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用户投稿

飞蛾为什么扑火(飞蛾为什么扑火吉拉)

飞蛾为什么扑火科学解释

飞蛾扑火科学解释如下:

1、在亿万年前,没有人造火光,飞蛾完全靠天然光源日光、月光或星光指引飞行。

2、由于太阳、月亮、星星距离地球都很远,它们发出(或反射)的光线照到地球上可以认为是平行直线。

3、当飞蛾直线飞行时,它在任何位置的前进方向与光线的夹角都是一个固定值。

4、可是,如果光源离得很近,比如火把或蜡烛,不能再将它们发出的光线看作平行光时,飞蛾按照固有的习惯飞行,飞出的路线就不是直线。

5、而是一条不断折向灯光光源的等角螺线或称之为对数螺线,不断接近光源,终丧命于火,即飞蛾扑火。

飞蛾为什么扑火

飞蛾之所以要扑火是因为它们在夜晚的视觉器官比较强,后来因为人造光源的出现,让飞蛾在夜晚的飞行中出现了混乱,所以就纷纷扑火而死,这也足以说明飞蛾扑火并非是“自杀”行为。飞蛾在扑火的过程中不是笔直撞向光源,而是螺旋式靠近,本意是想绕过光源。

蛾类会利用光线来作为罗盘导航,且进化成会利用眼睛里固定的部分来接受光线。只要光源十分遥远像是太阳或月亮,飞蛾眼里所接收到的光的角度会近乎一致地平行,这时飞蛾只要大约朝直线方向行进,视觉成像就能维持不变。

但当光源非常接近时,如果飞蛾依旧直线地行进,在移动的每一瞬间其所接收到的光的角度都在改变。所以飞蛾为了要去适应这种改变,就会变成从旁观者看来好像是螺旋状地朝光源前进。

飞蛾类,昆虫纲鳞翅目昆虫,植物提供多种蛾类幼时的食物来源,蛾类的幼虫及成虫也是鸟类、爬虫类、两栖类等食虫性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形成自然界重要的食物链。蛾类可以根据其触角加以区分——没有棒状的端部,而呈丝状或羽毛状。大多数蛾类在夜间活动,色彩较暗淡。

好了,关于飞蛾为什么扑火和飞蛾为什么扑火吉拉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20111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