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是什么意思(年少到古稀是什么意思)
大家好,古稀是什么意思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年少到古稀是什么意思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古稀是什么意思和年少到古稀是什么意思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古稀是什么意思啊?
古稀,称人年七十。
名词解释:古稀,原有古来,而今也不多含义;但是解作古来,与过去不同了。医学保健昌明,阅报见过百岁老人还侍奉着高堂老母的事,将来这有可能就不再是新闻了。
名词来源:唐 杜甫 《 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名词造句:
①张教授虽已年近古稀,但仍潜心钻研,著书立说。
② 李伯伯到了古稀之年,身体还这么硬朗,真是难得呀!zaojv.com造句网
③ 是陈医生妙手回春,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让我这个古稀之人又枯木逢春了。
④ 他虽已年近古稀,但壮心不已,尚有余勇可贾。
⑤ 年逾古稀的黄大爷生气地说:“我已是日薄西山的人了,怎敢和你们年轻人比高低。”。
⑥ 与日月同辉的诗人之涣来到了景色秀美的黄山,已是古稀之年的他已是白发苍苍,但依旧精神矍铄,他徒步登顶黄山。
古稀是什么意思
古稀是七十岁。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用“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
古代年龄称谓
赤子
0岁:初生婴儿的皮肤微微泛红,古人将这时候的孩子称之为“赤子”。赤子之心,说的就是一颗如同初生儿一样纤尘不染的纯洁心。
襁褓
0-1岁: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
2-3岁:“提”,是指大人抓住孩子的两腋将他抱起来的动作,而“孩”也不是孩子,而是“咳”的古字。
垂髫
3-9岁:古人会以头发命名年纪。孩子在9岁之前不扎辫子,头发自然垂下,叫“垂髫”。
总角
9-13岁:9岁之后,才把头发分两边各扎一个结,像两个羊角,叫“总角”。
豆蔻
13-14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粉白的花刚新萌发,充满娇俏的灵气。杜牧诗云:“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古代的女孩从12岁开始便可以戴发饰,装扮自己。
束发
15岁:古时的少男少女要将头上的两个“总角”解散,男孩扎成一束髻,表示成童。女孩则到了可以婚嫁的年龄,要用笄jī子盘起头发,开始学习各种生活技艺,称谓及笄。
弱冠
20岁:行冠礼,是古代隆重的仪式之一。在家族的见证下,年满20岁的男子在宗庙里由指定的贵宾加冠,以示成年。由于这个年龄的男子体犹未壮,所以又称“弱冠”。
而立
30岁:几千年前,孔子说“三十而立”,从此“三十”就成了中国人衡量男儿是否有能力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度量衡。古时的男子比今天成家立业得早。他们15、16岁即可婚娶,20几岁就儿女绕膝,不到40岁便儿孙满堂,所以三十而立,在那个年代算是应当之事。
不惑
40岁:不惑,是“不迷惑、不糊涂”之意。人到中年,对世间百态和周遭是非会有了洞悉般的明察,不会因蛊惑而沸腾,也不会因诬言而颓废。
知天命
50岁:“知天命”,许多人会误解成听天由命的意思,其实,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为但不苛求结果,简而言之,是对得失淡然。
花甲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古时用干支纪年为六甲子。因为它以天干与地支依次循环搭配,六十周而复始,所以也称“花甲子”、或“花甲”。后来也用“花甲”或“花甲子”代称60岁。耳顺: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杖乡:意思是六十岁可以拄行走于乡里。
古稀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语出杜甫《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来人们就用“古稀”或“稀年”作为七十岁的代称。致事、致政是一个意思,即辞去官职,也叫致仕。“悬车”也是致仕的意思。古人一般都到七十岁时辞官家居,废车不用,故而悬车。
中寿
80岁:《庄子·盗跖》中寿80岁。
耄耋
90岁:耄耋(mào dié)也用作对老年人的泛称。语出《汉·曹操·对酒歌》:“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期颐
100岁:期颐、人瑞。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解说:“期颐,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期待的“期”就是需要的要。
古稀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古稀——中国人自古指七十高龄的说法。源自杜甫《曲江二首》:“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慨叹人生苦短,能活到七十岁,自古以来十分。
好了,关于古稀是什么意思和年少到古稀是什么意思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197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