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
又是一年春天,正值毛泽东提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51周年之际,我来到了雷锋的故乡——长沙市雷锋镇雷锋村。我要看看我们的好榜样——雷锋的故乡。
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
一
4月11日早上7点,我从长沙市区中心的蔡锷中路转乘了两次公交车后,来到了长沙市西郊雷锋镇的雷锋汽车站。
经打听,出车站过马路往北走大约10分钟,就能看到“雷锋纪念馆”。
雷锋村的人不骗人。我走过站前马路往北走,大约一百米远的左侧路旁,就立着“雷锋纪念馆”的指示牌。从那里右转,前面不远处是一座大院门。
进了高大宽阔的院大门,视野一下子开阔起来。宽敞的广场中央立着一尊高大的塑像。不用看介绍,我就知道这是我们要学习的好榜样雷锋。
瞩目塑像。他身穿军装,头戴军帽,身后背着枪,目视前方,英姿焕发。
走到塑像前,看到塑像底座闪烁着两个大大的字——“雷锋”。底座上还有介绍:雷锋塑像全部由麻石制成,通高5米,基座高3米,目的是纪念1963年3月5日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的发表。
我想,多年来,雷锋的塑像照耀了多少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凭吊者啊。
面对这位年轻的共产主义战士,我的脑海立即回到过去学雷锋的那段岁月。
1963年春天全国开始学习雷锋的时候,我正在小学六年级最后一个学期读书。雷锋的形象就在我少年的心灵里渐渐清晰、渐渐高大。
此后我当了教师,便经常教学生唱“学习雷锋好榜样”那首歌。每年三月的“学雷锋”活动,我便带领学生到社会上去做好事,让学习雷锋的口号付诸行动。我还曾经成为学习雷锋活动的积极分子呢。至今,我还一直保存着《雷锋的故事》以及《雷锋日记》等书籍。
二
雷锋塑像身后远处的一座建筑造型似一面旗帜,正面墙上是“雷锋纪念馆”几个金色大字。
进入纪念馆正厅,又有一尊1米多高的雷锋半身塑像映入眼帘。
塑像身后正面墙上是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七个金色手书大字,在紫红绒布的衬托下闪闪发光。
两旁的墙壁上分别悬挂着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叶剑英、邓小平、陈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手迹。
之后,我走进雷锋生平事迹陈列室。看“前言”,知道这里是以雷锋不同时期写的日记为线索,集中展示雷锋同志的成长过程及雷锋精神的形成过程,就是以雷锋同志“四种精神”为线索布展。
我认真地瞻仰着。展馆中收藏有雷锋生前亲友、战友、同事、领导提供的有价值的实物20多件,包括雷锋日记等在内的捐赠、复制、仿制的各类展品400多件;还有湖南文艺界名流为纪念馆创作的一批以雷锋为题材的艺术品,包括雕塑、油画、书法等。
我瞻仰了他的生平事迹,浏览着这些实实在在的纪念物品,看到了他的日记、照片,阅读着介绍他的一组组文字,我脑海中记忆犹新的雷锋的经历,便一幕幕闪现出来。
三
1940年12月18日,雷锋原名雷振兴,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雷锋镇简家塘一户贫苦农民家里。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
雷锋3岁那年冬天年关时,爷爷雷新庭被地主逼债死去。父亲雷明亮遭到国民党兵与日寇毒打而去世。雷锋的哥哥雷正德十二岁当童工得了肺结核死去,弟弟也因为饥饿而夭折。
雷锋6岁的时候,家里只剩下了他和妈妈两个人。雷锋的父亲死后,雷锋的母亲被地主唐四滚凌辱而自尽。就这样,雷锋在不到七岁时就成了孤儿。邻居家的六叔奶奶收养了他。
解放后的1950年,雷锋当了儿童团团长。乡政府供他免费读书。1956年夏天他小学毕业后在乡政府当了通信员,不久调到望城县委当公务员,被评为机关模范工作者。
1957年,他加入共青团。1958年9月,雷锋响应号召到辽宁鞍山当了一名推土机手。1959年12月国家征兵开始,雷锋虽然身高与体重均不符合征兵条件,但由于他政治素质过硬和有经验技术,被破例批准入伍。
1960年1月8日,雷锋入伍后来到辽宁省营口新兵连,被分配到运输连当驾驶员,一个月后成为新兵中一名合格的汽车驾驶员,不久后任班长。
1962年8月15日上午8点多钟,由于一次意外汽车事故,雷锋颅骨损伤,脑颅出血,不幸去世。那时,他年仅22岁。
四
当雷锋殉职的消息传来,沈阳市几万人涌到部队,想最后见一眼雷锋。
原本准备在部队举行的追悼会,因要求参加的群众太多,不得不改成全市公祭。十万人为一个22岁的普通士兵洒泪送行,并护送灵柩到烈士陵园。
一个年仅22岁的普通一兵,为什们能牵动这么多人的心?他的感人事迹数不胜数。他从工作开始,就无数次做好事,多次立功,被评为节约标兵和模范共青团员。1960年11月9日,雷锋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这期间与此后,他的先进事迹与荣誉逐渐被宣传弘扬,成为国人当时口口相传的故事。我这里就不赘述。
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回答道:“我叫解放军,家就住在中国。”
“我可怎么感谢你呀!”“不要感谢我,应该感谢党和毛主席啊!”
问他为什么来参加义务劳动,叫什么,哪个部队的。他说:“我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从来不留自己的姓名。
雷锋被誉为一位可敬的“傻子”。他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光荣应该归于党,归于热情帮助我的同志,至于我个人做的工作,那是太少了,我这么一点点贡献,比起对我的要求和期望还是非常不够的……”
雷锋日记里还有许多警句式的语言,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成为激励后人的座右铭: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我愿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五
雷锋的影响深远。他的一生虽然只经历了21个花开的季节。可是他的模范事迹和高尚思想却在军内外和全国各地各界各业产生了巨大影响。1963年1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班为“雷锋班”。
1963年3月2日出版的《中国青年》杂志在学习雷锋专辑中刊登了毛泽东、周恩来的题词,董必武、郭沫若、罗瑞卿、谢觉哉等写的诗和文章。
自从1963年3月5日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雷锋题词及发表号召后,每年的3月5日都成为指定的“学雷锋日”。党和政府引领全中国掀起了学习雷锋精神的热潮,雷锋的名字很快响遍全国。
他的英雄模范事迹也很快成为了“雷锋精神”。他的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即共产主义人生观或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就是政治上紧跟共产党,工作努力,日常生活中主动帮助别人、勤俭节约。
是的,他的精神依然在激励人们那颗朝气蓬勃的心灵。雷锋精神,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驿站,也是全人类的永恒精神驿站。
是的,雷锋精神是矗立在人们心中的一座丰碑,他的精神不管在什么年代都不会过时。
一些文学艺术家们竞相歌颂赞美雷锋精神。贺敬之的《雷锋之歌》曾传遍九州大地;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和“接过雷锋的枪,雷锋是我们的好榜样”的昂扬旋律更是响遍了祖国大地;一些影视作品如电影《雷锋》、《雷锋在营口》,以及后来的《离开雷锋的日子》等等,都在告诫国人不忘雷锋。
新华网2010年3月5日报道:据不完全之统计,中国至少已经有21所雷锋小学,它们以雷锋的名字直接命名。
六
走出湖南“雷锋纪念馆”,回头再看看这座很朴实的建筑。我脑海中又浮现出了她的一些数据:自1968年开馆迄今,已接待来自全国各地和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朋友1150多万人(次)。
不用说,她为宣传弘扬雷锋精神,推进两个文明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使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永垂不朽!
回到雷锋纪念馆前面的雷锋雕像,我自然又一次注目多时。我知道,她已成为标志性雕塑,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参观者都要争相与之合影的。“背枪的雷锋”必然成为人们记忆中的经典形象。
他的形象,使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纯朴而火热的年代。
雷锋的“螺丝钉”精神,曾经对我有极大的影响和鼓舞。我在工作和学习中,一直学着雷锋的样子,挤时间认真学习,刻苦钻研业务,努力做一个有能力的人!我把工作和学习看成一种乐趣。当年我周围的一些人也曾经说我是雷锋式的傻子。我自以为荣。
是啊,曾几何时,我和许多人一样,因为他的名字而热血沸腾,把他的日记反复捧读并决定恪守一生,在言行上努力按照他的榜样去做。
时隔半个世纪之久,我仍然没有忘记他,没有忘记他那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
有人说雷锋精神过时了,这是无稽之谈!
说他永远活在人们心中,我觉得一点不夸张。
斗转星移,虽然今日已不是当年的形势,那个火热的年代已然远去。
但是,参观完雷锋纪念馆之后,我最重要的感受认为:雷锋永远是中华儿女的前行楷模!我们的好榜样!
2014年4月11日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204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