年4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的最低谷4177万头,增加了200多万头。如果按照一头母猪一年提供肥猪数量18头来计算,这200多万头母猪可新增肥猪3600万头,而4379万头能繁母猪一年提供的可供出栏的生猪数量超过7.8亿头。
受生猪养殖周期的影响,当前的能繁母猪存栏量对应的是明年5-9月的出栏生猪数量,也就是说明年下半年可供出栏生猪数量将会处于高位,市场行情堪忧。因为对应当前出栏生猪数量的能繁母猪存栏量是在今年的一、二月份,而当时的能繁母猪存栏量仅为4290万头,相比当前要少89万头,少89万头猪,猪价就已经下降这么多了,更何况多89万头,明年养殖户堪忧。
“忧”的显然不仅仅是明年的生猪供应量增加,还有饲料价格的上涨。最近两年,受豆粕、玉米等饲料原料价格上涨的影响,猪饲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当前的生猪养殖场成本高达8.5-9元,就是猪饲料价格上涨的结果。
综合分析,2023年的生猪价格,上半年虽然产能处于相对低位,但消费低迷,价格大概率会在当前11元的水平上继续下降,到了3、4月份甚至有可能跌至成本线上下。下半年消费量会逐渐好转,但是今年增加的能繁母猪产能将会陆续释放,预计猪价会回升到10-11元水平。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205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