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用户投稿

蚂蚁搬家简笔画图片大全(蚂蚁搬家简笔画 儿童画)

小陈在公司当经理已经7个年头了。老实巴交的他在公司总是一副无功无过的样子。老板交给他的事情,桩桩件件他都会安排妥当,但是老板没有安排的事情,哪怕他觉得对团队好,他也懒得去做。

蚂蚁搬家简笔画图片大全(蚂蚁搬家简笔画儿童画)

有时候,我也忍不住问他,明明自己有能力,为啥不努力再往上爬一下。他很无奈地跟我说,人到中年的他,感觉自己已经失去了工作的热情和动力。

以前刚毕业时的意气风发早就不见了,现在更多的是力不从心和茫然疲惫。很多时候,感觉工作就只是剩下“熬着”,能把日常的事情做好就已经很不错了,真的没有什么心思和精力去做其他的突破了。

小陈的这个问题在很多中年人身上都能看到,而且他们可能比小陈更严重。比如,他们会出现比较严重的职场倦怠,精力和专注力下降,有些人甚至会让老板起了辞退的心思。

那这个问题是不是无解呢?不是的,资深的心理咨询师陈婕君老师在《可塑的我》一书中给了我们一个与众不同的答案。

我们经常觉得一个人的注意力集中和创造力旺盛是天生自带的状态,所以,人到中年,这些东西会随着年纪的增长而减少,甚至是失去。其实,只要做好精力管理,这些都是可以被恢复的。而这一切不需要靠意志力,而是靠“玩耍”。

用“玩耍”来做精力管理?这不是在开玩笑吗?还真不是,接下来,就让我来跟大家分享一下书中关于精力管理的4个小要点。

玩耍不只是小孩子的特权。

有些人觉得自己人到中年了,背负着家庭,背负着重担,哪有什么资格玩耍。其实,玩耍是恢复状态的一个重要手段。因为玩耍的时候,我们的创造力、精力和专注力是最高的。

很多时候,我们误以为一个成年人就要学会压抑情绪,有什么压力都只是一味地压制。其实调节情绪并不等于压抑情绪,而是要学会释放。只有把压力释放了,才能把愉快舒心的情绪填充进去。

玩耍可以让我们有一些不同于日常的经历,如此一来,调理情绪才会有了一个新的出口。

当一个人投入地玩耍的时候,是一个人最专注的时候。如果我们不会玩、不敢玩,或者即使是玩耍的时候,感受到的只是无聊和无趣,那么更别说感受工作的乐趣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先重新学会玩耍。

利用闲暇时间去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看起来好像是浪费时间。但是,一个人的玩耍质量很大程度是决定了人生的质量。尤其是小时候的玩耍状态。

如果一个人在小的时候可以充分玩耍,那么长大之后,他的学习状态和工作状态,甚至是和伴侣,和家人的亲密状态都会相对较好。

所以,如果现在的你也有兴趣爱好,那么可以给自己的兴趣爱好一点点的时间,然后全身心去玩耍,用心去享受玩耍的过程。

我自己是一个零美术功底的人,之前是为了解压,接触了简笔画,结果慢慢地爱上了插画。每次画画,我都特别容易进入心流状态。

我对自己没有特别的要求,只是让自己去享受画画的过程,每次看到自己完成一幅小作品,无论是好是坏,我都从中感受到了专注、满足和幸福。而这些力量也滋养了我疲惫的心,让我有更好的状态去面对生活工作的其他方面。

玩耍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到底喜欢什么。这不但是一个享受快乐的过程,还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因为,如果我们发自内心喜欢做一件事,就会愿意主动地去探索。哪怕做这件事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喜欢就会有动力去钻研。别人觉得你在受折磨,但是你却很享受,很快乐。

所以,探索性的玩耍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做什么事情更容易体会到乐趣。

如果你误以为坚持不懈去做一件自己讨厌的事情才算是坚毅,那么,你便错了。婕君老师认为,如果一份工作除了带来金钱的收入,而没有“自我认同”和“自我成长”,那么当这种状态持续到四五十岁的时候,就容易让人生陷入绝望和停滞。

所以,大家可以从探索性的玩耍中去挖掘一件事,那就是“我玩什么的时候会比较高兴”,这件事如果能发展成职业、事业固然更好。但即使不能,我们也从玩耍中得到的滋养,也能帮助我们找回对生命的更多掌控感和意义感。

为什么要尝试去做没有意义的事情呢?因为“没有意义”意味着不要用功利的思维去做选择标准。

人到中年,时间宝贵。我们越来越不想把时间浪费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但是,如果此刻的你已经失去了工作的动力和能量,那么请不要想着做这件事是否可以帮助个人成长,也不要想着做这件事是否可以带来金钱物质上的回报。

你可以去晒太阳,可以去玩沙子,可以去看蚂蚁搬家。这些事情看起来很无聊。可是,当你跳脱出固有的思维去做事情的时候,或许你就会看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或许会给你一些灵感,让你看到生命更多的可能性。

或许,就是从这些看似没有意义的事情中,你找到你快乐的源泉,而这些快乐的源泉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补充能量,恢复状态。

不要总想着靠自己的意志力解决问题,如果靠意志力能解决问题,我们就不至于陷入身心疲惫的职场状态了。

更何况,一个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如果我们在某一方面消耗了意志力和精力,那么在另一方面就会难以抵制诱惑。所以,不想透支意志力和精力,要学会玩耍。

如此一来,才可以有效地解决工作上的力不从心。

陈婕君老师是美国麻省心理咨询师,曾经在哈佛附属麻省综合医院精神科工作,并且受训于波士顿精神分析高等研究院。她从事心理咨询师长达13年,而且还被壹心理评为2017年中国最具影响力50位心理学家之一。

婕君老师认为,人是具有可塑性。即使人到中年,我们依然可以继续调整,成长为更好版本的自己,实现心中所想。

本书分享了自我发展心理学的35堂必修课,内容涵盖了4大课题,包括心智成熟,职业规划,情商发展以及社会关系。书中有很多的干货,比如:

如何突破瓶颈期?如何克服拖延症?如何提升自己的社交价值?如何理解自己的内心剧本?

诸如此类的干货多不胜数。

《可塑的我》从心理层面解释了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问题,让我们看到了问题的不同解法。如果此刻的你在生活和工作总有无法突破的点,那么不妨来翻翻这本书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20339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