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昂族的服饰具体都有哪些特色(德昂族的服饰特点介绍)
大家好,德昂族的服饰具体都有哪些特色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德昂族的服饰特点介绍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德昂族的服饰具体都有哪些特色和德昂族的服饰特点介绍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德昂族服饰的服饰特点
他们用大方块银牌作纽扣,胸前挂满银牌和银泡,再用许多红色小绒球作装饰。据说胸前的银饰等,是为了显示她们的富有。 昂族的服饰,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尽管各支系间的服饰都有差别,但仍不失其共同特点 ,加之他们的服饰与民间流传的美妙动听的故事紧密相连,更给予人们神奇和深刻的印象。
男性:男子多穿蓝、黑色大襟上衣和宽而短的裤子,裹黑、白布头巾,青年多为白色,中老年用黑色,巾的两端饰以彩色绒球,也戴大耳环和银项圈。 女性:妇女多穿藏青色或黑色的对襟短上衣和长裙,上衣襟边镶两道红布条,用四五对大方块银牌为钮扣,长裙一般是上遮乳房下及踝骨,并织有鲜艳的彩色横线条。德昂族妇女不留发,剃 光头,用黑布绕包头,包头两端如发辫重在背后,唐代史书描写她们是出其余垂后为饰。 德昂族妇女还有在腰部装饰“腰箍”的传统习俗。她们的腰箍多用藤篾或竹篾制成,宽窄粗细不一,多漆成红、黑、黄、绿等颜色。行走时,腰箍随着双脚的移动而伸缩弹动,叮叮作响,成年的姑娘腰部均佩带腰箍,通常的系十多根,达到三十多根左右。它的多少一般与岁数有关,因此,腰箍也是成年女子年龄的表示。腰箍还是青年男女的爱情信物,在青年男女社交中,小伙子为了获得姑娘的爱,往往费尽心思,精心制作有动植物花纹图案的腰箍送给心上人佩带。
关于腰箍的来历,有个神话传说。相传很旧以前,德昂族祖先是出自葫芦中。当初从葫芦里出来的人都长的一模一样,分不出彼此,妇女们出了葫芦就东游西逛,满天乱飞,不愿意跟男人一起生活。后来,一位神仙把人们的面貌区分开了,男人们又将藤篾腰箍拴在妇女的腰上,从此,妇女们就再也飞不动了。后来腰箍就变成了妇女们的一种美丽饰品,流传今。腰箍来源的传说,是德昂族人民对曾经经历过的古代生活的天真解释,也是德昂族由母系氏族社会发展为父系氏族社会的真实写照,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象征意义逐步淡化,而长期形成的习惯影响和支配着人们的喜好,腰箍也就变成了一种装饰品,成了一种美的标志,体现了德昂族崇尚劳动美的民族心理,成了勤劳能干的象征。
腰箍——年龄的表示
德昂族的腰箍多用藤篾或竹篾制成,宽窄粗细不一,多漆成红、黑、黄、绿等颜色。有的上面还刻有各种花纹图案或包上银皮、铝皮。这一独特的习俗是唐代德昂族先民–茫人部落以”藤篾缠腰”为饰习俗的延续。行走时,腰箍随着双脚的移动而伸缩弹动,叮叮作响,成年的姑娘腰部均佩带腰箍,通常的系十多根,达到三十多根左右,妇女腰箍的多少一般与岁数有关,因此腰箍也是成年女子年龄的表示。此外,腰箍还是青年男女的爱情信物,在青年男女社交中,小伙子为了获得姑娘的爱,往往费尽心思,精心制作有动植物花纹图案的腰箍送给心上人佩带。 德昂族妇女与许多南方少数民族妇女一样喜着筒裙,但不同的是她们的筒裙为彩条水波横纹长裙,它上遮乳房,下及踝骨,显得新颖大方,鲜艳夺目。根据民间传说反映,德昂族妇女筒裙的纹饰与其先民崇拜龙和大鸟的图腾关系密切。不同支系的妇女筒裙的纹饰有明显的差异。自称“梁”支系的妇女筒裙上,横织红、绿、黄、黑等颜色的宽线条纹饰;自称“别列”支系的妇女的筒裙上,横织大红线条纹饰;自称“汝买”支系的妇女筒裙,则以黑线做底色,夹杂有红、白色细线条纹饰。因此,当地人们根据德昂族妇女筒裙上的线条纹饰颜色特征,分别称之为“花德昂”、“红德昂”和“黑德昂”。 这里还有个传说。传说,很早很早以前,德昂族三姐妹一起杀牛,牛被杀伤倒地翻滚挣扎,牛尾染血乱甩,三姐妹的筒裙都溅上了不同程度的牛血。于是她们按照筒裙上牛血的位置和颜色织出新裙,就形成三种不同花色的筒裙,分别传给后代。
德昂族服饰
德宏、保山一带的德昂族,原民族称谓为崩龙族,由于所处地域、方言和服饰的不同,分为红崩龙、花崩龙、黑崩龙、白崩龙支系,鉴别他们属什么系,可以凭据妇女筒裙的花式来区别。德昂族风俗,妇女婚前不留头发,多是剃成光头,或用黑布包头,或是用毛巾包头,剃成光头主要是进入佛堂时,表示对佛的尊敬。德昂族妇女上穿紧身短衣,下身惯穿长裙。婚后,衣着微有变化,留起了长发,穿起了斜襟上衣,筒裙是黑线织成的。德昂族妇女穿的筒裙,式样新颖大方,花色艳丽夺目,一般红崩龙妇女穿的筒裙,下边横织着显著的红线条;黑崩龙穿的黑筒裙织有几条深红色的色带;花崩龙妇女穿的筒裙中间又插有五寸宽的红布相饰。
德昂族青年男子喜欢裹黑白两种颜色的包头,对比鲜明。耳朵上都喜爱戴着大耳坠,颈上挂着银亮的项圈,他们惯穿侧襟短衣,衣服多是蓝色和黑色,裤子一般较短,肥阔宽大,以便生产劳动。
德昂族服装特点是什么
一、德昂族女子服饰
妇女多穿藏青色或黑色的对襟短上衣和长裙,上衣襟边镶两道红布条,用四五对大方块银牌为钮扣,德昂族妇女与许多南方少数民族妇女一样喜着筒裙,但不同的是她们的筒裙为彩条水波横纹长裙,它上遮乳房,下及踝骨。德昂族妇女筒裙的纹饰与其先民崇拜龙和大鸟的图腾关系密切。过去德昂族妇女不留发,剃光头,用黑布绕包头,有的已婚妇女留长发。德昂族妇女的彩色横条纹裙子醒目而别致。现在许多姑娘都蓄发裹两端坠有彩色绒球的布包头。不同支系的妇女筒裙的纹饰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当地人们根据德昂族妇女筒裙上的线条纹饰颜色特征,分别称之为“花德昂”、“红德昂”和“黑德昂”。
二、德昂族男子服饰
男子多穿蓝、黑色大襟上衣,裤短而宽,头裹黑白色布,青年多为白色,中老年用黑色,包头两端饰以各色绒球,也戴大耳环和银项圈。他们认为缠戴包头是成年男子庄严而神圣的事情,所以在传统婚礼上要举行隆重的取戴包头仪式。
三、德昂族服饰独特之处
不论是妇女或男子的包头,两端也都钉上一 些绒球,青年男女的耳坠上也饰以绒球,挂包的四周用小绒球装饰。更为显眼的是,青年小伙子胸前挂上一串五色绒球,而姑娘们则装饰在衣领之外,犹如数十朵鲜花开放在他们的胸前和项颈间,鲜艳夺目。德昂族有纹身的习俗,一般在手臂、大小腿和胸部刺以虎、鹿、鸟、花、草等自己喜爱的图案。
德昂族人民很喜欢银饰,青年不论男女都喜欢戴银项圈,银耳筒,耳坠等。据说胸前的银饰等,是为了显示她们的富有。
在德昂族的服饰中,引人注目的是妇女身上的腰箍。按德昂人的习惯,姑娘成年后,都要在腰部佩戴上数个、甚数十个腰箍。腰箍大多用藤蔑编成,藤圈多漆成红、黑、绿等色。有的上面还刻有各种花纹图案或包上银皮、铝皮。德昂族认为,姑娘身上佩戴的“腰箍”越多,做得越精致,越说明她聪明能干、心灵手巧。因此,成年妇女都佩带腰箍并以多为荣。青年男女在恋爱期间,小伙子为了博得姑娘的爱,也往往费尽心机,精心制作刻有动植物图案花纹的腰箍,送给自己心爱的姑娘,于是腰箍又成了她们爱情的信物。
好了,关于德昂族的服饰具体都有哪些特色和德昂族的服饰特点介绍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200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