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床养猪法(发酵床养猪法名词解释)
怎样做发酵床养猪??!
发酵床养猪法又称生态养猪法、自然养猪法、懒汉养猪法、科学养猪法等。山东农业科学院根据多年实践经验,结合现代微生物发酵技术提出了一种环保、安全、有效的生态养猪法。随着养猪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药物残留、能源匮乏、饲料短缺、疫频繁、环境污染等现实情况,已成为严重限制我国养猪业发展的瓶颈因素。而发酵床养猪是集养猪学、营养学、环境卫生学、生物学、土壤肥料学于一体,遵循低成本、高产出、无污染的原则建立起来的一套良性循环的生态养猪体系。发酵床养猪法是工厂化养猪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的又一亮点,是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崭新的节能增效的养猪模式。该模式充分利用了猪的生物习性和环境变化规律,恢复了猪只的自然属性,体现了动物福利。发酵床养猪法的饲养效果可简要概括为“三省、两提、一增、零排放”(图16和图17)。
图16发酵床结构
图17发酵床实景
发酵床养猪法 大家一起来了解
1、发酵床养猪是将垫料和牲畜粪便混合让其发挥协同发酵作用,快速转化生粪、尿等养殖废弃物,同时能消除恶臭,抑制害虫、菌的养殖技术。同时,发酵床里的有益微生物菌群能将垫料、粪便合成可供牲畜食用的糖类、蛋白质、有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增强牲畜抗能力,促进牲畜健康生长。
2、养猪特点编辑:发酵床养猪可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不需要对猪粪采用清扫排放,也不会形成大量的冲圈污水,从而没有任何废弃物、排泄物排出养猪场,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标准,大大减轻了养猪业对环境的污染。
3、相对节省人动力。由于不需要清粪,按常规饲养,能增强每员饲养量。
4、正常情况下可节省药费,猪吃了微生物菌以后,能帮助消化,节省了部分饲料,还有一定程度下提高猪群的抵抗力。并且发酵床养猪法减少了药物的使用,同时减小了猪肉的药物残留问题。
5、节约水和能源,常规养猪,需大量的水来冲洗,而采用此法只需提供猪只的饮用水,能省水80~90%%;发酵床产生热量,猪舍冬季无须耗煤耗电加温,节省能源支出。
6、据商业机构推广材料强调能节省饲料,原理是粪便给菌类提供丰富的营养,促使有益菌不断繁殖,形成菌体蛋白,猪只通过拱食圈底填充料中的菌体蛋白,补充了营养,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对节省一部分饲料。
7、垫料在使用3年后,形成可直接用于果树、农作物的生物有机肥,达到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效果。
8、发酵床上养猪,猪肉肉色红润,纹理清晰,肉质较高,有助于提高猪肉价格和市场竞争力。
怎样用发酵床养猪?猪舍应该怎样建造
猪舍是发酵床养猪技术能否成功的重要环节。可以在原来猪舍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使用。一般要求猪舍东西走向,坐北朝南,充分采光,通风良好。北侧建自动给食糟,南侧建自动饮水器,猪舍墙高3米,舍脊高4.5米。猪舍无臭。每间猪圈净面积约25米2,可饲养肥育猪15~20头。
发酵床分地上式和地下式两种。地下式发酵床要先挖坑,深90厘米,坑挖好后将有机垫料放入;地上式要铺成高100厘米左右。铺垫发酵床的顺序是:先将锯末、土、微生物原种一层层铺好,喷上盐水和营养液,当填料50%时,开始调节水分,使之达到60%~65%。猪圈垫料填满后,放猪饲养。2~3个月后,发酵床底层成为自然繁殖状态,中部形成白色的菌体,其温度达到40~50℃,猪粪发酵后成为猪的饲料。
构建微生物发酵床猪舍时,需要考虑六个因素:
(1)饲养密度要恰当,一般以每头猪占地1.2~1.5米2为宜,小猪可适当增加饲养密度。
(2)发酵床床面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使之经常保持在60%左右,如水分过多应打开通风门排湿;如过于干燥,可通过定期喷洒活性剂进行调节。
(3)生猪入圈前要先驱虫,防止将寄生虫带入发酵床,使猪重复感染发。
(4)要密切注意土壤微生物菌的活性,及时补充微生物原种和营养液;每批猪出栏时,菌床一般要降低10厘米左右,应及时补充填料。
(5)饲料投喂,不可过量,每次投喂量应控制在正常量的80%,以利于猪拱翻地面。粪尿成堆时,可挖坑掩埋。
(6)猪舍内禁止使用化学药品,防止伤害土壤微生物,影响微生物活性。
优良的发酵菌床可以连续使用5年左右,不用清理,猪粪只需每天翻埋一次。
好了,关于发酵床养猪法和发酵床养猪法名词解释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200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