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用户投稿

秋天叠字诗句(叠字诗句大全)

凭栏处,不见伊人,相思凄苦;

秋风起,念君千里,鸿雁难书。

我想,秋天是适合思念的。

秋天叠字诗句(叠字诗句大全)

天涯倦客,边城浪子,在一叶扁舟里,从一片落叶上,思念远方的恋人,思念故乡的亲人,思念不能归去的故乡......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几许落寞,几分萧索,沦落天涯。

所以秋,在元曲中,总是那么的婉转缠绵,如同秦淮河畔,游船画舫里,悠悠荡漾的小曲......

下面这首元曲,题目为《水仙子·夜雨》,通篇不见一个“雨”字,却将秋雨下的夜景,写得栩栩如生;将秋雨带来的愁苦与思念,写得凄婉感人。

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元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译文

夜雨一点点打在梧桐叶上,秋意也渐渐浓了。芭蕉叶上的每一滴雨声,都惹人愁思不断。

半夜时分梦里回到了故乡。醒来只见灯花垂落,一盘残棋还未收拾。

可叹啊,我孤单地留滞在新丰的旅馆里。靠在枕边,十年的经历,远在江南的双亲,都浮上心头。

徐再思(约1280~1330),字德可,号甜斋(有的资料中其号为"甜齐"),浙江嘉兴人,元代著名散曲作家,生平事迹不详。曾任嘉兴路吏。因喜食甘饴,故号甜斋。生卒年不详,与贯云石为同时代人,今存所作散曲小令100余首。作品与当时自号酸斋的贯云石齐名,称为"酸甜乐府"。后人任讷又将二人散曲合为一编,世称《酸甜乐府》,收有他的小令103首。

在这首写羁旅愁思的小令里,作者以“夜雨”为题,通篇却不见一个雨字,却写出了千回百转的思乡之情。

开篇写: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点明了时间、环境、又照应了题目,更交代了此曲的感情基调。

梧桐叶落,飒飒声响,这是秋天特有的景色;雨打芭蕉,声音清晰而杂乱,如此便与寂寥的旅人的愁绪自然和谐地共鸣起来,仿佛打在心上,千愁万苦,如雨点密集而下,创造了无限凄凉的环境。雨,并未出现在字里行间,却能“听”出来。给秋以声,给芭蕉以愁,借“雨”写“愁”。

接着连用两个“三更”,以点出“归梦”之难成:由于万千愁绪,以致夜不能寐。归乡之梦又为作者平添了一份乡愁,故“归梦”两字承上启下,既补叙了愁因,又为下文梦醒的描写作了必要的铺垫。

“落灯花棋未收”,此时方转为视觉,从视觉来渲染乡愁。这是化用宋代诗人赵师秀《约客》的诗: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下棋是为排遣愁闷,然因为无趣而懒于收捡,可见是心中愁闷,故而才有了下文的悲叹。因此,“落灯花棋未收”是由景向情过渡句,接“三更”时分,引出更深喟叹。

“叹新丰逆旅淹留。”此句写出了客居他乡的情愁。一个“叹”字,把自己羁旅异乡的孤寂,怀才不遇的愁闷,尽收其中。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作者躺在床上,回想起十年来孤身一人漂泊在外的种种往事,年迈的父母远在江南,自己不但未尽孝,反倒让二老担忧,如今功名也未成。孤寂、怨恨、自责、思亲等种种愁苦,都凝结为“都到心头”四字,道出了深秋夜雨时心头愁苦的具体内容。

作者笔下,秋雨绵绵,梧桐声声,雨打芭蕉,愁滴心头,归期无定,思乡情长,无限惆怅,无限感慨,全都浸透在字里行间。曲中层层递进,以最少的数词来包涵着最大的容量,细腻真切地表达了羁旅惆怅、光阴易逝的感慨,道出了因思乡而断肠的情怀,可以说曲因数字而有生趣,数字因曲而灵动。

这也是徐再思惯用的重词叠字手法,比如“一声”、“一点”、“三更”、“十”、“二”等,给人以回环复沓,一咏三叹之感。这一点在他的另外一首曲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九分恩爱九分忧,两处相思两处愁,十年迤逗十年受。几遍成几遍休,半点事半点惭羞。三秋恨三秋感旧,三春怨三春病酒,一世害一世风流。

([双调]《水仙子·春情》)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

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这首词也正是借助数字对秋色的描写,将所写的“秋雨”通过这些数字展现在我们面

前,借景抒情、寓言写物、情景交融,真切地吐露了游子“旅思”之情。

全词不仅语美,意也很美,一定要收藏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20444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