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格律平仄(七绝格律平仄在线检测)
对于绝句(当然指律绝,后文同,不再赘述)而言,格律主要指“押韵”和“平仄”。我们先以七绝为例说说平仄。
关于平仄,不能死记硬背,理解清楚了,将一通百通。
七绝格律平仄(七绝格律平仄在线检测)
诗人们把汉语声调分为“平”、“仄”两类,“平”就是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仄”就是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现代汉语普通话已无入声,依然将阴平、阳平归为平声,上声、去声归为仄声。
平仄两声要在诗歌中交错出现,就能使声调多样、抑扬顿挫,达到“和谐”的音韵效果。
这种“交错”包括两个基本原则:1、平仄在本句中交替出现,2、平仄在对句中要相对。
依照这两原则:那么七绝的第一种基本句式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这是起句,体会什么是“平仄交错”出现。其实就是连着两个“平平”之后,必然是两个“仄仄”,因为是七个字,所以最后只能是一个“仄”。
第二句是第一句的对句了,对句遵循与第一句“平仄相对”的原则,那自然就成了“仄仄平平仄仄平”了。
第三句要与第二句相“粘”,即前两字平仄相同,那自然就成了“仄仄平平平仄仄”了。由于第三句的最后一字必须是“仄”声,所以最后两字就是“仄仄”,那中间就成了三个平声。
第四句又是第三句的对句,继续与第三句平仄相对,就成了“平平仄仄仄平平”了。
因此,七绝的第一种平仄格式就是这样的:
平平仄仄平平仄,(起句,平仄交错)
仄仄平平仄仄平。(对句,与起句平仄相对)
仄仄平平平仄仄,(粘句,与第二句前两字平仄相同,末两字是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对句,与第三句平仄相对)
按照起句的平仄,这种格式可以叫“平起仄收,首句不押韵”式(因为首句末字是仄声,格律诗只押平韵)。
当然,这是严格的标准形式,实际应用时还有变化,后文再说。
我们以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为例体会这种格式。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2021年12月27日星期一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202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