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用户投稿

陕西历史博物馆游玩攻略(陕西博物馆游览攻略)

大家好,陕西历史博物馆游玩攻略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陕西博物馆游览攻略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游玩攻略和陕西博物馆游览攻略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一周逛一馆之陕西历史博物馆

大家好,我是Eling,欢迎大家收听第九期的一周逛一馆节目.话说近有007的小伙伴已经开始向大美新疆出发了,其中有战友会路过陕西,希望到西安的小伙伴不要错过哦,因为这一期我们要走进这座历史名城,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探询那些名扬中外的宝物!

次去陕博,是2010年的时候了,印象深的是我和好友们排队将近一个小时才得以进入.连日的旅途劳累,我们居然能在人来人往的陕博兵马俑展品前一长凳上,坐着睡着了,睡得很安稳很香~现在回想起那些精美的藏品在旁是多有安全感,感叹西安真是块啊.曾听一个导游毫不夸张的说,西安的盗墓贼加起来可以绕地球一圈!

陕西历史博物馆,号称中国四大博物馆之一,馆藏文物多达37.5万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其中的商周青铜器精美绝伦,历代陶俑千姿百态,汉唐金银器独步全国,唐墓壁画举世,博物馆浓缩了中华民族的历史精华,是展示中国古代文明和陕西历史文化的艺术殿堂。

长安,十三朝古都,各种珍宝,真不是小儿戏,首先我们看一下两千多年前为秦始皇征战沙场的战士吧.

当然如果要看壮观就得去兵马俑一号坑看了.

这里附带彩绘仪仗队俑,200多件,已震撼!

接着带大家走进陕博的珍宝馆吧.

这个是需要额外付费的《大唐遗宝》展览,RMB 30/人.在负一楼.

共出土文物1000多件,包括金银器皿271件,银铤8件,银饼22件,银板60件,金、银、铜钱币466枚,玛瑙器3件,琉璃器1件,水晶器1件,玉带10幅,玉臂环1对,金饰品13件,另有金箔、玉材、宝石等。其中被定为中国国宝级文物的有3件,定为中国一级文物的有数十件。

兽首玛瑙杯 :海内孤品,中国政府禁止其出境。

玛瑙杯选材精良,巧妙利用玉料的俏色纹理雕琢而成。杯体为角状兽首形,兽双角为杯柄。嘴部镶金帽,眼、耳、鼻皆刻划细微。唐兽首玛瑙杯从选材、设计到工艺,都可称为唐代玉雕艺术的精品,是今所见的唐代一件俏色玉雕,是唐代玉器做工精湛的一件,也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

再重点介绍一下下面的这个:

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的大批金银器中,有一件皮囊式的马镫壶——舞马衔杯仿皮囊式银壶(又名鎏金舞马衔杯壶、舞马衔杯纹银舞壶、舞马衔杯纹皮囊形银壶),锁定了唐玄宗寿宴上的精彩一幕。这件壶,除形制特殊、花纹精美外,还反映了唐朝统治从兴盛走向衰落的历程,因而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致。银壶高1 8.5厘米,口径2.2厘米,整体造型仿照西北游牧民族储水用的皮囊,扁圆腹,莲瓣纹壶盖,弓形鎏金提梁,上口敛而底部呈扁弧形,周身看不到焊缝痕迹。壶盖有镀金银链和弓形壶柄相连,既便于外出骑猎携带,又便于日常生活使用。壶底与圈足相接处有“同心结”图案一周,圈足内墨书“十三两半”为壶的重量。在壶身中央、壶腹的两侧面装饰了突出于壶面的、金色的跃然起舞的骏马。这匹马身躯健硕、体态丰满,长鬃披颈,前肢蹦直,后肢弯曲下蹲,口中叼着一只酒杯,奋首鼓尾做盘旋舞蹈状,上扬的马尾和颈部飘动的绶带显示出十足的动感。

这里有个传说故事:唐朝是非常尊崇马的,在唐代,马不仅广泛地应用于战争、交通、运输等方面,而且还大量用于宫廷的社交和活动之中,让人憧憬的就是风流天子唐玄宗时期的舞马。

文献记载,玄宗时,宫廷专门驯养了百余匹舞马,玄宗经常亲临现场观看并训练。每到唐玄宗千秋万岁节(玄宗的生日)时,这些舞马就在兴庆宫勤政、花萼楼下给唐玄宗跳舞。舞马都披着非常漂亮的锦绣衣服,挂着璎珞,牵马的壮士也都着金挂玉。高潮时,舞马就会跃上三层高的板床,壮士们把床板和马一起举起来,舞马衔着酒杯给玄宗敬酒祝寿。舞马也随之喝了酒,醉了,\”舞马衔杯醉如泥\”这句唐诗说的就是当时的情景。

以往只是依据文献记载展开联想,甚怀疑这是不是真的。何家村遗宝中的鎏金舞马衔杯银壶上的舞马造型竟与文献记载完全一致,专家充分考证后表示,舞马祝寿确有其事。

1959年西安市西郊牛堡村唐墓出土。通高58厘米。

接着再分享一件有意思的文物:

骆驼昂首挺立,驼背垫椭圆形毯,架有,台上铺菱纹须边毯,共有七个乐俑和一位歌女。乐俑盘腿而坐,各持笙、笛、琵琶、箜、拍板等乐器演奏,歌女站立其中,轻舞长袖,引颈高歌。

1968年陕西彬县出土,高18.3,腹径14.3CM。五代时期.

以花蒂象征壶盖。壶盖与器身连为一体,盖、壶衔接处堆塑哺乳母子狮,母狮张口为流。球形壶腹刻饰缠枝牡丹。底部中心有梅花形注水孔,壶内有漏柱与水相隔,注水时将壶倒置,待盛满后,滴水不漏,造型大气,设计独特,纹饰精美,釉色莹润,是耀窑瓷器出类拔萃的珍品。

后,我们来观看一下唐代的美女们~

碎碎念:

1.免费开放,实行免费不免票,每天限量限时发放免费参观券,所以尽量要早到。珍宝馆费用30元每人,唐代壁画珍品馆300元每人(网友提示说现在有壁画展珍品馆和解说,150元联票,无需提前购买预约)。现场排队特别长,几年以来,年年如此建议在网上预约(只能提前一周,很多人凌晨抢票,不要低估哦)。如果时间来不及,迫不得已没有预约,那可以付费购珍宝馆票进入。一般来说上午人特别多,下午相对少些。总之这个博物馆是排队出名的长,出了名的久。

2.如果想要导游,可以拼导游,凑够十个人即可。讲解员收费一百块。

3.博物馆内有免费的水供应。

音频版请移步同名公众号,谢谢你的聆听,我们下期见!

陕西博物馆介绍 陕西博物馆详细介绍

1、陕西历史博物馆,座大型现代化博物馆,首批“AAAA”级旅游景点,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小寨东路91号,大雁塔西北侧。馆藏文物171.795万件(组) ,其中,一级文物762件(组),国宝级文物18件(组),其中2件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居中国博物馆前列

2、陕西历史博物馆建筑的外观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长安自古帝都,历史上先后有周、秦、汉、隋、唐等十三个封建朝在此建都,具有丰富的地上地下文物,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

3、陕西历史博物馆前身为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六月成立的“陕西省历史博物馆”,1955年6月改称陕西省博物馆。1983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生前指示,开始在现址筹建新馆,1986年夏破土动工,1991年6月20日正式建成开放,并定名现名

4、馆区占地 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56万平方米,文物库区面积8千平方米,展厅面积1.1万平方米。馆藏文物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文物不仅数量多、种类全,而且品位高、价值广。 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博物馆。

5、2008年,陕西历史博物馆被评为一级博物馆,2009年被确定为中央地方共建重点博物馆。2016年,陕西历史博物馆被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评选入“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2017年12月,入选教育部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名单。

陕西历史博物馆门票多少钱?

陕西历史博物馆门票不收费,免费开放实行“免费不免票”。

陕西历史博物馆可网上预约次日以后的门票或游客当日凭本人有效证件排队领票。

陕西历史博物馆免费开放须知 :

免费开放时间为每周二周日,参观时间:冬季(11月15日次年3月14日)9:00—17:30(16:00停止发票),夏季(3月15日11月14日)8:30—18:00(16:30停止发票)。周一全天闭馆整修(法定节假日除外)。

为提高观众参观体验与舒适度,让观众的参观更加便捷有序,陕西历史博物馆全网预约系统已正式上线运行。

观众可登录陕西历史博物馆官网,或关注微信公众号“陕西历史博物馆票务系统”, 凭本人二代身份证,按照提示进行操作,进行次日以后的门票预约。

陕西历史博物馆实行实名预约门票制和实名验票准入制,预约成功后请凭预约订单号和有效证件前往发售票处办理出票业务,票、证、人相符方可入馆参观。

扩展资料:

预约流程

1、观众可通过官网及微信公众号预约次日以后门票,预约需登录陕西历史博物馆官方网站、陕西历史博物馆票务系统-微信公众号进入【门票预约】系统进行提前预约。

2、未预约前来参观的观众到达博物馆附近时,可通过搜索陕西历史博物馆票务系统微信小程序通过【预约当日门票】预约2小时以后的门票。

3、观众凭本人二代身份证(外宾凭本人护照号)按照预约系统提示操作进行预约,每个证件号每日限定预约1张参观门票(可携带1名6岁以下儿童参观),每个会员账户每天限定预约5张门票,认真填写身份信息,选择参观日期、参观时段、门票种类及数量,确认信息填写无误后,提交订单。

4、预约完成后,预约信息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及微信小程序进入【订单管理】查询。

5、预约门票仅在预约时段内有效,过时作废;3次无故失约者,取消网络预约资格。

参考资料来源: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指南

西安游记之陕西历史博物馆,看不够

由于老公做的西安游览计划被我的一趟医院之行全部打乱,所以来西安的第二天我们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去了陕西历史博物馆,我把她简称为陕博,西安的导游则简称她为陕历博。

到达陕博已经接近10点了,排队领票的队伍依然长之又长。我老公提前查了百度说可以花30块买票,然后就不用排长队等候,结果到了现场他看了购票说明后又变软柿子了,说30块的没有,有的只有300,我一听,妈的,人家免费我花300,实在有点太傻逼了吧。排队中有发小广告的人说,30块的不用排队,就在前面。我就自己去看了,后来果真买到了30块的,排队人很少,✌️。

进博物馆要安检,也可存包。一进大门赶紧去找导游讲解,人工的要排队,我们俩也不喜欢因为不自由。之前家和乔家大院都习惯了语音讲解机,所以立刻找租赁的柜台,排队租之。

从一号厅开始逛起来,一逛就是仨小时啊,行走的距离很短,全部都是站着,我也不知道哪里来的体力,因为前晚上刚闹完,大概就靠着这些老祖宗留下的珍宝支撑着我前行……

因为是毫无准备之行,所以吃的东西啥都没准备,好在幸运之神眷顾了我们,地下二层刚开了餐厅,啥都有,咖啡,饭套餐,凉皮肉夹馍套餐都有,除了没有网络不能支付宝而已,因为是天营业,后面去的小伙伴就有福了。

陕博一共有七个展厅,一二三是免费参观的,四展厅是大唐遗宝馆,需要30块门票,同时送一二三展厅。五展厅估计是唐代壁画展览,门票300,貌似需要预约。六七展厅在装修,具体展示内容未知。

一展厅,耗时多,因为我们把语音讲解里面的每一个文物都听了一遍,没有

语音讲解的也都细致地看过了,真的感慨老祖宗(n次方)智慧的高深,我对他们几千年前生活的状态产生了极大的八卦之心,导致时间耗费之长。

之前发过几张图在朋友圈里,这里补充一些我印象深刻的文物以及书中的描述。

我对陶器有特别的好感,虽然比较粗糙比较原始,但是他的意义巨大且非凡,这是老祖宗们从0到1的突破,和花里胡哨的瓷器相比,这个更让我佩服。就说甑好了,它被发明以前,人们只能吃烧烤和煮熟的食物,没有清蒸这个概念。

这个水瓶设计得也超级聪明,我给他起了个名字,自动灌水瓶,请看下图的介绍,他是如何自动灌水的。

看看下图中右下角的那个小容器,他叫埙(xūn)就是我们经常在旅游景点看到的,很多个孔用手捂着,上面的那个用嘴吹,然后就会听到优美的曲子,看看老祖宗们不但有物质文明建设,还有了节目,真是佩服佩服。

我爱的之一是下面的瓦当,坦白说再去陕博前我不知道他的名字,我在山西家、乔家大院的时候就看到所有的屋顶都有这东西,就爱上了,很有韵味也很有中国特色,一看就知道是中国特有的。

瓦当上面常见的图案有四种,文字瓦当、动物纹瓦当、植物纹瓦当和几何纹瓦当,也有上面类型的自由组合。

青铜器中我比较爱各种鼎,开始时我总把鼎和鬲(lì)分不清,后来看多了就明白了,鬲的腿又粗又大像大象腿,但是鼎的也小很多。有意思的就是每个鼎里面还刻着字记录了当时发生的事情,比如谁做了什么好事,被帝奖励了啥啥啥的。还有就是土地使用权的转让也记录在案,我和老公突然想到了,这就是古代的房地产交易手续啊!看看我们中国人几千年前对于土地和房屋的转让就是如此的看重,现如今的房价不涨才怪呢!对于房屋现有的DNA已经在几千年前就流下来了!所以亲们,买房子这事儿是遗传!

上面这个是四足鬲,出土的文物中的一个四足,其他均为三足。三足之所以多因为容易制造,三点一线嘛,水平比较好掌握,但是四足的就很难了,在当时的情景下。

几乎所有鼎、鬲、簋等器皿上都刻有饕餮纹,开始我对饕餮以及饕餮纹理完全没有概念,后来查过才得知,饕餮是古代的神兽,龙生九子之一,以贪吃而闻名,贪吃的程度是把自己的身体都吃了,所以他的形象就是有头无身。之所以都刻在青铜器上,有人认为是告诫子孙后代不要贪吃,不要暴饮暴食。看过这听过这后,我就把决心把吃货这事改一改,不过好难,老祖宗这么做真的是很有远见。

再看看下面图中的酒杯和汤勺,老祖宗们那时候除了温饱问题也要讲究艺术设计。

下面几张图是总结各类容器的,让我一目了然。

再有就是俑类了,陕博现在的展现技术真是高超,有个现场演示来解释秦俑的各个类型,以及俑身上的颜色是如何调出来的,也很震撼,可惜无图无真相了。

俑,形声字,从人,甬(yǒng)声。本义:古代陪葬用的偶人,一般为木制或陶制。因象人。故从人) ,这是我百度来的。

初是活人陪葬,到秦国时才彻底废除。

秦始皇兵马俑,一共有以下几种俑。

御手俑,驾驶战车的。

车士俑,战车上除了御手俑以外的。

立射俑,站着射箭的(弩机)

跪射俑,跪着射箭的(弩机)

武士俑,一般的步兵

军吏俑,当官的兵

骑兵俑,骑马打仗的。

我猜一下,秦俑多以打仗为主,秦始皇陵里面估计全都是他的部队,汉代和唐代就不是了,多以生活意识形态为主,唐代的俑很多都是彩色的,人们的生活实在太富足了。

看了这么多文物都是老祖宗的陪葬品,因为他们相信人死后只是到另一个世界去生活了,所以生前的一切都要带过去。我就跟老公开玩笑说终于明白,为什么现代人死后也要烧各种纸扎的生活物品了,等我以后死了,让后人(不知道有没有)把能给我带的全都给我烧上,哈哈。

刚开始参观博物馆时我就发现太多字不认识了,连见都没见过更不用说认识了,音儿都猜不出,关键还没有拼音!好在有的中文介绍后面有英文介绍,这下就有拼音标示了,虽然没有音调。

下午的4.17分,我们逛完了三个展厅,三展厅几乎没逛,因为老公的脚已经不能站立了,随即坐在楼梯间里小憩一会儿,看看周边都是休息的人们,然后进军大唐遗宝馆,这个馆不大,是集中展出某一次文物发现,其中就有宝藏里那个大家熟知的香炉,还有很多珍贵文物,感慨大唐盛世之繁华。大唐遗宝馆看得比较快,都没听讲解,所以就不哔哔咯。

后我和老公计划秋天(十一不去,你懂的)再去一次西安,一来据说是西安的季节,因为石榴熟了,二来再去补漏这次陕博的遗憾。想要一起的盆友们可以约起来了。

Tips:

门票:

能网上预约也,不能或者忘记了可以到售票大厅买30块的大唐遗宝馆的票,包含一二三展厅,性价比高。想看壁画的,自己预约。

导游讲解:

愿意找人工的,请自行排队。

讲解机器:押金100/台,租金30/台,很厚道了,因为里面有309个文物讲解,估计是听不完的。

吃食:

展厅内不允许吃东西,这是对老祖宗起码的尊重。地下二层有餐厅,价格对于一线城市的消费来说,还算合理。

时间安排:

理想状态是来两个半天,这样体力消耗小,精力充沛,不过成本高。

次之是:一整天,中午需要休整一下。

去之前或者之后的功课:

建议买几本陕西历史博物馆相关的文物画册(青铜器、陶瓷器、金银器等)作为补充教材,当当上一搜就有。

适合参观群体:

开始学历史的学生们;

对历史毫无兴趣的,历史盲的;

不知道而且想知道老祖宗有多厉害的;

去西安旅游的所有人;

陕西历史博物馆一观

上午11点,我们来到西安雁塔区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在主馆大厅,我们租了电子讲解器,又跟上博物馆的讲解员,兴致勃勃地从一楼展厅开始参观。

陕历博的基本馆主题为陕西古代文明,共三个展厅。一楼是展厅,分三个单元。单元《人猿揖别》,陈列着115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大荔人、西安半坡、临潼姜寨等先民遗存。那些年代久远的盆罐器皿,以它们朴拙、原始又神秘的材质和花纹,默默诉说着中华民族生机勃发的童年和文明的曙光。

第二单元《凤鸣岐山》,又称“赫赫宗周”,展示了西周的鼎、尊、觥、角、壶、盘、钟等各种青铜礼乐器、酒器、食器、兵器等,做工厚重精湛,造型精美雄奇。青铜器表面纹饰繁缛,兽面纹、凤鸟纹、垂鳞纹、波曲纹等传递着先人们不断发展的信仰及审美。青铜器上的长篇铭文,更是研究中国早期政治、经济形态及伦理精神的重要资料。早期的青铜鼎浅腹柱足,和今天的锅壶器皿非常不同,让人大开眼界;那些斟酒、喝酒的酒器,设计之繁复精美,令人惊叹不已。

第三单元《东方帝国》,展示了秦代的兵马俑、铜车马等,表现了秦帝国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积极进取、一统河山的时代精神以及垂范后世的制度文明,气势磅礴,震人心魄。

基本馆的第二展厅在展馆二楼,分两个单元。第四单元《大汉雄风》,以汉都长安、汉家陵阙和汉代典型文物,如汉金饼、“皇后之玺”玉印、西汉彩绘陶钟、西汉彩绘骑兵俑、“马踏匈奴”石雕等,展示了汉代繁荣的经济、文化、对外交往及军事力量,彰显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个高峰时期开拓进取、开放强盛的时代风貌。

第五单元《冲突融合》,以陕西丰富的农业民族与草原民族的文化遗存及宗教文物,表现了民族大融合、佛教东渐及文化艺术的繁荣。我在《张骞出使西域》的前驻足停留,眼前浮现出汉武大帝、张骞、卫青、霍去等一张张生动的面容,和历史烽烟中那一幕幕的刀光剑影、鼓角争鸣。

第二展厅对面就是第三展厅,也分两个单元。第六单元《盛唐气象》,展示了中国古代鼎盛时期的文化风貌、繁华的大都会长安和沟通东西方交流的丝绸之路。那些古老而华美的瓦当、华丽耀目的铜镜、色彩绚丽的唐三彩以及细致多姿的唐代侍女俑、乐伎俑和驼马彩俑,都展示着隋唐文化的兼收并蓄、创新发展及高度繁荣,让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基础馆的后一单元是《告别帝都》,展示了在唐后的明、宋和清代陕西独具魅力的文化创新和精神传承,其中明代朱元璋次子的彩绘仪仗俑和宋代那些简约精致又纯净细腻的瓷器,给人印象尤为深刻。

下午3点多钟,我们离开陕历博,站在酷热炫目的太阳下,感觉恍如隔世,耳边仿佛响起《汉武大帝》片尾曲那恢宏大气又深情含蓄的旋律:

我为什么还在等待/我不知道为何要这样痴情/明知辉煌过后是暗淡/仍期待把一切从头来过/我们既然曾经拥有/我的爱就不想停顿/每个梦里都有你的梦/共同期待一个永恒的春天……

是啊,古往今来,每个华夏儿女都痴情地期待着的繁荣强盛,每位汉唐子孙都为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和伟大复兴而尽心竭力、勇往直前,我们奋斗和追求的脚步从未停顿、也永无歇止,都只为了心中共同而永恒的中国梦!

好了,关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游玩攻略和陕西博物馆游览攻略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19250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