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用户投稿

2023国考青海职位表(2021年国考青海职位表)

职位设置偏重面向高校应届毕业生及基层单位

国考持续升温2023年招录人数再创新高

2023国考青海职位表(2021年国考青海职位表)

一年一度的国考备受关注。截至2022年11月2日9点,2023年度国考全国有181.6万人报名,141.6万人通过审查;仍有192个职位无人报名,335个职位审查通过为零;全国平均竞争比38.2:1,职位最大竞争比是4512:1。而2023年度国考计划招录3.71万人,比上年增加5858人,扩招比例达18.75%,创历史新高。

招录创下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国考已是连续第四年扩招。从职位分布观察,2023年度国考招录职位主要集中在税务、消防、海关、铁路公安等系统,而扩招主力则来自“招录大户”税务系统,招录人数相较上年增加4985人。

据国家公务员局官网显示,2023年度国考将持续推进分类分级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内容根据公务员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不同职位类别、不同层级机关特点分为3类,分别适用于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和行政执法类职位。其中,行政执法类职位共计划招录人数30704人,覆盖13400个职位,人数占比为82.76%,职位占比为75.9%。

从招录偏好来看,2023年度国考职位设置偏重面向高校应届毕业生。在过去三年国考中,为应届生提供的岗位占比在45%—60%之间。共设置2.5万个计划专门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约占总招录人数的67%。在工作经历要求上,共有15019个国考职位不限制工作经历,计划招录32731人,占总职位数的85.07%、总人数的88.22%。

除了应届毕业生,2023年度国考还坚持重视基层的导向。岗位中有近2.8万个计划补充到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艰苦边远地区基层机关职位结合实际采取了降低学历要求、放宽专业条件、不限制工作年限和经历等措施降低进入门槛,进一步充实基层公务员队伍。为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积极投身国防事业,设置3000余个计划定向招录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和在军队服役5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

在专业要求上,本次国考招录中共有17626个职位设置了专业需求,计划招录37054人。其中,经济类、金融类、计算机类、统计类、法学类专业的人才需求量最大,招录人数均过万。仅29个职位不限制专业,共计划招录46人。

据中公教育提供的关于2023国考数据分析显示,学历维度上,2023国考招录要求全部为大专及以上学历,并根据岗位需求设定了学历层级。其中,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岗位共有11610个,招录人数为25856人,是2023国考的招录主流。

职位竞争冷热不一

从报名情况来看,部分报名热度较高的职位,其竞争程度已经超过“千里挑一”。例如,青海省税务局曲麻莱县税务局“一级行政执法员(三)”一职,稳居报考热度第一。该职位本次招考仅计划招录1人,学历要求为大专及以上,专业要求数学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等学科,对报考者服务基层项目工作经历和基层工作最低年限无限制。该职位虽属于“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职位”,但截至11月1日20时,该职位报名审查通过人数已达4512人,报名待审查人数达337人。

在一些岗位报考热度不断上升的同时,也有部分岗位目前报名停留在个位数,甚至是“零报考”。比如,广东海事局云浮海事局“一级行政执法员”一职,截至10月27日20时,审查通过1人,待审查人数为0;到了11月1日20时,报名数据依然没有发生变化。再比如,上海海关“物控查检四级主办及以下”一职,工作地点为上海市黄浦区,从10月25日8时报名开始,截至10月27日20时,待审查人数与审查通过人数皆为0。

据国家公务员局官网公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11月1日15点,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名人数较少职位共有2040个,招录4549人,其中过审人数为0的职位超400个。

据了解,竞争激烈的岗位在限制条件上表现出共性——这些岗位大都限制条件少,比如不限专业、学历、基层工作年限等,报名门槛较低,报名条件越宽松,报的人就越多。其中,国税系统岗位占五成,主要原因是该类岗位工作地点大多为经济发达地区,薪资收入水平高、交通便利、工作环境优越等。而报考冷门的则往往是招考条件要求较高,考生报考条件无法匹配,或者同等条件下有更好的职位选择。

对于职位选择,专家认为,2023年应届毕业生应珍惜国家给予应届生招录特殊倾斜的机会,选择与自己专业契合度高、竞争力相匹配的职位,这样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增加成功的概率。

国考持续升温背后

对于近年来国考持续的“升温”,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公务员工作稳定、收入较高,历来是“热门”。知名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则表示,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抱着“报名了再说”的心态,但报名之后因准备不足等原因放弃考试。

对此,专家建议大学生不要盲目报考,要针对自己的情况、自己的意向,虽然公务员的工作稳定,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此外,由于近几年公务员报考持续升温,竞争异常激烈。因此,若真有意报考,则需要制订计划,认真复习,这需要花费很多时间,也会因此失去很多其他工作机会,所以在报考前需要三思而后行。

国考竞争也在变得越来越激烈。对此,华图教育研究院专家刘有珍分析称:“2023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再次增多,预计将会达到1174万,相比2022年增加约100万人。应届生就业压力较大,且应届生在国考中的优势进一步增加。此外,互联网企业裁员导致人才流入市场,失业人员也会选择考公务员。”

专家表示,一方面,与其他职业相比,公务员相对而言比较稳定;另一方面,公务员职业的社会地位与社会威望较高,工资待遇、社会福利和保障方面都较为稳定,这是公务员职业吸引高校学生的突出优势。

也有观点对“国考热”提出了担忧。有专家认为,“国考热”是国家重视管理人才筛选和培养的必然结果,从大的方面来看,并没有什么值得担忧的。同时,高校应该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特别是能够在科研方面、在高尖端方面实现突破的顶尖人才。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20439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