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用户投稿

君向潇湘我向秦什么意思(君向潇湘我向秦上一句)

愁多难得寐,展转读书床。不是旅人病,岂知秋夜长。归乡凭远梦,无梦更思乡。枕上移窗月,分明是泪光。

君向潇湘我向秦什么意思(君向潇湘我向秦上一句)

【作者简介】周朴(?-878),浙江桐庐人,不从入伍为黄巢所杀。

【主题】写羁旅之思。

一阵风来一阵沙,有人行处没人家。黄河九曲冰先合,紫塞三春不见花。【主题】记叙了边塞的荒凉凋敝。

【注释】《162》沙作砂。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作者简介】崔道融(?-907),湖北荆州人,官至永嘉县令。

【主题】对西施误国的辩解。

【注释】陷:落得,承担。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主题】写农民趁雨半夜抢耕抢种的情形。

【注释】白:白茫茫,即积雨。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主题】写出山区遇雨的情形。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主题】捕捉一刹那间生活小事,刻画热情、淳朴、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形象。【注释】却:后退,引申为拉开。关:门闩。

买得晨鸡共鸡语:常时不用等闲鸣。深山月黑风雨夜,欲近晓天啼一声。

【主题】对鸡给予厚望,有双关的含义。

【注释】等闲鸣:平常的鸣叫。

【作者简介】严恽,浙江吴兴人。

【主题】由落花引起时光飞逝慨叹。

【注释】冉冉:渐进的样子。

共惜流年留不得,且环流水醉流杯。无情红艳年年盛,不恨凋零却恨开。

【主题】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注释】杜牧和友人的诗。且环句:指曲水流觞。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作者简介】李冶(?-784),字季兰。浙江吴兴女道士。上诗叛将朱沚而被杀。刘长卿称之:女中诗豪。

【主题】前三句为最后一句作铺垫,阐明夫妻之间关系最难处,要么好是一个人,要么形同陌路。

【注释】至:最。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主题】以人喻月,以月形人,表达相思之情。

【注释】层城:古代神话谓昆仑山有层城九重。后也用以比喻高大的城阙。

【主题】一首思念情人的诗。

无才多病分龙钟,不料虚名达九重。仰愧弹冠上华发,多惭拂镜理衰容。驰心北阙随芳草,极目南山望旧峰。桂树不能留野客,沙鸥出浦谩相逢。

【主题】唐玄宗命年逾不惑的李冶赴京都,她为难得的殊荣而惊喜,又为自己衰容而伤感。

【注释】分(fèn):料想。弹冠:喜庆,表明自己道士身份。桂树句:山中桂树不能留住自己进宫脚步,未来好比出浦沙鸥朋友间相逢不易。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作者简介】鱼玄机(844-868),字幼微,陕西西安人,李亿妾,后杀婢女获罪。

【主题】高度概括封建社会中妇女普遍不幸的遭遇,喊出被侮辱被损害妇女痛苦的心声。

【注释】《81》作有情。

今日喜时闻喜鹊,昨宵灯下拜灯花。

焚香出户迎潘岳,不羡牵牛织女家。

【主题】对李亿爱情滋润的满足。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主题】被李亿抛弃后的无尽期盼。

云峰满目放春晴,历历银钩指下生。

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

【主题】抒发满怀雄才大志,却无法与须眉争雄的怅然心情。

【注释】历历:分明可数,清晰貌。银钩:比喻遒媚刚劲的书法。

自叹多情是足愁,况当风月满庭秋。

洞房偏与更声近,夜夜灯前欲白头。

【主题】表达女子思念丈夫的惆怅。

【注释】足愁:最为愁苦的情形。《32》作秋思。

靡芜盈手泣斜晖,闻道邻家夫婿归。

别日南鸿才北去,今朝北雁又南飞。

春来秋去相思在,秋去春来信息稀。

扃闭朱门人不到,砧声何事透罗帏。

【主题】表现出女子孤零零一人黯然神伤的情绪。

【注释】靡芜:草名,古乐府《上山采靡芜》表弃妇哀怨之情。扃(jiōng):门窗的插关。

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载儿夫婿去,经岁又经年。

【作者简介】刘采春,生卒年不详,江苏省淮安人,伶人周季崇的妻子。她擅长参军戏,又会唱歌,深受元稹的赏识。

【主题】写对丈夫的盼望和关切。

【注释】生:甚,深。绍兴人,伶工之妻。元稹赏识。《111》作佚名。

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

【主题】写对丈夫的盼望和关切。

【主题】写夫婿逐利而去,行踪无定。

昨日胜今日,今年老去年。黄河清有日,白发黑无缘。

【主题】写空守闺房的绝望。

蓬鬓荆钗世所稀,布裙犹是嫁时衣。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底不归。

【作者简介】葛鸦儿,唐代女诗人。

【主题】写农家妇女对丈夫的思念。

【注释】好种:正播种时。胡麻即芝麻传言夫妻合种才丰收。谚语“长老种芝麻——未见得。”《162》作者为河北士人《待妻答诗》。《41》《28》底不归作不见归。

卜得上峡日,秋江风浪多。巴陵一夜雨,肠断木兰歌。

【主题】写占卜不吉利后女子心中的凄凉。

【注释】木兰歌即《木兰诗》。

惆怅人间万事违,两人同去一人归。生憎平望亭前水,忍照鸳鸯相背飞。

【主题】对友人离去的惆怅之情。

【注释】平望亭:吴江上的驿亭。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作者简介】金昌绪,浙江杭州人。

【主题】少妇思念戍边丈夫的渴望。

【注释】有版本音读(ní),根据现代音标,不妥。

劝君金屈卮,满酌不须辞。花发多风雨,人生足别离。

【主题】一首祝酒诗。置酒为朋友送行,以表慰勉之意。

【注释】金屈卮(zhī):名贵酒器。《5》作者为于武陵。

连晓寝衣冷,开帷霜露凝。风吹昨夜泪,一片枕前冰。

【作者简介】刘沧,山东宁阳人,官至龙门县令。

【主题】一首闺怨诗。

【注释】《215》作者为徐州刘商,弃官为道士。

此地曾经翠辇过,浮云流水竟如何。

香销南国美人尽,怨入东风芳草多。

残柳宫前空露叶,夕阳川上浩烟波。

行人遥起广陵思,古渡月明闻棹歌。

【主题】借咏隋炀帝行宫,讽喻时政。

【注释】浮云句:浮云流水也赶不上亡国速度。《162》竟作竞。

六代兴衰曾此地,西风露泣白蘋花。

烟波浩渺空亡国,杨柳萧条有几家。

楚塞秋光晴入树,浙江残雨晚生霞。

凄凉处处渔樵路,鸟去人归山影斜。

【主题】刘沧名作,以衰败的情景写衰败的末世情怀。

渭水故都秦二世,咸原秋草汉诸陵。

天空绝塞闻边雁,叶尽孤村见夜灯。风景苍苍多少恨,寒山半出白云层。

【主题】感叹昔日王朝兴衰。

【注释】《18》夜作水。半作高。

【主题】对邺都荒凉景色的描写。

大海波涛浅,小人方寸深。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

【作者简介】杜荀鹤(846-904),安徽池州人。任翰林学士五日而卒。杜荀鹤体特点:其诗语言通俗、风格清新,

【主题】对人心叵测的感慨。

【注释】《32》死作必。

朝喜花艳春,暮悲花委尘。不悲花落早,悲妾似花身。

【主题】以花比人,表现自己身世的可怜。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主题】揭示宫女得宠不在容貌与文人得志不靠才学的事实。

【注释】若:怎。越溪女:选入宫的女子。《58》《51》《81》《84》《111》《117》《162》。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主题】借友人描绘苏州风貌的诗。

【注释】未眠月:月下未眠。

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有园多种橘,无水不生莲。

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

【主题】一首向友人介绍吴越美好风光的送行诗。

世间何事好,最好莫过诗。一句我自得,四方人已知。生应无辍日,死是不吟时。始拟归山去,林泉道在兹。

【主题】在诗歌创作上倡导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对面不相见,用心同用兵。算人常欲杀,顾己自贪生。得势侵吞远,乘危打劫赢。有时逢敌手,当局到深更。

【主题】对弈者精彩写照。

无况青春有恨身,眼前花似梦中春。浮生七十今三十,已是人间半世人。

【主题】对春光流逝的慨叹。

【注释】无况:无限。《32》作青春,有的作青云。

一更更尽到三更,吟破离心句不成。数树秋风满庭月,忆君时复下阶行。

【主题】写思念之情真切而且有传神之妙。

粝食粗衣随分过,堆金积帛欲如何。

百年身后一丘土,贫富高低争几多。

【主题】提醒人们不用计较贫富高低,人生更要自得其乐。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主题】咏颂小松,批评不重视新生事物、不发现培养人才的想象。

去岁曾经此县城,县民无口不冤声。

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

【主题】深刻揭露官吏的幸福是建在人民痛苦之上的事实。

粉色全无饥色加,岂知人世有荣华。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苎麻。

【主题】以养蚕妇的口吻,向不合理的社会发出控诉。

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瓯篷底独斟时。醉来睡着无人唤,流下前溪也不知。

【主题】表达作者随遇而安、闲适自怡情的生活乐趣。

【注释】《162》溪作滩。

枿坐云游出世尘,兼无瓶钵可随身。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主题】对高僧了无牵挂的羡慕。

【注释】枿(niè)坐:枯坐。枿:树木砍去后留下的树桩子。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主题】警示顺境更容易发生问题。

【注释】兢慎:小心谨慎。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主题】反映动乱时期的民生状态。

【注释】此诗又名《时世行》。

握手相看谁敢言,军家刀剑在腰边。遍收宝货无藏处,乱杀平人不怕天。古寺拆为修寨木,荒坟开作甃城砖。郡侯逐出浑闲事,正是銮舆幸蜀年。

【主题】写唐朝官军暴行。

【注释】甃(zhòu):砖砌。浑:简直。郡侯句:郡侯被逐,皇帝蒙尘。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主题】乱世中勉励读书。

【注释】何事:为什么。居穷道不穷:处于穷困之境仍要注重修养。案:几案。惰:懈怠。

分应天与吟诗老,如此兵戈不废诗。生在世间人不识,死于泉下鬼应知。啼花蜀鸟春同苦,叫雪巴猿昼共饥。今日逢君惜分手,一枝何校一年迟。

【主题】对张员外的高度赞扬。

酒瓮琴书伴病身,熟谙时事乐于贫。

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

诗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

平生肺腑无言处,白发吾唐一逸人。

【主题】作者的自白,表达怀才不遇、走投无路的困境及内心的烦恼。

【注释】窃禄人:尸位素餐。诗旨:诗的意旨。救物:拯救百姓。奈:无奈。值:遇。吾唐:唐人称本朝。逸人:避世隐居者。

南来北去二三年,年去年来两鬓斑。举世尽从愁里老,谁人肯向死前闲。渔舟火影寒归浦,驿路铃声夜过山。身事未成归未得,听猿鞭马入长安。

【主题】表达诗人想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因年事已高而一事无成的叹息。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作者简介】秦韬玉,陕西西安人,官至神策军判官。

【主题】写一个未嫁贫女的独白,倾诉她抑郁惆怅的心情,语义双关表现出诗人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感恨。

【注释】时世妆:胡地传来“不涂粉,黑嘴唇,八字眉”,相貌如啼哭壮的装扮,妇女争相妆扮。白居易写诗《时世妆》。敢:岂敢。夸、斗:比,即竞胜的敬谢之词。《唐三百》俭通险,怪异之意。压:刺绣手法,作动词,刺绣。敢将:岂敢。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里花。蛱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作者简介】王驾(851~?),山西永济人,官至礼部员外郎。

【主题】写雨后漫步小园所见的残春之景。

【注释】题目又作《春晴》《晴景》等。以《全唐诗》为准。《32》《46》《55》《111》蛱作蜂。据说蜂蝶是王安石《临川集》故意修改的。《5》全作兼。

夫戍萧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主题】写出女子对戍边丈夫的挂念。

【注释】《5》《111》《186》萧关作边关。《5》《46》《89》《131》《186》《230》为陈玉兰,王驾之妻。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主题】歌唱社日预祝丰收。

【注释】《46》《187》说作者为张演。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作者简介】郑谷(851-910),江西宜春人,幼能诗,名盛唐末,官至都官郎中。因《鹧鸪》得名“郑鹧鸪”。司空图曾拊其背曰:当为一代风骚主。

【主题】表达依依惜别之情。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主题】写出柳树生活的环境及其多情的形态。

【注释】无限意:指思乡的情感。絮:柳絮。惹:招引,挑逗。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主题】诗人自喻,写菊的高洁气质和高尚品格。

【注释】王孙句:王孙别把它看做蒿草。瓦松:一种长在瓦缝类似小松的植物。

【主题】写真正爱菊的人,重阳前后对菊花依然情深依旧。

【注释】载酒:带着酒。黄英:指菊花。

节去蜂愁蝶不知,晓庭还绕折残枝。

自缘今日人心别,未必秋香一夜衰。

【主题】咏物抒情,讽刺世态炎凉的社会现象。

【注释】十日:指重阳节过后的一天。今日:过了节日。别:区别。《441》认为日、月皆可。

【主题】对苔钱华而不实的嘲弄。

花月楼台近九衢,清歌一曲倒金壶。

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风唱《鹧鸪》。

【主题】表现对歌者歌唱艺术的敬佩,透露出客居异乡的羁旅之情。

【注释】倒:斟酒。

何事文星与酒星,一时钟在李先生。

高吟大醉三千首,留着人间伴月明。

【主题】对李白能酒能诗的赞叹。

【注释】钟:钟爱。

【主题】通过描写鹧鸪神韵,寄托羁旅之思。

【注释】锦翼齐:彩色的羽毛整齐。品流:等级,类别。青草湖:又名巴丘湖,在洞庭湖东南。征袖:指游子衣袖。征:远行。《58》阔作曲,《130》《162》阔作浦,日向西春日西。《18》作春日西,似乎更妥帖。

【主题】表达诗人那种强自压抑下的无聊索寞心绪。

【注释】情多:无限感慨。权:作用。春田:春耕季节故乡田园。诗学:做诗论诗的学问。

【主题】作于蜀中避乱,既歌颂海棠的自然美,也表现对美的事物的热爱与追求。

【注释】销得:唐代口语,值得。莫愁:美女名。梁广:画家。点笔迟:不敢轻易下笔。

依依脉脉两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

月不长圆花易落,一生惆怅为伊多。

【作者简介】吴融(?-903),浙江绍兴人,官至翰林承旨进士。

【主题】对无形情感的有形描写。

【注释】依依:不舍。脉脉:含情。

春阴漠漠覆江城,南国归桡趁晚程。

水上驿流初过雨,树笼堤处不离莺。

迹疏冠盖兼无梦,地近乡园自有情。

便被东风动离思,杨花千里雪中行。

【主题】表达人生苦短的慨叹。

【注释】驿通绎:指络绎不绝。冠盖:官吏。冠:冠服。盖:车盖。雪中行:杨花如雪,春天归乡途经金陵。《18》《125》园作关。

举国繁华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欲明天。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

【主题】作者罢官流离失所感悟。

【注释】举国:杜宇失国,繁华逝去。委:舍弃。他山:别处的山,指异乡。长通常:持续,经常。吊伤:残月西挂,叫声犹如吊丧。

百尺竿头五两斜,此生何处不为家。

北抛衡岳南过雁,朝发襄阳暮看花。

蹭蹬也应无陆地,团圆应觉有天涯。

随风逐浪年年别,却笑如期八月槎。

【主题】对商人追风逐浪、四海为家辛苦的描写。

【注释】五两斜:五量或五里。古人鸡毛五两或八两系于高竿上,以侧风向、风力。蹭蹬:险阻难行。八月槎:传说中八月里按期通往天河的船筏。喻如期来往的船。

池塘四五尺深水,篱落两三般样花。

过客不须频问姓,读书声里是吾家。

【作者简介】翁承赞(859-932),福建莆田人,官至后梁御史大夫。

【主题】对家有书斋的自信和自炫。

官事归来衣雪埋,儿童灯火小茅斋。

人家不必论贫富,惟有读书声最佳。

【主题】传达诗人读书胜过一切事物的思想认识。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作者简介】齐己(863-937),湖南长沙诗僧,因一字拜郑谷为师。

【主题】写梅花傲霜的品性及风韵,寄托自己要出人头地的情怀。

【注释】素艳:白梅。应律:古代律制分十二律,应律是按季节之意。望春台:望春之台,又指京城。

忽忽枕前蝴蝶梦,悠悠觉后利名尘。

无穷今日明朝事,有限生来死去人。

终与狐狸为窟穴,谩师龟鹤养精神。可怜颜子能消息,虚室坐忘心最真。

【主题】劝诫淡漠名利,物我两忘。

【注释】忽忽:恍惚。蝴蝶梦:迷离之梦。利名:功利虚名。谩:徒然。师:师从。可怜:可爱。颜子:颜回。消息:休养,休息。坐忘:物我兩忘。

美人梳洗时,满头间珠翠。岂知两片云,戴却数乡税。

【作者简介】郑遨(866-939),河南滑县人,不召归隐。逍遥先生。

【主题】谴责富豪奢华生活。

【注释】间:夹杂。两片云:两边鬓发戴的首饰。却:去。

似鹤如云一个身,不忧家国不忧贫。

拟将枕上日高睡,卖与世间荣贵人。

【主题】对荣华富贵的嘲弄,体现作者对物我两忘的追求。

帆力劈开沧海浪,马蹄踏破乱山青。浮名浮利过于酒,醉得人心死不醒。

【主题】作者对沉醉名利者的嘲笑。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20378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