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用户投稿

平仄口诀对照表(七律诗格律平仄口诀)

平仄

平仄口诀对照表(七律诗格律平仄口诀)

学习古诗方法

古代汉语中的四声,和现代汉语中的四个声调,并不相同,对比如下:

古代“平声”,在普通话中被分解为阴平及阳平(第一声、第二声);

古代“上声”,在普通话中一部分仍是上声(第三声),一部分变为去声(第四声);

古代“去声”,保持为普通话中的去声(第四声);

古代“入声”,普通话中已不存在,被分别给了(第一、二、三、四声)。

古今音调四声对比

平仄,是古典诗词格律中的一个术语。在古诗词中,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仄,按字义解释,就是不平的意思。

在古代,平声的字,是声音高且平而长,从头到尾不升不降;仄声的字,读音不平,有上升下降和短促拐弯,这样就形成了两大类型。

押韵

1.平仄在本句中的交替。

2.平仄在对句中的对立。这种平仄的规则,在律诗表现的尤其明显。

以毛主席七律《长征》诗第五、六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为例。这两句诗的平仄分别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毛主席七律《长征》

一是在本句上,每两个字为一个节奏。平起句,平平后面接着是仄仄,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最后一个又是仄。仄起句,仄仄后面接着是平平,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最后一个又是平。这就是平仄的交替。

二是在对句上,"金沙"对"大渡",是平平对仄仄,"水拍"对"桥横",是仄仄对平平,"云崖"对"铁索",是平平对仄仄,"暖"对"寒",是仄对平。这就是平仄的对立。

平仄特点

杜甫七绝《绝句》

读诗知意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20514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